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4章

夜,已经很深了。

皇宫的夜,比外面更加寂静,连一声虫鸣都听不见,只有巡夜禁军甲叶摩擦的轻微声响,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

一辆由内务府特派的、没有任何徽记的乌篷马车,在两队禁军的护送下,缓缓驶出了宫门。

车厢内,沈月华闭目盘膝而坐,五心朝天,正抓紧一切时间,吸收着天地间那稀薄的灵气,恢复着之前为宁太妃疗伤所消耗的灵力。

张嬷嬷则蜷缩在角落里,大气都不敢出。

她的大脑,至今还处于一种混沌的、不真实的状态。

今天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已经彻底颠覆了她活了六十多年的认知。

自家夫人,先是以神鬼莫测的手段,废了满山的山匪。

然后,又被十万火急地宣召入宫。

接着,在太医院所有国手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仅凭两根手指,就将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太妃娘娘给救了回来!

最……最离谱的是,当今的天子,那位九五之尊的少年皇帝,最后竟然……竟然对着夫人,跪下行了拜师之礼?!

张嬷嬷只要一想起当时的情景,就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

她偷偷地抬起眼,借着车窗外透进来的微弱月光,打量着自家夫人的侧脸。

那张脸,依旧是她看了二十多年的熟悉面容,可不知为何,此刻在她眼中,却变得无比的圣洁、威严,让她连直视的勇气都没有。

她终于模模糊糊地明白了。

自家夫人……或许真的不再是以前那个凡人了。

她,是天上下凡的仙人。

而自己,一个卑微的老仆,何德何能,竟能跟随在仙人身侧?

想到这里,张嬷嬷的心中,除了无尽的敬畏之外,又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与有荣焉的激动。她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仿佛自己也沾染了几分仙气。

沈月华自然察觉到了张嬷嬷的情绪变化,但她并未在意。

她此刻的心神,早已沉浸在了另一件事情上。

就在她即将离开皇宫时,少年天子赵恒,恭恭敬敬地,将一枚令牌,递到了她的手中。

那是一枚纯金打造的令牌,上面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背面,则是一个苍劲有力的“师”字。

“帝师,”赵恒当时说道,“此乃‘如朕亲临’金牌,见此牌如见朕。日后,帝师可凭此牌,自由出入宫禁,调动京中三千禁军。但凡有所求,皆可凭此牌行事。”

这枚令牌,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赵恒毫无保留的、孤注一掷的信任。

他将自己身家性命的一部分,都赌在了她的身上。

沈月华对此,并不意外。

对于一个久困牢笼、渴望自由的帝王而言,当看到唯一一缕能够挣脱束缚的光时,他必然会用尽全力去抓住它。

而她,便是那道光。

马车行至半途,在一处岔路口停了下来。

护送的禁军统领,恭敬地来到车窗前,低声禀报道:“启禀帝师,陛下有旨,已在城中为您备下了一处清静的宅院,请帝师移步暂歇。”

车厢内,沈月华缓缓睁开了双眼。

那双眸子在黑暗中,亮得惊人。

“不必了。”她的声音,清冷地传出车厢,“送我回城外,清风观。”

“这……”禁军统领有些为难,“帝师,清风观地处偏僻,残破不堪,且……且刚刚发生过血案,多有不洁。陛下也是担心您的安危……”

“我意已决。”

沈月华的声音,不带半分商量的余地。

禁军统领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威压,从车厢内透出,让他瞬间感到呼吸一滞。他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应道:“是,末将遵命。”

马车,再次启动,向着城东的方向驶去。

沈月华之所以执意要回清风观,原因很简单。

京城虽好,繁华富贵,却不是她想要的。那里红尘俗气太重,灵气更是稀薄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而清风观,那座破败的道观之下,却藏着她重归大道唯一的希望——那缕微弱的灵脉。

在没有足够自保之力前,那里,才是她最好的修行之所,是她真正的“洞天福地”。

至于所谓的“安危”,对她而言,更是个笑话。

……

天,快亮了。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京城上空的薄雾时,一场无形的风暴,已经在这座庞大的帝国都城中,悄然酝酿。

城门刚刚打开,那些在城外等候了一夜的菜农、商贩们,便涌入了城中。

很快,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便随着他们的脚步,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听说了吗?昨晚城外青云山上出大事了!”一个刚从城外回来的货郎,在早点摊前,对着众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出什么事了?”周围吃早茶的客人们,立刻被勾起了兴趣。

“山匪!盘踞在青云山上的两拨山匪,一夜之间,全完了!”货郎说得唾沫横飞,“我有个亲戚是京兆尹府的衙役,昨晚跟着去办案,亲眼所见!那场面……啧啧,血流成河啊!”

