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到云意宫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云贵妃抽泣声,紧接着是卫宝画的柔声安慰。
最后是今日回宫的卫冉在母亲和姐姐的关心之下解释自己为何会突然回宫。
卫迎山在外面站了一会,目光深深的盯着云意宫的牌匾,最终没有踏入,转身离开。
“怎的未见二皇姐?”
年仅十三的卫冉长得粉雕玉琢,眼睛里透着不染俗世的纯真。
“她现在可了不得,自诩有几分功夫对我这个做母亲的都不看在眼里,咱们以后要见她只怕都会被赶出来。”
“不过皇儿,不管如何你也不应该在此时回宫,听母妃的话趁着还没被发现赶紧离开。”
云贵妃一脸忧色,原以为再怎么样,想远在深山修行的卫冉总能避过一劫。
哪曾想到他居然会自己回皇宫,要是被叛军发现只怕难逃一死,皇子和公主到底不一样,叛军不可能会留活口。
“主持方丈说我须得走这一遭,这是我的劫,母妃您莫要再劝。”
“大皇姐你可是有心事?”
卫冉澄澈的目光看向一侧的卫宝画。
他由于身体的原因自幼在山中跟随主持修行,没学会宫中的拐弯抹角,见姐姐神思不属,不免担心,便直接问出来。
“无事、无事。”
卫宝画回过神,面色有些发烫,心里的想法实在不适合和他人说起。
“果真无事?”
“既然姐姐说无事,定然就是无事,皇儿你莫要究根问底。”云贵妃嗔怪的瞪了儿子一眼。
这孩子不通俗事,说话没轻没重的。
“儿子知错。”
卫冉心中虽然疑惑,但看到母妃不赞同的神色,也知道自己说话的方式不妥当,连忙道歉。
一双懂事的儿女在身侧陪伴,大敌当前的局势和被二女儿激起的怒意,在这一刻似乎都无足轻重。
她除了在宫外生产那年丢失一个女儿以外,人生一直很顺遂,年轻时有皇帝的宠爱,人到中年有子女作为依仗,位份仅次于皇后之下,未曾见识过世道的残酷。
是以到如今叛军兵临城下的境地,也没有太过害怕,用已故先皇后的话来说就是无知者无畏,是个好命的人。
第二日
天才微微亮卫迎山从城楼上睁开眼,从地上跃起,眼神清明不见一丝睡意,她回宫洗漱完后,后半宿都守在此处,未曾再回宫。
宋寒松从眺望塔下来,向她禀明敌军的动向:“公主,敌军目前正在开火造饭,未曾有攻城之势。”
“不对劲。”
打仗讲究一鼓作气,更何况是攻入皇城如此紧要的关头,昨日未攻进来,对向来势如破竹的叛军军心已是一种打击,按理来说今日这个时辰应该早有动作。
可他们却在造饭。
卫迎山看向宋寒松轻声开口:“宋统领,这仗怕是打不起来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想来对方已经有打算。
要是父皇还在臣工们绝不会答应叛军的要求,只可惜父皇已故,不管对方提出什么要求,想必内阁商讨过后都会同意。
毕竟现如今主动权不在他们手上。
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就是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不出卫迎山所料,日上三竿叛军依旧没有攻城的迹象,和他们这边严阵以待不同,叛军姿态轻松。
直到午时,叛军才在城楼下喊话:“我主让我传话,尔等顽抗负隅都是无用之功,看在卫氏曾对我主的厚待,可给卫氏子弟一条生路,绝不为难,只要尔等能按我主的要求行事。”
两军阵前的传话声,清晰的传到所有人耳里。
“二公主您看……”
宋寒松看向身旁表情复杂的女子,等她指示。
卫迎山沉吟片刻,刚想出声让人去请还在宫内的诸位大臣协商,就听得有些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她做不得主!”
