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启事上的截止日期还有半个月。李明把启事贴在书桌前,每天睁眼就能看见。王浩凑过来看:“安盛总部的实习生?要求挺高啊,还得考行测。” 李明摸着启事上的 “内勤助理” 四个字,没说话,从书包里掏出本行测题集 —— 是他花五块钱从旧书市场淘来的,扉页上还有前主人的笔记。
白天在中介公司上班,李明就利用午休时间做题。王姐看见他啃着馒头算数学题,打趣道:“咋,想跳槽啊?” 李明红着脸点头,王姐突然从抽屉里拿出本《保险内勤实务》:“这是我以前考编制时用的,给你。” 书的封皮都磨掉了,里面夹着张泛黄的书签,是片干枯的银杏叶。
晚上回宿舍,王浩他们打游戏的声音震得桌子都在颤。李明就去楼道的路灯下看书,蚊虫在灯光里飞旋,他时不时抬手赶一下,笔却没停过。有次林薇路过,看见他借着路灯做题,皱着眉说:“这样伤眼睛,去我宿舍楼下的自习室吧,我给你占座。”
自习室里很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林薇坐在他对面,看《精算学》,睫毛在灯光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李明做着题,偶尔抬头,看见她认真的样子,心里就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有次他有道逻辑题不会,林薇拿过去,三两下就画出了思维导图,“你看,这样一梳理就清楚了。”
周末去中介公司,张经理把他叫到办公室:“总部的招聘,我给你报了名。” 李明愣住了,张经理敲着桌子:“笔试过了还有面试,我跟人事部的老李打了招呼,你小子可得争气。” 李明攥着拳头点头,心里像燃起了一团火。
笔试前三天,李明突然发起高烧。王浩把他送到校医院,医生说要输液。李明看着吊瓶里的药水一滴一滴往下落,急得直跺脚:“明天就笔试了……” 林薇提着水果篮进来,把一本错题集放在他床头:“别担心,我把常考的题型都整理了,你看看就行。”
她坐在床边,给李明削苹果,果皮连成一条长长的线。“其实你基础挺好的,” 林薇把苹果切成小块,“就是太紧张了。放轻松,正常发挥就行。” 李明吃着苹果,觉得比家里的红富士还甜。
笔试那天,李明提前半小时到了考场。安盛总部的大楼气派得让人腿软,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晃得他有点晕。走进考场,他发现好多都是名牌大学的学生,穿着西装革履,手里拿着精装的复习资料。李明摸了摸自己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心里有点打鼓。
试卷发下来,李明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前面的行测题很顺利,到了专业知识部分,他看见有道题是关于农业保险理赔的,突然想起那个老农的牛。他笔走龙蛇,不仅写了标准答案,还加了条实务中的处理建议,写完才发现,监考老师正盯着他看。
交卷时,李明遇见了林薇。她也是来考试的,手里拿着个保温杯。“考得咋样?” 林薇问。李明挠挠头:“还行,就是有道题可能答多了。” 林薇笑了:“这才是你的风格。”
等成绩的那几天,李明坐立难安。张经理见他魂不守舍的样子,骂道:“没出息!考不上大不了回来接着干,天又塌不了!” 话虽难听,却让李明平静了不少。他开始跟着王姐处理理赔案,有个客户谎报损失,想骗保,李明一眼就看出了破绽,王姐拍着他的肩膀:“好小子,有长进!”
成绩出来那天,李明正在帮老农办理二次理赔。王姐突然跑过来,手里挥着张纸:“过了!李明,你笔试过了!” 老农比李明还高兴,非要拉着他去家里吃饭,说要杀只老母鸡给他补补。
面试定在一周后。张经理特意给了李明两天假,让他准备。林薇陪他去买西装,在商场里转了半天,李明都嫌贵。最后在批发市场,花两百块买了套深色的西装,穿在身上有点大,林薇笑着说:“没事,显得稳重。”
面试那天,李明提前熨了西装,还借了王浩的皮鞋。走进面试室,五个面试官坐在对面,中间的正是上次接待他们的经理。“为什么想做内勤?” 经理问。李明想起村里的农业保险,想起那个老农的牛,认真地说:“我想让更多人懂保险,用好保险。”
面试官们交换了下眼神,又问了几个专业问题。李明都答得很流利,说到实务处理时,他结合自己在中介公司的经历,讲得头头是道。走出面试室,李明觉得手心全是汗。
一周后,录用通知寄到了学校。李明拿着通知,手都在抖。王浩抢过去念:“李明同学,恭喜你被我司内勤助理岗位录用……” 赵磊拍着他的背:“行啊你,真成李经理了!” 李明看着通知上的公章,突然想起刚到北京的那天,自己站在火车站,像棵没根的玉米。
他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母亲在那头哭了,说要告诉父亲这个好消息。挂了电话,李明看见林薇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两罐可乐。“恭喜你。” 林薇把可乐递给他,拉环 “啵” 地一声。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像个盛大的拥抱。
李明喝着可乐,觉得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说不出的甜。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属于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