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3章

第10章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乃是由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麾下的散骑侍郎周兴嗣所一夜白头编纂而成。

《千字文》四字一韵,全文共计二百五十句,共用七韵,实际九百九十九个字。

其内容涵盖天文史地、飞禽走兽、农业知识、道德规范、成语谚语等堪称“千古奇文”,更是华夏三大蒙学的经典教材之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随着沈叙的声音传来,此刻讲堂之内的所有学子都将目光投来。

相比于那些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此刻沈叙口中的《千字文》读起来流畅通顺,就好似唱歌一般。

讲堂之内数十个学生不知不觉间竟然随着沈叙的声音一起诵读起来。

饶是对学习毫无兴趣的沐宁竟然也是忍不住的附和起来。

朗朗读书声犹如波涛一般向外传颂而去。

正当此时,县学门外,两辆马车稳稳停下。

从马车之内下来四道身影。

其中一人正是此间县学的院长,也是清河县的教谕谢咏。

教谕乃是正九品官职,负责县内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学生事务,相当于后世的县教育局长。

不过此刻的谢咏却只能排在末位,而在他之前尚且还有三人。

若是沈叙在此其中两人他必然能认得出来。

分别是当今清河县的县令陈理和县丞刘尚。

身为清河县的父母官,此刻这二人却是显得十分拘谨。

为首的一人莫约四十余岁举手投足之间却是有一股上官的气场。

而此人正是江南东路的正六品提举学事使杜安,负责总管本路州县学政,考核教授业绩。

杜安一边下车一边开口道。

“为防蒙军南下军费开支连年高涨,而今户部财政紧张,朝廷之上诸公商讨准备裁撤五成县学以节省开支。”

“清河县虽为望县,但是县学内五年间竟未有一名童生,若是今年再无童生,恐怕本官也保不住你们了。”

一行四人刚刚下车,便是听得县学之内传来一阵与众不同的读书声音。

“这是?”

杜安驻足倾听,眉头微皱而后道。

“不是《论语》?“

一旁的县令陈理和县丞刘尚脸色一变,当即将目光投降一旁的谢咏。

谢咏此刻也是一头的雾水,但是眼下他必须要先弄清楚情况,于是连忙唤来门吏问道。

“今日不是周教习当值吗?怎么诵读的不是《论语》的篇章?”

门吏闻言连忙拱手道。

“回禀教谕,现在在讲堂内当值的是沈教习,所教授的文章乃是《千字文》”

“沈教习?千字文?”

谢咏一愣县学内什么时候多出一个沈教习了?这千字文又是何物?

门吏见状连忙将刚才沈叙前来县学报道然后和周世仁切磋的事情来龙去脉大致讲了个清楚。

“沈叙?他来县学了?”

县令陈理顿时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

对于自己恩师的这个独子,陈理可谓是失望至极。

本以为沈叙能继承其父的遗志,达成一门父子两进士的美谈。

却未曾想他自甘堕落竟然去攀附一个商贾之女。

甚至为了那个商贾之女不惜捧着自己恩师的牌位到衙门里要生意,简直是太过荒谬了。

杜安闻言略作思索之后开口问道。

“是沈师的那位独子?”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