听闻消息的云贵妃和内阁大臣赶到,神色不善的怒斥宋寒松:“宋统领,本宫看你是糊涂了,如此重要的事岂是她一介公主能做主的!”
“还有你迎山,国家大事当由丞相等人决断,你万不可胡来。”
“母妃怎知我要胡来,上来便是一通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可实在是伤儿的心呐。”
说着伤心卫迎山脸上却是似笑非笑的模样,看得做贵妃一阵头晕眼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个女儿怎的变得如此不服管教!
早知如此、早知如此就不该接回来!
“贵妃娘娘,请让老臣和二公主殿下交谈一番,凡请您先避让一下。”
这段时日的接触以来,丞相深知云贵妃是个拎不清的,得知叛军传来的消息后,本不想让她过来添乱,阻止不及还是让她跟着来了。
一来就对抗敌有功的二公主说教,在他看来今日叛军愿意退让一步,多少有二公主的原因。
对方怕再僵持下去,就算攻入皇城,卫氏公主以女子之躯奋勇抗敌傲骨铮铮的事迹必会传得天下皆知。
叛军起兵之前散布的那些卫氏皇族子弟皆是斗鸡走马之辈的传闻自然会不攻自破,只怕难堵天下悠悠之口。
这才愿意退一步,给彼此都留有余地。
被外臣如此嫌弃,云贵妃感觉整个脸火辣辣的,陛下不在了,这帮人居然对她如此不敬,还越过她这个做母妃的直接和迎山协商,简直可恶!
可她也是懂些脸色的,形势不如人,母子几人还是要靠这些老东西才能活下去,只能将火窝在心里。
广袖一甩带着宫人避开。
“公主殿下您怎么看?”
和以往把皇室公主当吉祥物不同,此刻丞相面对卫迎山的态度十分郑重。
“且听听他的要求是什么,可行便如他们所言放弃抵抗,不行迎山便死战。”
卫迎山垂下眼睑。“当然这只是我作为卫氏公主的选择,丞相还有其他大臣们可选其他出路。”
叛军的喊话中没有提及文武大臣,想来提出的要求也是针对皇族的。
不管如何今日叛军的喊话,算是提前定好了结局,在没有胜算只要放弃抵抗的就可以活命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死守。
“便听公主的。”
异姓王起兵造反成功,并不是被外邦吞并灭国,现如今陛下已经仙逝,卫家的江山和萧家的江山于他们臣子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很快双方达成共识,暂时休战,拿着叛军送过来的手书,满朝文武后宫妃嫔皇子公主再次齐聚在金銮殿。
所有人的视线都紧紧盯着丞相拿着的手书屏息以待。
丞相缓缓打开手书,看清楚内容的一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差点维持不住修养斥骂出声。
竖子尔敢!
强自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咬牙切齿的把手书内容念出来。
“今要求唯一条,贵妃云氏子女其中之一对我军行面缚衔璧献降仪式,大军攻入皇城后卫氏其余所有人绝不追究其罪责,可安享余生,给尔等两日考虑,两日后不能给出满意答复入城后,卫氏子弟皆杀,不留活口!”
面缚衔璧?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有老臣痛骂出声:“竖子!杀千刀的竖子!怎能如此折辱人!”
“陛下啊,您在天有灵劈死此等丧尽天良狼心狗肺的东西吧!他愧对您当年的栽培啊。”
“无眼的老天!让贼子如此猖獗!”
与殿内大臣群情激昂不同,听完手书内容的云贵妃脸色变得煞白眼前发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着所有人的面袒露上身,将双手反绑在身后,口中含着一块玉,昭示自己没有携带任何武器。
她不明白为何对方指名道姓的要自己的孩子来行如此屈辱的献降礼。
古往今来面缚衔璧是最折辱人的一种献降仪式,非深仇大恨不会轻易提出。
不管是谁来完成此等仪式,都是莫大的耻辱!
云贵妃悲切的目光落在自己三个孩子身上,一时忘了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