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灵堂的路上,是个眼生的丫鬟替许元娘掌灯引路,她满肚子疑问,找不到冬枝也不好随随便便拉个人来问。
整晚乱七八糟的事儿全挤一块儿来了,她回到灵堂脑子里还在想文兰。
一会儿想她伤势如何,不会就此没了吧。
一会儿又想她撞那一下会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
天际泛白时,许元娘已经累得上下眼皮打架,死活睁不开眼。
“奶奶醒醒。”许元娘支撑不住身子歪到地上前一秒,冬枝小跑进来抱住她轻轻摇晃。
“大爷他们快进来了。”
接下来许元娘脑子更懵了,主事的先生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该哭的时候,她一天一夜没有阖眼,眼睛酸涩得不行,嘴一撇就哭出了主事人想要的效果。
至于萧承归出殡来了哪些人,她一概不清楚,眼睛都不敢四处乱瞟。别人也没空搭理她这个凑数的新妇。
萧承归下葬后,回程路上她前脚被扶上马车,后脚就靠在冬枝身上睡了个昏天暗地。
“可是奶奶回来了?”
马车还未在国公府门前停稳,车架外春桃就凑了过来,在车壁上敲了敲。
冬枝掀开车帘压低嗓音,“奶奶累坏了正睡呢。你怎么不在院里跑外面来了。”
“太太让我在这里守着奶奶回来,第一时间就让过去见她。”
许元娘在她们对话中途迷迷瞪瞪醒来,理了理头发强撑着混沌的脑子下了马车,张氏估计是要同她说文兰的事,她记挂着,总觉得事情未了,还是要亲自去看看。
“我这就去。”
她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一身孝服就赶了过去。
路上竟然没想起问问冬枝关于文兰的事。
张氏还在半夜文兰发动临时找的厢房外。
“你来的正好,过去瞧瞧罢。”
“可是文兰生了?”
许元娘恍惚听见婴孩的啼哭声,声音不是微弱无力,应该健康吧。
张氏没有说话,指向一个房间,示意许元娘进去。
文兰被人从产房转移了过来,此时脑袋上缠了圈厚厚的纱布,脸色惨白到没有一丝血色,看着怪吓人的。
她很累,强打精神没有睡过去。
许元娘甫一跨进门,她便颤颤巍巍的翻身跪在榻上。
“求六奶奶成全。”
许元娘满心疑惑,“我成全什么?”
“六奶奶何苦装傻,你还没见过我与六爷的孩子吧。是个大胖小子呢,咱们六爷有后了。孩子和六爷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你还怀疑他不是六爷的孩子吗?”
前头她大致分析出孩子不是萧承归的,所以第一反应是佩服。
她真的很佩服文兰的心态和脸皮,世上怎么会有人,不要脸到这种程度啊。
欺负萧承归死了没机会为自己辩解?胆子是真大,不怕萧承归半夜来找她索命。
第二反应是,根本没见过萧承归,怎么会知道孩子和他是一模一样还是两模两样。
许元娘脑子昏昏沉沉的,只想赶紧回去睡一觉。
“你想要什么,不妨挑明了直接说,不必问来猜去的。”
文兰娇弱的俯在榻上,不情不愿仿佛受人逼迫般委屈的磕了个头。
“我能为六爷留下一丝血脉是我的福气。原是想跟随六爷去了,当孩子出生那刻哭得那般惹人心疼,我便再也割舍不下幼子。”
许元娘拉住想要上前打断文兰的冬枝,“听她继续说罢。”
她则坐在绣墩上,手撑下巴饶有兴趣的听这段瞎编的鬼话。
“我不奢求六爷承诺的贵妾,望六奶奶认下这个孩子,哪怕为奴为婢,只要让我守在孩子身边,我绝无异议。六爷没了,六奶奶也不用担心我分走了六爷的宠爱。”
呵,
“简单来说,你儿子要被记在六房名下,成为六房唯一的孩子。你也要入驻六房,贵妾最好。不行也无所谓,总之,你要和儿子在一起。”
许元娘无语为什么这么多人以为自己那点小算盘别人看不出来啊。
“让我想想,你是生母,打小又和孩子在一块。孩子年岁大了知道为母亲争取利益后,你在六房还会缺个位置吗?我没有亲子,六房迟早是这个孩子的,相当于你的,临了我能得到什么?”
“六奶奶思虑过度,难道所有人都跟你想象得那样吗?我从没有逾矩的想法。六奶奶为何要这样说我。”
就差明说许元娘心眼子脏看谁都不干净了。
许元娘喝了口热茶,艰难掀起眼皮拒绝道:“随你怎么说,这孩子,我不认。”
她好像块捂不热的大石头,任由文兰服软诱惑还是嘲讽激怒都不为所动。
文兰手里没有退路,许元娘死活不跟着她的想法走,急得也不跪了,坐在榻上破口大骂。
“六奶奶小家子气得很!”
“你放肆!”冬枝回怼,许元娘拉了她一下。
“小户人家能攀上国公府,怕是未出嫁前日日烧香拜佛,想要攀个高枝吧。真以为六房是个香饽饽了?六爷是有本事,奈何短命。他还能化成鬼护你一辈子不成?人前给你三分薄面称呼你一生六奶奶,背地里你过得还不如我们呢,来日老国公和老太太去了,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十足十被人淹死在后院池塘夺你家产。”
好似想到什么,文兰塌腰扭了下肩膀,风骚的露出半边肩头,唇瓣含着一指痴迷舔舐。
“我都替你惋惜,一辈子连个男人滋味儿都尝不到,你知道被男人压在身下做那事时的快活吗?你也就是个烧极了只能去泡冷水的货色。”
冬枝再也听不下去冲过去一巴掌扇在文兰脸上,文兰被打得趴在床上。
“少说些污言秽语,免得脏了我们奶奶耳朵!”
她没恼,笑容透出得意。因为许元娘不知是被气还是被羞得红了脸。
“我劝六奶奶还是认下这个孩子,对你我都好。有了后代也有个盼头不是。反正过几年族里会给你挑选嗣子,六爷亲子更名正言顺。”
许元娘沉默半晌,仿佛听进去她的话,对外扬了扬声儿,“把孩子抱来我看看。”
“不可啊奶奶,你别听她挑拨,就算老太太她们走了,也会安顿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