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2章

“这家就这么大,能有多少事情。”衡明秀不紧不慢地说道,“这点儿洗洗刷刷的活,抬个手就能干完,能有多麻烦。”

他们上辈子不是觉得自己每天就待在家里,干点家务是很轻松的事情吗?

现在她也要让这些人切身地体会一下,做家务究竟有多么得容易。

“要是就因为干了这么点事,就能把你的学习耽误了……我看这书还不如不读,你再上学,也是白浪费钱。”

反正这李家,除了李春不提,其他的几个孩子都没有读书的脑子。

排在前面的那3个,文化最高的,也就是个高中文凭。

高中的一个年级大概有500多人,整整三年,李冬的名次从没上过前200的位次。

当初,衡明秀为了把她塞进卫校,花了多少的心思。

因为她深知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的话,出了社会就要吃更多的苦,更何况是一个女孩子,处境只会更加地艰难。

所以衡明秀拼了命地把女儿们往高处送,逼着她们死命地学习,就是不想她们以后跟自己一样苦。

不是恨她,觉得她偏心吗?

上辈子给李冬攒学费、攒车款、补贴贷款的“妈”已经死了,现在活过来的,是她衡明秀。

·

衡明秀说得轻飘飘,李冬却不敢不信。

她妈已经一次次地证明了,她现在不太正常。

以前李冬只要拿出“考大学”这个挡箭牌,她妈基本都会让步。

可现在,她妈竟然能说出不让自己上学的话?!

“爸!”李冬跺脚,转过身就拉着李福东撒娇,“我不能不上学的!我们说好的,等我考上了大学,那可是咱们李家第一个大学生,你就能在幺爸面前、在钢厂里都好好地风光风光……”

李福东装出一副被说动的模样,“小冬今年才16岁,她不上学能做啥……”

“16岁已经可以进厂打工了。”衡明秀不为所动,“就她那个成绩,能混个高中文凭就到头了。”

“反正以后出来也是去打工,还不如趁我们纺织厂在招临时工,先进去干着再说,等以后转正了也算她端上铁饭碗了。”

衡明秀才不会说,再过上8、9年,“工人老大哥”的“主人翁”角色就会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我才不要当工人!”李冬高声反对。

她又不是没去过纺织厂的车间,里面又热又湿、就跟蒸笼似的,她可受不了那份苦。

“爸,你想想看,要是你有个能坐办公室的女儿,说出去该多有面子啊!”

李福东回给她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眼看自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甚至可能被送进厂,气急败坏的李冬再也忍不住了,“妈你为什么要这样?!”

“明明你以前做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让我做,你继续做不就行了!”

衡明秀拿起一个洋瓷碗,重重地砸在地上。

“因为这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家,家务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家务!”

“如果你还想等着我来伺候你,那你就赶紧给我滚出去,我以后就当自己没有你这个女儿!”

李冬闻言,愣怔了一秒,继而嚎啕大哭起来。

“我就知道,你心里自有儿子,从来都没有我这个女儿!”

“衡明秀你就是重男轻女,我恨死你了!”

说完,李冬大哭着跑出了家门。

“明秀,你真是……”李福东一脸为难地看着衡明秀,唉声叹气,“小冬还是个孩子,有什么不对的……”

衡明秀完全没在意他的表演,直接把矛头对准了李卫红。

·

李福东的父母,李金泉和刘瑞珍一共生育并养大了7个子女。

1963年,李福东、其二妹和三弟均已成家。

这年10月,李福东的前妻在一次火灾事故中为抢救钢铁厂的设备,遭遇意外,最终导致她难产而亡。

李福东当时想把5岁的女儿和襁褓中的婴儿,交给刘瑞珍帮忙带着。

但刘瑞珍以他的5个弟弟妹妹为托词,只愿意接受大孙女李秋,转而把孙子李卫红交给了两个月前同样刚生下第二个孩子的三儿媳刘淑凤喂养。

刘淑凤虽有不满,但也不敢拒绝自己婆婆的安排,只能无奈地接下了这桩麻烦事。

等李卫红刚满6个月,刘淑凤宣布自己怀上了第三胎。

这一次,李福东再也无人可托,只好拜托附近的邻居“帮忙”,恰巧遇上了进城来给自家大伯送干菜的、17岁的衡明秀。

她大伯母笑盈盈地把李卫红往衡明秀怀里一塞,原本还在扯着嗓子干嚎的李卫红立马就安静了下来,咧开长着两颗小米牙的嘴顿时便笑出声来。

于是在大伯母地热情挽留下,衡明秀莫名其妙地便留了下来,每天不是帮着大伯家里做家务,就是帮着李家带孩子。

几个月后,李家自然而然地,就跟大伯家提起了两人的婚事。

衡明秀就这样水到渠成的,从善心的邻居家侄女儿,变成了李家的儿媳。

衡明秀不曾想过,曾经黏在她身边、跌跌撞撞奔向她的小团子,有一天会带给她多少的屈辱,不仅任由自己的妻子打骂、欺凌,甚至到最后连面都不肯再见。

·

回忆起前世的种种过往,衡明秀的心越发得冰冷。

她只关心,“二娃,这个月的工资,你领了多少?”

李卫红皱了皱眉。

一为这个土到冒气的称呼,二为她问的这个问题。

他刚想随口胡乱地报个数字好敷衍过去。

“我明天可以直接去会计部问,你最好不要想着耍什么滑头。”衡明秀冷冰冰地说。

李卫红深吸口气,忍了下来,声音几乎低不可闻,“43块5。”

“那行,你拿21块7角5分。”衡明秀一锤定音,“下个月7号,记得按时交8月的家用。”

李卫红想说自己哪来那么多的钱,却见衡明秀转头又看向了李卫平。

“今天已是21号,这21天的账暂且先记下。”

“每个月6块的家用,我就按照一个月共30天来计算,折算下来每天是两角钱。”

“剩下的10天,前三天,我允许你们用劳力来抵,三天过后,要么去我找的那些地方干活,要么交钱,不让你也从这个家离开。”

“这个月,减去抵工的三天,你一共要交给我5块4角钱。”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