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由着她说吧。”薛灿淡淡地回应道,似乎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林真真惯是如此。
然而,高颂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继续说道:“灿姐,我觉得这次月例会咱们的材料要准备得更细致一些才行。毕竟新领导上任,我们得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还有搬办公室的事情,也不能再拖下去了。我会找个合适的时机,委婉地跟李琼说一下,让她不要随便发牢骚。我听说,齐主任似乎对咱们办公室不太满意,再加上有人添油加醋……”
薛灿很想说,齐凛这个人挑剔异常,那个人对谁都不满意的。
可她也知道,高颂虽然年纪不大,但工作起来却非常认真负责,而且他所承担的工作量绝不比自己少。他如此关心办公室的事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在新领导面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
想到这里,薛灿想到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问题,来打击年轻人的工作热情。
那样就太不地道了。
也枉费人家这么长时间一口一句“灿姐”叫着。
至于齐凛?
就当他是个会说话的南瓜好了。
小时候在合唱队。
指导老师担心小朋友们上台紧张,便告诉大家,将观众当做会说话的南瓜。效果还是不错的。
*
搬办公室的日子定在周六。
考虑到要将会议室的桌子移到一楼仓库、还要将他们三个的桌子抬到六楼。
人手得充足。
薛灿提前和新闻部主任曹兴打了招呼。
新闻部年轻人多,周末来加班制作新闻、微信公众号的人也不少。
大家都帮帮忙,干活效率高些。
曹兴之前是记者。
县级电视台分工很笼统,恨不得将每个人都是多面手。
拍摄、撰稿、剪辑都是一个人完成。
日常工作像在打仗一样。
这个环境也造就了曹兴的行事风格。
语速快、语言简练。
“行。”
他这么回复的薛灿。
其实,这点小事曹兴同意也就可以了,可薛灿做事一向不愿意给别人留话柄。
“曹哥,我再去和常台长知会一声。”
“行。”
常云鹏是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因另外有总编辑的头衔。有独立的一间办公室。
常云鹏是九十年代末的大学生,科班毕业。业务水平很强。从来不参与单位的日常琐事。
不论是财务与人事,对于台领导的去留,也颇有些“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释然。
薛灿知道,她一开始考过来的时候,常云鹏嫌她学历低。对她印象并不好。
后来见她做事比较认真,态度才缓和一些。
“常台长,周六我们调整办公室,想请新闻部的年轻人帮忙干活。”
“嗯。”常云鹏点了点头,又问了句,“我办公室用调整么?”
“不用。”
听到回答之后,常云鹏没有半句寒暄。就专心看稿子了。
因为要干活,薛灿穿着运动装。
仍旧戴着大大的口罩。
新闻部的七八个小伙子,力气都很大,也很爱说笑。
薛灿和比他们大不了太多,人美又和气,大家对她印象都不错。
他们见薛灿忙得不住脚,也跟着一起跑上跑下,纷纷说:
“灿姐,你歇着,指挥我们就成。”
薛灿不予理会,左手拿起扫帚,开始扫地。
其中一个最活泼的小伙子好奇地问道:“灿姐,你扫地用左手呀?”
“我连切菜都是用左手呢。”薛灿笑着说。
*
齐凛进门的时候,正好听见这句话,他一下子就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