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3章

2007 年 4 月 2 日的上海,晨雾还没散,我就攥着槐树叶标本往车站跑 —— 行李箱轮子在石板路上磕出急促的响,脖子上的 “南” 字吊坠晃得厉害,每跑一步,心里就多一分对老槐树的牵挂。昨天挂了张老师的电话后,我连夜退了文学交流项目的住宿,跟负责人申请延期参与,对方说 “可以保留名额,等你处理完急事再回来”,可我满脑子都是苏沐说的 “老槐树叶子都黄了,园林局说明天就来挖树”。

到车站时,手机突然震动 —— 是江驰发来的定位,显示他已经到省城车站了,配文 “我在北广场的槐树下等你,带了热牛奶”。我加快脚步,进站时差点撞到安检员,手里的槐树叶标本盒差点掉在地上,赶紧紧紧抱在怀里 —— 这是上海槐树林的叶子,本来想带给江驰做纪念,现在却只想快点回到古镇,看看我们的老槐树。

两个小时后,火车抵达省城车站。我刚走出出站口,就看到个熟悉的身影:江驰穿着件黑色的冲锋衣,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手里举着杯热牛奶,站在广场那棵小小的槐树下,看到我,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跑过来接过我的行李箱:“累坏了吧?先喝口牛奶暖暖胃,我们坐最早的汽车回古镇,苏沐说他和周晓彤一直在槐树下守着,不让园林局的人靠近。”

我接过牛奶,指尖碰到他的手,冰凉的,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槐树怎么样了?” 我着急地问,喝牛奶的手都在抖。江驰帮我拂掉发尾的雾水,从背包里拿出张纸:“我从北京实验室借的资料,上面说老槐树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蚜虫病,我记了几种救治方法,等会儿回去让王爷爷看看 —— 就是古镇上那个养了一辈子树的老园丁,他肯定有办法。”

纸上的字迹密密麻麻,重点处用红笔标了横线,旁边还画了小小的槐树根系图,像他以前帮我整理数学笔记时的样子。我的心里暖了些,跟着他往汽车站走,风里飘来省城槐树的淡香,却没了之前的甜,满是对古镇老槐树的担忧。

汽车往古镇开的时候,苏沐发来视频,画面里的老槐树叶子黄了大半,有的枝条已经光秃秃的,周晓彤正拿着水壶给树浇水,苏沐站在旁边,手里举着张写着 “请救救老槐树” 的海报,身后围了几个居民,都是平时在槐树下下棋、聊天的爷爷奶奶。“林晚!江驰!你们快回来!” 苏沐的声音带着哭腔,“园林局的人刚才又来了,说要是我们再拦着,就强制挖树!”

江驰赶紧说:“别冲动!我们还有一个小时就到了,先跟他们好好说,就说我们找了专家,能治好槐树,别让他们动手!” 挂了视频,江驰握紧我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别担心,我们肯定能保住老槐树,它陪我们走过这么多日子,不会就这么离开的。”

下午一点,我们终于回到古镇。车刚停在老槐树下,我就跳下来往树跑 —— 老槐树的树干上缠了圈绳子,几个穿制服的人正拿着铁锹站在旁边,苏沐和周晓彤挡在前面,脸红通通的,显然刚跟人争执过。“别挖!我们找到办法了!” 江驰跑过去,把手里的资料递给带头的人,“这是北京实验室的病虫害防治资料,我们找了王爷爷,他马上就来,肯定能治好槐树,不用移栽!”

穿制服的人皱着眉,接过资料翻了翻:“我们也是按规定办事,这棵树病虫害太严重,要是治不好,会影响周围的树,而且镇上的规划里,这片地本来就要建停车场……”

“不能建停车场!” 旁边的王奶奶突然开口,她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平时在槐树下捡的槐花瓣,“这棵树有几十年了,我小时候就在这儿玩,我孙子去年还在这儿埋了心愿卡,怎么能说挖就挖!” 其他居民也跟着附和,“是啊!我们都不同意挖树!”“我们可以一起出钱买药,帮槐树治病!”

穿制服的人被围住,有点为难:“我再跟上面申请下,给你们三天时间,要是三天后槐树还没好转,就必须移栽,这是规定。” 说完,带着人走了。

苏沐松了口气,瘫坐在槐树下:“可算暂时保住了!王爷爷呢?他什么时候来?”“我已经让我爸去接了,应该快到了。” 江驰刚说完,就看到林父骑着自行车过来,后面坐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拿着个工具箱 —— 是王爷爷,古镇上最懂树的人,以前学校的树有问题,都是找他来治。

王爷爷走到槐树下,蹲下身子,用手摸了摸树干,又扒开树根周围的土,皱着眉说:“是根腐病,雨水多,树根泡在水里烂了,还好发现得不算太晚,能治。” 他打开工具箱,拿出个小铲子和一瓶褐色的药剂,“这是我自己配的药,能杀菌,再把树根周围的土换成透气的新土,每天浇点稀释的营养液,过段时间就能冒新芽。”

