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4章

第二天醒来以后,公婆两人吃完早饭一大早就出门了,现在很多地方都还在建设当中,他们还要去帮忙做事。

王书缘作为儿子,自然也跟着父母一起去了,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吴丁元就关上了院门,开始收拾那整整两个房间的嫁妆。

从第一间房子开始,这间房子里面多是一些布料,被褥,还有一些家具,摆件。

准备先把被褥放到系统空间去,待会放几床到卧室里面,其余的暂时存放在系统空间。

这里面可以一直保存,被褥外边的布料是有使用年限的,哪怕不用,放久了也会掉色和腐朽。被褥里面的棉花也会变得僵硬,不再保暖。

把被褥收起来以后,空出来一大块空间。一共有厚薄的被褥六套,运过来的时候可以堆满了一辆马车。

然后再打开布料箱子,整整四口大箱子。这里面有棉布,丝绸,还有皮毛。这些布料如果制成衣服,吴丁元一辈子都穿不完。

吴丁元把那些棉布和皮毛的挑了一些出来,这些就用来做几身衣服,那些绸缎之类的贵重衣物都要收起来了。

那些大型的家具什么的跟着家产一起处理了,只留下了父母特意为她打造的拔步床。

而这个床需要重新安装一下,才能再次使用。之前为了方便运输,特意把它拆散了。

剩下的摆件都是一些瓷器和玉石,这些东西得收起来,至少短时间以内都不能露面。

吴丁元把所有的布料都收到了系统空间里面,再把其他的摆件什么的分一些到放置布料的箱子里面。

这样就不会暴露出箱子数量少了很多的样子,为了在重量上面不露馅,又往箱底放置了几块石头。

这样子搬动的话就不会觉得突然轻了许多,会怀疑少了许多东西。

还有两箱子的衣服,吴丁元将它们挑挑拣拣的,选出一些颜色和花样适合现在使用的。

剩下的就全部塞到空间里面去,现在的工业水平可比不上后世,这布料可不能一直放着,到时候放坏了就可惜了。

整理完这间屋子,再去另外一间屋子。

这间房子里面都是一些贵重物品,所占据的空间也少很多。

打开一个箱子,这个箱子里面装了满满一箱子的大洋,一百块做为一捆,用红布包裹起来,这一箱子就是一百捆。

当然这里面不全吴丁元最开始的嫁妆,还有后面父母补贴的也在里面。毕竟再怎么疼爱女儿,也不会直接给这么多银钱作为压箱底。

吴丁元用手抚摸着这一捆捆的大洋,心里五味杂陈。

前世的她为了儿女那一块两块的学费要付出多少力气和时间,还得咬牙省吃俭用,才能凑出来。

现在她再也不需要担心孩子没钱上学,吃不饱穿不暖了。

将这个箱子关上,再开另外一个。

打开下一个箱子,这个里面的是一箱银元宝。这个比大洋更加值钱,这个是吴老爷的收藏,也是给几个孩子最大的一笔财物。

整个一箱子五十个银元宝,经过时间的腐蚀,外表已经被氧化了,不再那样光滑透亮了,反而出现了坑洞,染上了黑色。

但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谁不喜欢银子,这可都是钱啊!

吴丁元拿出两个,在手里抚摸了一阵,过足了手瘾以后,恋恋不舍的把它们放回原地,盖上了箱子。

再打开另外一个箱子,这个箱子里面是吴丁元的首饰,里面有玉石制品,有金银打造,还有镶嵌珍珠,宝石的。

一个箱子里面又有好多个箱子,这一箱子里面都是成套的首饰,一共有十套。两套玉石的,三套金饰,还有三套银饰,一套珍珠,一套宝石。

另外的一口箱子里面是一些不成套的首饰,但是也都分了类别。比如发簪,耳饰,项链,手镯,戒指,玉佩这些都按照价格和品质区分开来。

还有一口箱子里面装的是吴夫人的个人收藏,这里面都是一些书画。

吴丁元看着已经一份份封存好的书画,选择不动了,现在不是仔细查看的时候,害怕自己不小心破坏了,到时候保存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

再看另外一箱,这是一箱子没有雕刻和打造的玉石和宝石原料,一块块的各种类型的玉石,一颗颗泛黄的珍珠,还有一盒子各种颜色的宝石。

这些好东西可以留着,不管是拿来换钱还是自己制作首饰都可以的。

最后也是最为贵重的一个小箱子,吴丁元小心翼翼的把它打开,只见里面摆放了十个金元宝,还有五十根大黄鱼,一百根大黄鱼。

这个才是所有东西里面最值钱的东西,这一箱子的金子可以买下所有的东西。

这个也是吴丁元最大的底气,只有自己手里有钱了,一个女子才能真的可以挺直腰板生活,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将这些金子一个一个的拿出来又放下,全部抚摸了一遍。确认它们是真实的存在,吴丁元这才放下心底的大石头。

上一世吃够了没钱的苦,这一辈子看到这么多钱,实在是太过于惊喜,舍不得放下,恨不得时刻揣兜里。

想着时间不早了,赶紧收拾好,把这个放黄金的箱子放到一个空箱子里面,上面放上其他的东西进行掩盖。

等丈夫和公公回来以后,就把这些箱子都放到地窖里面封存起来,地窖的入口也要进行密封,避免被人查验出来。

这可是她所有的财产,可不能被人家给一锅端走了,便宜了别人还惹来祸端。

而这封存的时间也不短,起码都要国家停止战乱,恢复平静生活,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才一九三九年,离那场大风结束可是还有三十多年。而这些年吴家和王家就是休养生息,增强底蕴的时候。

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缩在这个偏远山区,可以回归城市,回到正轨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活下去,日本人来了以后在城里的日子太难熬了,一个不小心就容易丢了小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