“全完了?是被官兵给剿了?”有人问道。

“官兵?”货郎嗤笑一声,摇了摇头,“要是官兵剿的,那有什么稀奇的?怪就怪在……动手的,不是官兵,而是一个女人!”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你莫不是在说书吧?一个女人?还能对付几十个山匪?”

“千真万确!”货郎拍着胸脯保证道,“据说是独眼龙那伙人,有眼不识泰山,惹到了一个住在山上破道观里的……女活佛!结果,人家连手指头都没动,就凭空御剑,把他们所有人的手筋脚筋,全都给挑了!”

“御剑?!”

“我的天!那不是神仙才有的手段吗?”

食客们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货郎见成功镇住了场面,愈发得意,又抛出了一个更劲爆的消息:“这还不算完!后来,还有另一伙更凶的,叫什么‘过江龙’的山匪,也摸上了山,结果……嘿嘿,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了?”众人急切地追问。

“全死了!”货郎压低声音,眼中带着惊恐,“死得那叫一个惨!听说,是那女活佛,弹指之间,就让一把刀自己飞起来,把那些人,全都给……切成了块!”

“嘶——”

整个茶馆,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血腥而诡异的故事,吓得脸色发白。

弹指飞刀,杀人无形!

这哪里是什么“女活佛”,这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女剑仙啊!

这个故事,实在是太过离奇,太过惊悚。

一开始,大多数人还只是当做坊间奇谈,听个乐子。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从不同的渠道流出,人们开始发现,这件事……似乎是真的!

有采药的药农,信誓旦旦地说,他昨日清晨,曾在青云山巅,亲眼看到一道剑光冲天而起,伴随着一声清越的剑鸣,惊得百鸟齐飞!

有住在城东的居民说,昨夜子时,曾看到一队禁军,护送着一辆马车,急匆匆地出了东城门,方向,正是青云山!

更有甚者,一些消息灵通之辈,甚至打探到了昨夜丞相府喜宴上发生的事情!

“听说了吗?丞相府出大事了!京兆尹府,连夜把新上任的苏夫人都给抓走了!”

“我也听说了!好像是跟城外山匪的案子有关!”

“何止有关!我听说,就是那位苏夫人,买凶去杀害前夫人沈氏!结果,没想到那沈氏,竟是一位隐世的女剑仙!山匪全被反杀,事情败露了!”

“我的天!这么说,昨晚那声剑鸣,还有那禁军出城……都是因为这位沈仙姑?”

当这些零零散散的线索,被好事者串联在一起时,一个完整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版本,便在整个京城,疯狂地流传开来!

——被休弃的丞相夫人沈氏,实为隐居凡尘的女剑仙。新妇苏氏,心生嫉恨,买通山匪,欲将其置于死地。女剑仙弹指间,灭尽群匪,其神迹惊动天听,被陛下连夜宣召入宫。后又因感念凡尘,不慕富贵,婉拒了陛下的封赏,于今日清晨,在禁军的护送下,重归山林,继续修行!

这个版本的故事,有因有果,有血有肉,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和令人向往的仙家风采,瞬间便俘获了所有京城百姓的心。

一时间,茶馆酒肆,街头巷尾,所有人谈论的,都是这位“女剑仙”的传奇。

而“沈月华”这个曾经作为“弃妇”和“笑柄”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被赋予了全新的、神圣的光环。

人们再提起她时,语气中,不再是同情与嘲讽。

而是……深深的敬畏与崇拜。

一场由沈月华无意间掀起的、席卷整个京城的舆论风暴,已然形成。

而风暴的中心,那位传说中的“女剑仙”本人,此刻,才刚刚回到那座破败的清风观。

她看着满地的狼藉与尚未完全干涸的血迹,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看来,在安心修行之前……”

“还是得先把这院子,打扫干净才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