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2章

连续三天,许彦都在午后准时出现在闻砚斋。

他带来的帆布包像个百宝箱,每天都会多出点新东西:有时是一小罐特制的糨糊,用陈皮水调过,带着淡淡的药香;有时是几张极薄的桑皮纸,据说产自皖南的老纸坊,纤维细得像蚕丝;今天他掏出来的,是一把铜制的小镊子,镊尖弯成精巧的弧度,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

“修书页边角用的,”许彦把镊子放在桌上,指尖在镊尖轻轻碰了碰,“我父亲做的。”

林毅拿起镊子细看,铜柄上有层细密的包浆,显然用了很多年,镊尖的弧度刚好贴合手指的发力角度,透着经年累月的打磨痕迹。“很称手。”他由衷地说。

许彦的嘴角弯了弯,是极浅的笑意,像被阳光晒化的薄冰。“他总说,工具得跟人亲,才能做出细活。”

两人已经默契地形成了分工:林毅负责调配糨糊、裁剪补纸,许彦则专注于拆分粘连的书页、修补虫蛀的破洞。他们很少说话,店里的声响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镊子轻碰的脆响,还有檀香燃到尽头时,火星迸出的细微噼啪声。

今天要处理的是一本明代的《楚辞》,纸页已经黄得发脆,书脊处裂了道长长的口子,几页散佚的内文蜷缩着,像只受伤的蝶。许彦把书平放在铺着毡子的案上,先用羊毛刷蘸了点温水,极轻地扫过裂口边缘。

“这里的纸纤维断得厉害,”他低声说,指尖悬在裂口上方,“得用竹纤维浆先加固。”

林毅递过调好的浆糊。许彦用细竹笔蘸了点,沿着裂口的边缘细细涂抹,笔尖的力度控制得极好,浆糊薄得像一层水汽,刚好浸润纸边,又不会渗进文字里。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手上,能看见他指节微微发力时,腕侧凸起的浅淡青筋。

林毅看得有些出神。他想起小时候看祖父修书,也是这样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案上的书页和手中的工具。那时他总觉得这活计太枯燥,守着一堆旧纸,耗上一整天也修不完几页,如今看着许彦低头忙碌的样子,却忽然品出点不一样的滋味——那是一种把破碎重新拼合的耐心,像在时光里一点点打捞遗失的碎片。

“你看这里。”许彦忽然开口,用镊子夹起一页散页,指着边角一处极淡的印记,“不是虫蛀,是水渍。”

林毅凑近细看,果然在纸页边缘发现一圈浅褐色的晕痕,形状像片被压过的枫叶。“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淋了雨。”他猜测。

“嗯,”许彦点头,目光落在那片晕痕上,像是能透过纸页看见过去,“可能是百年前某个雨天,有人把书忘在了窗台,或者……揣在怀里跑过雨巷。”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点飘忽的想象,林毅却忽然觉得,那本冰冷的旧书仿佛有了温度——它或许被某个落魄的书生珍爱过,或许在某个雨夜见证过匆忙的离别,那些看似无意义的裂痕和印记,其实都是时光留下的密码。

“你好像能看懂这些旧东西的故事。”林毅说。

许彦抬眼看他,眸子里盛着阳光,显得格外亮。“我父亲教我的,”他说,“每道裂痕里都藏着日子。你得静下心听,才能听见它们说什么。”

林毅的心轻轻动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守着这家店,每天摩挲这些旧书,却从未想过要去“听”它们说话。他只是把它们当成需要照料的物件,却忽略了它们身上驮着的时光重量。

傍晚时,那道裂口终于补好了。许彦用特制的镇纸压在上面,镇纸是块青灰色的端石,上面刻着极小的隶书“守拙”二字。“明天就能定型了。”他直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指节因为长时间发力,有些发红。

林毅递过一杯热茶,是今年的新茶,碧潭飘雪,茶叶在水中舒展,像朵缓缓绽开的花。“歇会儿吧。”

许彦接过茶杯,指尖碰到杯壁的温热,轻轻缩了一下,又很快稳住。他低头喝茶,茶雾漫过他的眉眼,让那份疏离的冷意柔和了许多。“我后天要去千佛崖待几天。”他忽然说。

林毅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要开始修经文了?”

“嗯,先做现场测绘。”许彦看着窗外,夕阳正把云层染成金红色,“那边条件差,可能得住在崖下的工棚里。”

“多久?”林毅问,声音比预想中要轻。

“不好说,顺利的话,一周吧。”许彦转过头,目光落在案上那本修好的《楚辞》上,“这些……等我回来接着弄?”

“好。”林毅点头,心里却莫名地空了一块,像刚补好的书页,又被风卷出道细缝。

许彦收拾工具时,动作比平时慢了些。他把那把铜镊子仔细擦干净,放进帆布包最里层,又回头看了看案上的书,像是在道别。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

“千佛崖的石窟里,有尊唐代的观音像,”他转过身,语气带着点不确定,像是在犹豫该不该说,“石壁上刻着‘见素抱朴’四个字,拓出来会很好看。”

林毅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等你回来,拓一张给我看看?”他说。

许彦的眼睛亮了亮,像落进了星光。“好。”他应得很干脆,推门出去时,风铃的响声都比平时轻快些。

林毅站在门口,看着许彦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铺到闻砚斋的门槛边。他低头看向案上的《楚辞》,镇纸下的书页平整服帖,那道曾经狰狞的裂口,如今被补纸温柔地覆盖,只留下一道浅淡的痕迹,像岁月轻轻吻过的印记。

夜里起了风,卷着几片落叶打在窗上。林毅关窗时,看见对街客栈的灯还亮着,许彦住的那间房漆黑一片——想来是已经收拾好东西,提前去了千佛崖。

他走回案前,拿起那本《楚辞》,指尖轻轻抚过修补好的书脊。纸页上还残留着许彦的气息,是淡淡的皂角香混着糨糊的陈皮味,和店里的檀香缠在一起,形成一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林毅忽然意识到,这几天的闻砚斋,似乎比往常亮堂了些。不是因为阳光更足,而是因为多了个人的影子,多了点活气,让那些沉寂的旧书,都仿佛透出点不一样的光泽。

他把镇纸轻轻挪开一角,看着补纸与原页完美贴合的边缘,忽然很期待许彦回来的那天。期待他带来千佛崖的拓片,期待他拿起那把铜镊子,继续在这些旧书页上,写下属于他们的新故事。

窗外的风还在吹,檀香燃尽的灰烬落在案上,像一粒被时光珍藏的星子。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