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说着气的不轻:
“大小姐虽然恨沈跃,但还不稀罕去害那孩子,都是那外室自己的主意,为的就是让沈跃休妻。
但沈跃虽有这个心思,却没这个胆量,也或许他还抱有什么期待。
想着哪天,大小姐或许能认回平南王府,助他进入仕途入朝为官。”
但显然秦芷没随他的意,直到后来外出遭遇不测,沈跃都没能如愿。
沈跃都没了,外面那些小妾也都消停了。
沈清璃是沈家独女。
家业自然也就落到了她手上。
她接手之后才发现,母亲早已把很多铺面地契,全都转在了她名下。
原来如此。
看来母亲早有准备,知晓父亲靠不住,怕沈家家业落入他人之手,这可都是母亲多年的心血。
母亲把她保护的太好,这些事情她竟全然不知。
就算此前她发现过一些端倪。
母亲也只是说,夫妻之间哪有一帆风顺的,有些小打小闹很正常。
事情母亲都替她挡了,苦楚却独自咽下。
受了委屈她没哭,赵玉变心她没哭,但此刻她再也忍不住哭了出来。
难怪母亲当时会不同意赵玉的提亲。
后面又同意了。
或许是母亲以为,只要有她在,就能护住自己的女儿不被侯府欺负。
只是世事难料,谁能想到母亲她……
见她哭的伤心,张嬷嬷也很是心疼。
“小姐,都过去了,好在这次没让侯府得逞,否则真不敢想象会如何。
平南王私下这么安排,也是为了小姐好,小姐可千万别怪平南王。”
“嬷嬷,我不怪他。”
张嬷嬷的意思,沈清璃明白的很。
母亲离世后,张嬷嬷按之前的吩咐,把母亲真正的身世告诉了她。
并给平南王去了信。
还说母亲嘱咐过,让她一定要和平南王相认。
换作之前她或许会抗拒,但经历了这一遭,也算看清了人心险恶。
她现在不抗拒了,她要认平南王这个外祖父。
据张嬷嬷说,得知自己的女儿离世,平南王伤心不已病了好些日子。
这些年虽未见面。
但他对自己女儿从未停止过关注,也知晓沈家都在女儿的掌握之中。
如此他才没多插手,只是不曾想……
所以沈清璃理解,平南王为何有此安排。
他的女儿已经赌输了,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女儿唯一的骨肉也一样赌输。
在张嬷嬷怀中哭了一场。
沈清璃擦干眼泪,平复好心情说道:“嬷嬷,去给外祖父传信吧。”
张嬷嬷闻言愣了下,随即很快反应过来,小姐这是要和平南王相认了。
激动的回道:
“好好,老奴这就去传信。”
……
沈府的事进展有序,而安阳侯府此刻却炸锅了。
“你说什么?京府判了我们立刻归还嫁妆,还要付清铺子的账款?”
看了赵玉带回的文书,侯夫人震惊不已。
“怎么会这样?”
“沈清璃在来侯府之前,把嫁妆单子送去京府登记过,还盖了印章。”
除了这个,赵玉还把楚少渊碰巧出现的事,也跟侯夫人说了一下。
“今日也是不走运。
没想到肃王殿下会突然驾临京府,打了我和许大人一个措手不及。
关键是,沈清璃此前和王爷见过,还阴差阳错的救过王爷的命。”
赵婉一脸的不可置信。
“沈清璃竟然救过肃王殿下的命,这怎么可能,我们怎么从没听她提起过。
这女人怎么能这样,这么重要的事都瞒着我们,真是太过分了。”
赵玉瞪了她一眼。
实在懒得理她。
整天叽叽喳喳的,吵的头都疼了,要不是因为她,事情也不至于此。
“不是罚你闭门思过,好好反省几天吗,怎么又跑来母亲这儿。”
被他这么一说,赵婉瞬间没了声音。
赵玉这才继续道:
“救人时,沈清璃也不知晓那就是王爷,也是今日在京府才知晓身份。
王爷为报救命之恩,给了沈清璃一块玉佩,说日后若有什么要求,可以拿着玉佩去王府找他。
有王爷在堂上坐镇,许大人根本不敢做手脚,只好按规矩办了。”
听到这些。
侯夫人眼里闪过精光。
和赵玉互看一眼,二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母亲的意思我明白,我也正有这个打算,这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
“什么机会?”赵婉又跳出来问道。
赵玉再次瞪了她一眼:
“你少打听这些。”
赵婉也知道自己有错,委屈的撇了撇嘴,到底没敢再多说什么。
……
翌日
沈清璃刚用完早膳,赵玉便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