我们赶紧跟着王爷爷忙活 —— 江驰和苏沐负责挖树根周围的旧土,我和周晓彤负责稀释药剂,居民们也来帮忙,有的回家拿新土,有的去买营养液,老槐树下一下子热闹起来,像上次办夏令营时一样。王爷爷一边指导我们,一边说:“这棵树有灵性,陪了你们这么久,肯定舍不得走,你们这么用心救它,它肯定能挺过来。”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几乎住在了槐树下 —— 早上天不亮就来给槐树松土、浇药,中午妈妈和周晓彤妈妈会送来午饭,晚上就坐在槐树下,借着路灯的光观察树叶的变化。江驰每天都会给北京的教授发槐树的照片,教授也会指导我们调整药剂浓度;苏沐画了张 “槐树康复日记” 的漫画,贴在树干上,每天更新 “今日状态”;我则把每天的变化写在日记本里,夹上当天掉的槐树叶,希望等槐树好起来,能做成一本 “守护纪念册”。

4 月 5 号那天早上,我刚走到槐树下,就看到苏沐兴奋地跳起来:“林晚!江驰!你们快看!槐树枝上冒新芽了!” 我们跑过去,果然看到光秃秃的枝条上,冒出了几个嫩绿的小芽,像撒了把星星。王爷爷也来了,看到新芽,笑着说:“我说能治好吧!再养段时间,就能开花了。”

园林局的人也来了,看到新芽,点点头说:“既然有好转,就不用移栽了,你们好好养护,有问题随时跟我们说。” 我们终于松了口气,坐在槐树下,看着新芽,心里像被槐花填了蜜。

“太好了!我们保住老槐树了!” 苏沐拿出相机,拍下我们和新芽的合影,“明天我就把照片洗出来,贴在‘槐树康复日记’上,让大家都看看!” 周晓彤也笑着说:“等槐花开了,我们再办一次文学节,就叫‘重生槐语节’,邀请小朋友们来看看重生的槐树。”

江驰伸手帮我拂掉发尾的槐树叶,从口袋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北京和上海的槐树叶标本:“我把北京的槐树叶和你带的上海槐树叶放在一起,以后我们不管去什么地方,都把当地的槐树叶带回来,放在这个罐子里,让老槐树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点点头,接过玻璃罐,里面的树叶在阳光下泛着软光,像藏着我们跨越南北的约定。就在这时,周晓彤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她妈妈打来的,挂了电话后,她的脸色有点难看:“我妈妈说,刚才看到几个穿西装的人在槐树林附近转,好像是开发商,说想在这附近建商场,可能会涉及到槐树林的土地……”

我们的笑容瞬间僵住,苏沐手里的相机差点掉在地上:“建商场?那老槐树怎么办?刚治好就要被占地方吗?” 江驰皱起眉,握紧我的手:“别担心,我们已经保住它一次了,肯定能保住第二次,明天我们去镇上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到家后,我坐在书桌前,打开 “槐树康复日记” 的漫画,上面画着我们在槐树下浇水、松土的样子,最后一页写着 “希望槐花开满枝头”。日记本摊在旁边,我写下:“今天老槐树冒新芽了,我们保住了它,可听说开发商要在附近建商场,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它。希望明天去镇上能问清楚,希望老槐树能一直留在古镇,陪我们看每年的槐花开,陪我们实现更多的约定。”

写完后,我把北京和上海的槐树叶标本夹进日记本,看着窗外的月光 —— 老槐树在月光下轻轻晃,新芽在夜色里像小小的星星。手机突然响了,是上海文学交流项目的负责人打来的:“林晚,你什么时候回来?项目的线下活动下周开始,要是实在赶不回来,我们可以安排线上分享,你可以讲讲你和老槐树的故事,大家肯定会喜欢。”

我的心跳突然快了起来 —— 线上分享!这样我就能留在古镇守护槐树,又不耽误项目!可转念又有点担心:线上分享效果会不会不好?能不能把老槐树的故事讲好?而且江驰的北京实验室项目也需要回去,他要是走了,我们守护槐树的力量会不会变弱?

挂了电话,我看着日记本里的槐树叶标本,心里藏着个小小的疑问:我们能阻止开发商建商场吗?老槐树能一直留在古镇吗?我和江驰要不要暂时放弃项目,留在古镇守护槐树?这些疑问像槐树叶一样,轻轻飘在心里,却也让我坚定起来 ——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 “铁三角” 都会一起面对,就像守护老槐树一样,守护我们的青春,守护我们的约定。

月光落在 “南” 字吊坠上,泛着软光。我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和江驰、苏沐、周晓彤好好商量,不管是线上分享还是留在古镇,我们都要一起做决定,一起守护好老槐树,守护好我们在槐树下的每一个约定。而那个关于开发商的威胁,还有我们项目的选择,像即将绽放的槐花苞,藏着未知的挑战,等着我们一起去面对,一起去揭晓。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