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2章

不追求完美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意】最完美的东西表面看上去有缺陷,但它的作用不会停止。

老子说,大的成就仍像有缺陷,仍显得不完美,但却没什么妨碍,可见世间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假设,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极力追求完美就会被完美所累,就不会快乐。

不完美代表一种缺憾,一种距离,有了这种缺憾和距离我们才会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从中获得快乐,如果失去了这种追求的快感和距离的美感,人生该是多么的枯燥、单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完美也是一种美。

席勒在《遗失的部分》一书中有一个写给中学生的寓言:一个圆被切去了一部分,它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圆,因此就四处寻找遗失的那一部分,但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只能慢慢滚动,由此它得以沿途欣赏美丽的花草、明媚的阳光,并与蚯蚓娓娓而谈。途中它也发现了许多圆遗失的部分,但没有一片能与自己相匹配,因此它不得不继续寻找。有一天,圆找到了自己遗失的那部分,与自己相配得天衣无缝。它高兴极了,因为它又是个完美的圆。它开始飞地快滚动,快得连花都看不清楚,更不用说与蚯蚓谈话了。它发现在快速滚动中世界整个变了样,许多美好的东西都失去了,于是它又停了下来,将千辛万苦找回的那一部分丢在路旁,然后慢慢地滚动着行走。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缺憾时拼命追求完美,而一旦拥有了完美的一切,反而没有梦想,没有渴望,没有奋斗的激情与快乐。

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一种普遍心态。对许多青年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活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太多的遗憾,比如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比如高考不能金榜题名,比如事业不能大展宏图,比如子欲孝而亲不在……刻意去追求完美只能使自己疲惫不堪。

你不必因为一次考试少几分而耿耿于怀;不必因为说过一句错话、犯一个小过错而久久内疚;不必因为好朋友的一个小缺点而感到遗憾;不必因为一顿不可口的饭菜而埋怨;不必因为一次评比名落孙山而垂头丧气;不必因为错过一次提拔机会而怨天尤人;不必因为一次失败而放弃你的全部计划。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找到它生长的土壤,不是所有的付出最终都有回报。

哲理诗人赫塞说过:“生命并不是一种计算,它不是一种数学的总合,而是一种奇迹。”傅雷说:“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不为黑暗所淹没罢了。”接受不完美,你才能面对现实,也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不必强求完美,你会少一些抱怨和哀叹,多几分坦然和洒脱,以豁达的心态坦然地走你的人生之路。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