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3章

老太太坐在沙发上,按按头,刚被孙孙们吵得脑瓜子都嗡嗡的。

孟妈拆好卤鸡,两手油汪汪的,她也不浪费,

拿二合面馒头将手上香喷喷的鸡油,仔细沾干净。

这不是抠搜行为。

省报纸上说,城镇居民人均食用油月供应为4两。

家家户户有肉票,统统都会抢着买肥肉,就为了肥肉能炼出猪油,炒菜吃,比瘦肉更划算。

像她老对头,张金花,用一根筷子头缠上棉布,在油罐里轻轻沾上一点,放锅里擦一圈,炒出来的菜连油星都见不着。

那棉布也不洗,久而久之,擦得黢黑腌臜。

都是为了省油。

孟妈洗了手,冲客厅喊一声准备吃饭了,所有豆豆们迅速行动,搬桌挪椅,拿碗拿筷。

孟家饭桌是一张超大圆桌,是孟徽雪做的,够大。

挤一挤,最多能坐16人。

如果人太多,会给小孩单开一桌。

双胞胎坐的是小宝宝餐椅,也是她捣鼓出来的。

她很会打家具。

像这样大小不一的餐椅,家里有四五把。

木材是孟爸托人从乡下买回来的。

儿媳上中班,晚上不回来吃,孟妈拿公筷给她拨了一份肉菜当夜宵。

孟爸有病号饭吃,就没有给他留。

拿着医生开的证明单子,无论是在医院食堂,还是去外面的国营饭店,买饭菜都不要票。

一两白米饭两分钱!实惠!

他都住院了,还操心着家里的伙食。

中午吃孟妈煮的疙瘩汤,省出一顿,晚上给家人加餐。

今晚餐桌上就加了两个荤菜,罐焖牛肉,红烧排骨。

堪比过节!

孩子吃得开心,大人吃得满足。

他老人家也在医院吃得肚圆,瓦罐香菇鸡汤,三两白米饭,一份春笋炒五花肉。

吃饱饭,到洗碗收拾的时候。

依旧是家里这群豆豆们的活计。

厨房门口左边墙上挂着一块掉漆的旧黑板。

孟爸从废品站淘到回来,给孩子们练习写板书。

现在用来记录孩子们每天该干的家务活,以小名为代号。

毛豆、黑豆:洗碗

豌豆、圆豆:扫地

刀豆:收拾桌椅

家务活是一天一换,今天你洗碗,明天我扫地。

双胞胎太小了,为了防止她们帮忙(添乱)。

将绿豆、红豆、黄豆倒在簸箕里,让她俩坐在小板凳上,慢慢挑出来。

家里的小孩都挑过豆子。

2~3岁的小孩子,拥有自我意识后,开始尝试做各种事情。

为了不让小孩子帮倒忙添乱。

老太太便用挑豆子这招,来消磨小孩子旺盛的精力,很管用。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太太是家庭的凝聚力的核心,不仅用其深厚的人生经验和智慧教育子孙。

前几年动荡时,孟家安然无恙,亦是她在保驾护航。

孟徽雪都做好了一家老小都下放进牛棚改造的准备,哪知用不上。

孟家根正苗红,不怕查。

……

家务做完后,孟霆川把弟弟妹妹带上阁楼。

作业没写完的继续写作业。

写完了,练字、画画、下棋、看书,随便玩。

兄弟姐妹7个呆一块儿不会无聊,一颗小骰子,都能让他们玩上很久。

孟老太在一楼屋里,召开了家庭小会议。

孟徽兰两天没回家,乍一听到家人说起,顾念念的事。

整个人都懵了。

孟妈:“那丫头的模样,我和你奶都仔细瞧过了,眼睛鼻子像建华。时间对得上,说不准真是他亲生的。”

顾念念有备而来,专门开了一张出生证明,有生产大队长签字作保。

孟妈气愤又难过。

“十八年了…亲娘死了……才找上门来,唉!”

孟徽兰脸色变了。

五十年代借着《婚姻法》,废除包办封建婚姻,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很多人打起歪主意,抛弃糟糠之妻,另娶新妻。

顾建华……

孟徽兰想起他,心口莫名堵闷。

嘴唇抿了抿,竟不知该向家人说些什么。

孟老太突然道:“你要是心有芥蒂,就和他离婚吧。”

孟徽兰瞳孔骤缩,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孟老太脸上沟壑纵横,嘴角只是微微下撇。

便诠释出了一家之主的威严。

气场强大到令整个房间的气氛都变得凝重起来。

孟徽雪很少能看到老太太头顶上会出现弹幕。

越是厉害的人,越是看不到他们内心的真实念头。

沉默片刻,孟徽兰犹疑道:“延安和献礼……”

【离婚,对孩子伤害最大。】

孟徽雪看着大姐头顶上的弹幕,说:“不用担心,大姐你和他只是离婚了,不再是夫妻关系。以后还跟现在一样,顾建华随时可以过来看孩子。”

孟徽兰面色犯难:“建华他……不会同意的。”

【小妹的想法太天真太理想了。如果离婚,顾建华要带走孩子……】

“你管他同不同意。”

孟老太盯着孟徽兰,把话挑明。

“你只要想离婚,这婚就能离。没必要为了孩子委屈自己。孩子不是你的全部。”

“跟自己不喜欢的人,死气沉沉凑合过一辈子。没意思的,人来到世上走一遭,就要敢爱敢恨敢反抗。”

“六十年前,你奶奶我就敢跟一个穷小子私奔去闹革命。他嗝屁了,我也没有改嫁,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他虽死犹生,我会替他,看着我们国家越变越好。”

孟家有祖传的恋爱脑啊!

孟徽雪略感遗憾,她没有继承到。

她根本想象不出,自己为爱发疯和男人私奔离家的画面。

老太太目光陡然落在她了身上。

孟徽雪对上老人那双像两口幽深古井般的眼睛,感觉自己的想法都被老太太看穿了,不由一呆。

老太太只是看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目光又看向大孙女。

“徽兰,我说这些话不是鼓励你做寡妇,守牌坊。而是世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很难找到一个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大多数人都是传统旧观念,男人赚钱养家,女人就该是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的贤内助。”

“奶奶不认命,也不想让我的孙女受委屈,徽兰你不要有顾虑,奶奶在这里,怕什么。”

“你就放一百个心吧,奶奶绝不会让建华把孩子带走的。”

“徽雪刚那话说对了,离婚后日子还跟现在一样,不变,建华是个讲理的人,不会不答应的。”

孟徽兰抬起头,这次没有犹豫,神色坚定:“我知道了,奶奶,我要离婚。”

这个年代离婚不是小事,尤其是干部,组织会过问出面调解。

劝和不劝离。

还有延安和献礼这俩兄弟……内心盼望父母和睦。

孟徽雪想了想,道:“大姐不要怕,你离,我也离。”

孟徽兰哭笑不得:“小妹你……”

孟妈高兴,抱住两姐妹:“好好好,都离,都离!”

孟老太太简直头疼。

当大姐的,自认为要懂事,遵循世俗规则,找到合适就嫁了。

这个小的,也有样学样。把婚姻当成过家家。

孟妈说找对象,要找年纪大的,会疼人。

她奔着条件选人,真就找了个年纪大的!

怕大姐离婚受影响阻碍,她也离。

老太太眼神警告地瞪了小的一眼。

“别瞎胡闹,你大姐能和平离婚,你就不一定了,你那婚,不是你想离就能离的。”

孟徽雪微微眯了眼睛。

想离还不简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