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4章

有了陈建国的帮助,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开。

村里人本就热心肠,又听闻是王秀兰家盖房子,纷纷响应。

王秀兰丈夫还在时,对大家多有帮助,这点忙对于他们来说不算什么。

陈建国办事不拖沓,第二天一早,就挨家挨户地通知大家去王秀兰家帮忙盖房子。

这通知一下,村里可热闹起来了。

头一个到的是村里的老木匠赵德福。

赵德福四十多岁,干起活来那手艺绝对没得说。

他扛着那套用了多年的木匠工具来到王秀兰家里。

一进门,就扯着嗓子喊:“王家嫂子,听说你家盖房子,我来搭把手。”

听到喊声,王秀兰赶忙迎出来,笑得合不拢嘴:“哎呀,老赵,您能来,可真是太好了,快到屋里坐。”

赵德福摆摆手:“坐啥坐,有啥活你吩咐就行了。”

没一会儿,村里的李铁柱也来了。

李铁柱人如其名,长得五大三粗,浑身都是腱子肉。

他挑着两筐砖头,健步如飞地走进院子,把砖头往地上一放,震得地面都抖了三抖。

“王婶子,俺铁柱来啦,有啥重活累活,尽管吩咐。”看着那两筐砖头,又看看李铁柱,王秀兰心疼地说:“铁柱啊,你挑这么重的砖头,累坏了吧,快歇会儿。”

李铁柱憨厚地一笑:“王婶子,俺不累,这点活儿算啥。

以前俺爹在的时候,就常念叨王叔的好,现在王叔不在了,俺帮衬着点,是应该的。”

随后,村里的泥瓦匠孙二狗也到了。

孙二狗虽说名字里带个“狗”字,可干起泥瓦活来,那叫一个精细。

他背着个工具包,里面装满了瓦刀、抹子等工具。

一进门,就笑着跟王秀兰打招呼:“王婶子,听说你家要盖大房子,我孙二狗来露一手。

您就瞧好吧,这房子盖出来,保准又结实又好看。”

王秀兰连忙说:“二狗啊,有你来,婶子这心就踏实多了。”

孙二狗拍了拍胸脯:“王婶子,您就放一百个心,俺的手艺,村里人都知道。”

一上午时间,来了30多人,可能村子的壮年差不多都来了吧。

小小的院子热闹非凡。

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张扬心里既感动又激动。

没想到他家盖房子,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

他走到陈建国身边,真诚地说:“陈主任,太感谢您了。”

陈建国拍了拍张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阳阳啊,跟我还客气啥。

你小子有本事,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打心眼里佩服你。

再说了,你外公当年对大家有恩,现在你们家有难处,大家能不帮忙吗?

你就安心看着,这房子啊,肯定能顺顺利利地盖起来。”

“嗯。”张扬感激的点点头。

这几天,他不打算上山打猎了。

这么多人来帮他家盖房子,他要还上山打猎,那显得多不懂事。

他心里琢磨着:“人家帮忙盖房子,总得把伙食弄得好点才行,最起码每顿要有肉,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才有力气干活。”

可惜没有枪,不然去深山打几头大型动物,那可就丰盛了。

“陈主任,我打算去县城买点吃的,能借下您家的马吗?”张扬诚恳地问道。

陈建国吸了一口烟袋,吐出一口烟圈,笑着说道:“你小子,叫陈主任不是生分了,叫陈叔。

行,咱们这就去我家,我帮你把马鞍给套上,这玩意儿你估计没弄过。”

陈建国担心张扬不会套马鞍,这活儿需要点技巧。

张扬也没拒绝,他确实不懂。

就在两人打算前往陈建国家时,王大刚带着赵铁柱和江长顺也来了。

自从上次让李铁蛋转达后,张扬一直没给个明确答复,这让三人十分焦急。

如今听到张扬家要盖房子,三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打算过来帮忙,借此机会和张扬套套近乎,说不定人家一高兴就收下他们了。

“张哥,有什么需要我们哥三的地方您尽管吩咐,我们保证干得又快又好。”

看到张扬和陈建国,江长顺连忙说道。

他可没有不好意思的心思,哪怕张扬比他小两岁,这声“哥”叫得无比顺口,脸上还带着讨好的笑容。

反倒是王大刚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之前两人都跟着他混的,如今让他叫比他小两岁的人为“哥”,心里还是有些负担,总觉得面子上挂不住。

对于王大刚三人,陈建国不陌生。

要说村里哪家孩子最淘气,非这三个家伙莫属了。

他们整天在村里上蹿下跳,惹是生非,没少让家长和村里人头疼。

这次是什么情况?

