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著名作家“钓鱼佬的救赎”编写的《血色归途我的懒散与你的救赎》,小说主人公是江屿,喜欢看都市高武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血色归途我的懒散与你的救赎小说已经写了164668字。
血色归途我的懒散与你的救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武器准备室的白光刺眼,将每一寸金属和聚合物都照得纤毫毕现,空气里弥漫着枪油、溶剂和某种新塑料的冰冷气味。江屿坐在工作台前,像一尊沉默的雕像,只有手臂和手腕在极小的幅度内稳定移动。
那支高精度狙击步枪在他手中被彻底分解,零件铺在麂皮垫上,排列得一丝不苟。他拿起枪管,对着光源,瞳孔微微收缩,视线如同精密仪器般扫过内壁每一道阴刻的膛线,检查着极细微的磨损或积碳。没有。保养得无可挑剔。
他拿起一根纤细的清洁杆,沾上特制溶剂,动作流畅而机械地通入枪管,来回数次,节奏稳定得如同心跳。退出,用干净绒布擦拭杆身,白布上只留下几乎看不见的极淡灰痕。他重复这个过程,三次。不多,不少。
复进簧、击针、扳机组…每一个部件都被拿起,用指尖最敏感的部位感知其重量、弧度、边缘的平滑度,再用放大镜检查肉眼难以察觉的瑕疵。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呼吸悠长而平稳,仿佛正在进行某种神圣的仪式,或者更准确地说,像外科医生在消毒后准备触碰患者的内脏——全神贯注,不带感情。
王峰靠在门框上,看着他。这个状态下的江屿,身上找不到一丝之前在安全屋里的空洞或刻意表现出来的懒散。这是一种更深沉的、磨灭了所有人气的专注,冰冷,高效,精确到令人不适。
“怎么样?”王峰最终还是问了一句,尽管他知道答案。
江屿没抬头,拿起经过反复擦拭、几乎能映出人影的枪机组件,开始重新组装。他的手指快得带起残影,零件咔嗒作响,精准地啮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犹豫或试探。
“能杀人。”他回答,声音平直,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在评价一件普通的工具。
最后一个部件归位。他拿起组装完毕的步枪,抵肩,贴腮,眼睛并未凑到瞄准镜前,只是空枪感受了一下重心和抵肩的契合度。细微调整了一下托腮板的高度。然后,他拉开枪栓,检查闭锁情况,动作干脆利落。
“子弹。”他伸出手。
旁边的技术员立刻递上一个密封的金属盒。打开,里面是黄澄澄的定制穿甲弹,弹头闪烁着危险的暗沉光泽。
江屿拿起一枚,指腹摩挲过弹壳颈部完美的卷边,指尖轻轻点了点坚硬的弹尖。他取过一个电子秤,将子弹一颗颗放上去,记录下每一枚的精确重量,筛选出重量完全一致的七枚,排成一列。然后,他又拿起一个游标卡尺,测量弹头直径,同样筛选。
王峰看着他一丝不苟地进行这些繁琐到极致的步骤,没有催促。他知道,对这种人来说,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生存和完成任务的本能。每一微米的误差,在几百米外都可能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筛选完毕,江屿将选出的子弹压入一个弹匣,推入枪身,发出清脆的“咔哒”声。
“校枪场。”他站起身,拎起枪。
地下靶场空旷而压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远处的人形靶纸在强光照射下显得苍白而遥远。
江屿趴倒在专用的射击垫上,调整身体姿态,每一个关节的角度都精确到位,呼吸变得极其缓慢悠长。他并没有立刻击发,而是就着瞄准镜,静静观察着远处的靶子,调整着焦距和视差。十字分划的中心,稳稳地压在那个人形靶的眉心。
他没有动,像一块沉睡的岩石。只有瞄准镜里细微的景象在随着他几乎无法察觉的呼吸和心跳微微晃动。
王峰站在他侧后方,通过观察镜看着。他看到瞄准镜的十字线并非绝对静止,而是在一个极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范围内,进行着有规律的微动——那是江屿的心跳和呼吸。
然后,在某个心跳周期的间隙,在呼吸将尽未尽的刹那,那细微的晃动几乎归于绝对的静止——
砰!
一声沉闷而干脆的枪响,在封闭的靶场里炸开,回声沉闷。枪口制退器喷出炽热的气流,吹起他额前几根碎发。枪身在他肩头稳健地后坐,又迅速回位。
远处,靶子眉心部位,出现一个清晰的弹孔。
江屿没有去看结果,甚至没有退出弹壳。他保持姿势,微微调整了一下瞄准镜侧面的旋钮,极其微小的“咔嗒”声。
砰!
第二枪。几乎紧接着第一枪的尾音。
另一个弹孔,几乎叠在第一个弹孔边缘。
砰!砰!砰!砰!砰!
连续五枪,节奏稳定得可怕,每一枪之间的间隔几乎分秒不差。枪声在靶场里连成一片低沉而致命的轰鸣。
打空弹匣。远处靶纸的头部区域,只有一个被撕裂扩大的孔洞。七发子弹,几乎全部从一个点钻进。
江屿退出空弹匣,拉动枪栓,确认枪膛清空,然后才站起身。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拍死了几只苍蝇。
技术员跑过去取回靶纸,看着那几乎只有一个弹孔的靶心,瞠目结舌。
王峰放下观察镜,没说话。这种精度,已经超出了他手下最好狙击手的范畴。这是一种非人的、近乎机器的稳定性。
“风速、湿度补偿需要微调一点。镜子归零没问题。”江屿把枪递还给技术员,语气平淡,“就这支吧。”
他的目光扫过靶场角落堆放的其他辅助装备——夜视仪、热成像、观测镜…没有提出任何额外要求。
“不需要其他的?”王峰问。
“多了累赘。”江屿活动了一下肩膀,“目标不会在夜里去上坟。”
他朝靶场外走去,经过王峰身边时停了一下。
“运输工具。不要带任何标识的。路线我定。到达指定下车点后,你们的人全部撤离。七十二小时内,不要主动联系我。”
“如果七十二小时后没消息?”王峰盯着他。
江屿侧过头,看了王峰一眼,那眼神平静得可怕。
“那就准备给你们牺牲的弟兄和可能出现的‘附带损伤’写报告。”他顿了顿,补充道,“顺便,给我也烧一份。”
说完,他不再停留,径直走向更衣室,背影融入了靶场出口那片更深的阴影里。
王峰站在原地,靶场浓烈的硝烟味还未散尽。他低头,看了看手里那张只有一个弹孔的靶纸,又抬头望向江屿消失的方向。
calibrate:校准。
刚才他所见的,不仅仅是校准一把枪。
是那个男人,在把自己重新校准回“蝰蛇”的状态。
冰冷,精准,致命。
毫无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