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结束后,谢安阳的时间变得更紧张了一些。
甚至于每日教弟妹认字的日常项目也取消了,多余的时间则是能多下时间读个律法书或者写个文章。
白日里对李家兄弟的辅导倒是没停,他为李家兄弟解答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理解。
所以也不一定算是单独辅导,也算得上共同学习。
林潜见如此也一同参与进来,李元培看到也不甘示弱,所以现在五人差不多能形成一个学习小组。
因为二月份就要参加县试了,如今就算做最后冲刺时间了。
李夫子也不再将他们混在班级里一起教学。
而是专门给他们在教室里弄了个小角落专门突击,李夫子对他们几人还有专门的辅导。
就像是平日里上课李夫子并不会讲律法,如今却会给几人讲一些本朝的律法。
所以最近在学堂的时间就是小组五人互相学习。
因着看着同窗们的努力,特别有林潜这个卷王,众人学习都更为努力了不少。
虽然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这样拼命还是有些像临时抱佛脚。
但是如果不抱的话,想必众人更难以安心。
李夫子看着也很是欣慰,他科举无望了之后已经教了好些年书,往年参与科考的学子大多都是各学各的。
却没成想这种同窗之间的互助学习更能使人进步。
更何况,其中一个是他最看好的学生,还有一个是他侄孙,他更是乐意看到这些。
谢安阳当然不只有白日里的学习,还有晚上的四个时辰。
更是在直播间中搜索了古今的县试考题讲解。
虽然很不幸,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如今的这个年代,如今的这个科举形式,实在是过于昙花一现了。
但是无事,只要能搜到些许,对谢安阳也是很大的帮助了。
当然谢安阳也看过往年本县的县试真题,不论是县城里的书铺有卖,李夫子那也有收藏。
所以不费什么力气,李夫子早让他们五人观摩学习过。
但是能多看些不同的试题,就能知道更多的组题可能。
这也是最快能提升能力的方法了。
但是再怎么样合理安排时间,时间总是一去不回的。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谢安阳等人必须提前出发去县里等着县试开考。
谢家人最近这段日子更是尽他们可能的不打扰谢安阳学习,全家都以谢安阳参加县试为先。
他们谢家再往上三代都是地里讨食的农家人,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
甚至为了这个县试,全家人都去爷奶坟前拜了拜,希望能保佑谢安阳高中。
但是家里人也没人敢问谢安阳到底学得怎么样,到底有没有希望考中。
所以不仅是谢安阳紧张,谢家人各个都紧张的很,甚至两个小朋友,丁点大的人,最近也不敢大声打闹。
终于到了要去县里的日子,因为谢安阳跟其他同窗不在一个村子,所以也没相约着一同出发。
而谢家,经过讨论后,还是就由谢大根陪着谢安阳去县里。
本来是在谢大根和谢二根中选人,谢二根本就在镇上住过一段日子更懂得外面一些。
但最后还是谢大根还是放心不下儿子想亲自跟着去。
王翠翠自然也放心不下,考试虽然只有五天,但是提前一日要到县里,还有考试完要等着放榜,至少要7.8日的工夫。
谢安阳哪里有离家那么久的时候,做母亲的更是放心不下来。
所以光是干粮就给两人带了不少,带了些馒头和烙饼这些方便携带的。
这个天气冷,粮食并不容易变质,但就是冷的很,干粮若是不加热,也是难以入口。
进考场也是允许带干粮的,但是为了防止夹带,都会被差役们弄得粉碎,进入考场中混着水煮上一煮倒是也能吃。
这也是李夫子告知他们的,考场中是准备了小炉子的,考生们可以自行烧水煮食物。
县试不算严格,考试虽然需要五天,但是是从每日早上考到每日傍晚。
考生们并不休息在考场中,不然这个天气,要带的东西就要更多些了。
外面的东西卖的都贵,虽然家里这两年卖豆腐有了些收入,但谢安阳读书确是很大的一项开销。
所以能省就省一些,这些干粮也是给的谢大根这些天的粮食。
除了粮食,还带了一身换洗的衣物,银子更是必不可少的。
穷家富路,这一次性,王翠翠拿了五两银子给谢大根,叫他也别太省着,儿子考试完还是需要吃点好的才行。
谢大根连连应是,王翠翠更是不放心,丈夫儿子可从未离开家里那么久过。
但若是她跟着去,那就又要多一笔支出,那是万万不能的。
“哥哥,县里是不是很大啊,你回来能给我带根红头绳吗?小英姐有一根,特别漂亮。”
谢安阳做男子做久了,倒忘了小姑娘最是爱漂亮,他还是女孩时,珠花首饰可是又上不少。
再反观谢安怡,头上就是简单的扎了个辫子,没有别的装饰了。
谢安阳顿时有些心疼,妹妹跟他这辈子小时候一样,从未去过县里。
虽然村子里的人大多是这样,但谢安阳却觉得不该如此的。
“安怡,哥哥会记得的,下次有机会带你一起去县里。”
“哥哥最好了!”
“安怡,哥哥是去考试,不是去玩,你不要那么不懂事。”
被王翠翠骂了,谢安怡熟练的一下子跑开了。
跟谢安阳不一样,谢安怡没少挨她娘的骂,毕竟跟哥哥对比起来,这闺女不但说不上文静,更是半点都不省心。
“安景,哥哥回来也给你带礼物。”
“谢谢哥哥!”
谢安景虽然口齿不清,但也完美的表达了自己意思。
赵巧巧在一边也不太好意思,她嫁进谢家也多亏了谢安阳,所以跟谢安阳关系也不错。
嫁到谢家也没什么不好的,娘家在同个村子,隔三差五就能回去一趟。
这家中更是没有公婆要伺候,她只要管好小家就行了。
不过她也万分希望谢安阳能考中,这对整个家族都算是好事。
“安阳你也别惯着他,好好考试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劳心带什么东西回家。”
“知道啦小婶婶。”
众人再不舍,也总要分别的,可不能误了考试时间。
牛车租的还是谢阿福家中的,因为是单独送他们俩一趟,更是直接给了三十文钱,毕竟还要空车回来了。
这路途遥远,步行是万万不行的,为了科举,总是要花点钱的。
伴随着老牛那缓慢而坚定的步伐,嘎吱作响的牛车再次缓缓地向前移动起来。
车轮碾压过坑洼不平的道路,扬起了些许尘土。
坐在牛车上的谢安阳,目光凝视着前方蜿蜒曲折的道路,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这一趟旅程不仅仅是一辆牛车的前行,更是自己追逐梦想、踏上科举之路的开端。
阳光透过数日的阴霾洒在谢安阳那张略显青涩却充满坚毅的脸庞上,映照出他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此刻,他背负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多年来寒窗苦读的辛勤付出,毅然决然地朝着那个遥远但光芒四射的目标前进。
一路上,牛车摇摇晃晃,仿佛在诉说着这段路途的艰辛与不易。
然而,谢安阳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
他紧握着手中的书卷,趁着有了阳光,再翻阅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温习着那些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要点。
微风轻轻拂过,翻动着书页,也吹拂起他额前的几缕发丝。
随着牛车渐行渐远,谢安阳离村子越来越远,送行的王翠翠和谢安怡已经快要消失不见。
他们是他前进的动力,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无论前方等待着怎样的挑战和考验,他都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在科举之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至少,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