江长顺比张扬大了两岁,怎么叫张扬“哥”?

而且看样子,王大刚和赵铁柱也有这个意思。

难道这三小子打算跟张扬混?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别说这三个小子了,连他都听说了,李家那小子跟张扬混,那是吃香的喝辣的,半个月就赚了几十块钱。

这在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够一家人过上一段好日子了。

要不是张扬年纪太小了,他都要厚着脸皮来跟张扬混了。

“陈叔。”王大刚没好意思叫张扬“哥”,不过一旁的陈建国不能当作没看到。

这可是村委会主任,在村里权力大着呢,得罪谁也不能得罪他。

“陈叔。”

“陈叔。”

其他两名孩子也跟着叫道。

看着这三个调皮捣蛋的家伙,陈建国笑着说道:“你们三不错,知道来帮人干活了,这是好事。

要是能把这份热心肠用到正道上,以后肯定能有出息。”

对这三名调皮捣蛋的家伙,陈建国也头疼,如果张扬能把他们调教过来,改掉坏毛病,那也是一桩美谈。

张扬不打算这么快收下三人,可现在他急需要人手,比如这次进城买东西,就缺几个帮忙搬运的人。

“你们来得正好,一会儿我进城买东西,需要你们帮忙搬运。”张扬说道。

让这三人干力气活怕是不行,搬运东西问题不大。

听到进城,三人眼眸瞬间亮了起来。

长这么大,他们还没进过城呢。

别看他们平时调皮捣蛋,家里人管得严,不让他们去城里,他们也不敢去。

可如今,他们可以跟着张扬一起去城里,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

“行,我们没问题,咱们什么时候出发?”王大刚拍着胸脯保证道,脸上满是兴奋的神情。

“现在就走,先去陈叔家取马车。”说话间,李铁蛋也过来了。

一行几人来到陈建国家,套上马鞍后,赶着马车朝着城里走去。

马夫是王大刚,他挥舞着马鞭,嘴里不时吆喝着,马车在乡间小路上欢快地奔跑着。

至于张扬和李铁蛋,则是在路边打鸟,赵铁柱和江长顺去捡起两人打落下来的麻雀。

经过两天的练习,李铁蛋也有了些准头,最起码能打下来鸟了。

只见他手持弹弓,瞄准树上的麻雀,“嗖”的一声,一只麻雀应声而落。

“打中了,打中了!”李铁蛋兴奋地喊道。

这让王大刚三人羡慕不已,他们心里想着:“这弹弓也太厉害了,晚上回家说什么都要做一个,以后也能像这样打鸟了。”

一路上,张扬跟李铁蛋打了六十多只鸟。

这回张扬不打算卖了,晚上都给大伙炖上吃了。

这么多人来家里帮忙,张扬自然不会吝啬,只有让大家吃得开心、吃得满足,才会更有干劲。

一行人来到县城,直奔供销联社而去。

供销联社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您好,给我来半头猪。”张扬拿出钱和肉票递给营业员。

1983年时,肉票比较难弄,不过架不住张扬有钱啊。

有钱能使鬼推磨,哪个年代都是如此。

这时候的猪肉一元钱一斤,价格还算可以接受。

半头猪的分量大约在75 – 100斤左右,不说其他,光是购买猪肉,就要花费不少钱。

但张扬不在意,只要能让大家吃好,花点钱也值得。

这半头猪吃上半个月问题不大,到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猪肉,那场面热闹极了。

他刚说完,营业员一脸懵逼地看着张扬,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

“你说多少?”

半头猪?

她没有听错吧?

还是这小子在诓自己?

哪有这么买猪肉的,她还是第一回遇到这种情况,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