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超高的历史脑洞小说《大秦:狱中帝师》,林天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柳白相”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24735字,目前最新章节是第10章,且本书连载。喜欢看历史脑洞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主要讲述了:诏狱外的驰道被连夜洒水,黄土夯得镜面一般,映出黑甲军森然的倒影。黑甲军——大秦第一军,号“玄鸟卫”,直属皇帝一人。此刻,整整一个“曲”(两百人)环列成三重方阵。最外一层持长戟,戟刃七尺,黑缨翻浪;第二…
《大秦:狱中帝师》精彩章节试读
诏狱外的驰道被连夜洒水,黄土夯得镜面一般,映出黑甲军森然的倒影。黑甲军——大秦第一军,号“玄鸟卫”,直属皇帝一人。
此刻,整整一个“曲”(两百人)环列成三重方阵。
最外一层持长戟,戟刃七尺,黑缨翻浪;第二层负弩,箭镞以陨铁打造,幽幽泛蓝;
最内一层执金盾,盾面錾刻饕餮纹,盾背贴满调兵的符节。
人人铁胄覆面,只露一双眼睛,连呼吸都整齐得像同一面鼓。
晨风掠过,黑旌旗“猎猎”作响,旗心一只金线玄鸟振翅欲飞。驰道尽头,一辆辒辌车辇缓缓而止。
六匹纯黑駃騠,额束黄金当卢,胸悬朱缨,每走一步,辔铃“铮”然清越。
车辇以乌木为辕,朱漆为盖,盖角垂十二旒白玉,轻撞有声,如碎冰相击。
辇侧插一柄七尺长剑,鲨鱼皮鞘,铜箍鎏金,正是天子佩剑“太阿”。
帘帷未动,一股沉雄的气机已先一步压下。
前排的黑甲军不由自主将戟杆再向下低了三寸,戟刃触地,“铿”然一声。
“陛下,诏狱已到。”
中车府令赵高掀帘。
他今日着绛紫深衣,腰束玉带,双手捧一只鎏金铜炉,炉内龙涎细烟袅袅,为天子压暑。
先是一只手探出帘外——骨节粗大,肤色古铜,指甲修得极短,指腹布满旧刀茧。
随后,嬴政躬身而出。
他头戴十二旒冕,前后玉串相撞,声极轻脆,却无人敢抬头直视。
玄绡中单外罩黑绛相错衮龙袍,日光照在金丝龙鳞上,闪出锐利的星点。
他立于车轼之上,身形并不魁伟,却如北阪之铜人,棱角分明,眉棱如削,双眸深黑似夜海,一望无底。
纵是三伏暑气,也无人觉得热——那目光扫过之处,众军背脊自生寒霜。
赵高躬身扶帝左肘,指尖微颤。
嬴政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踩在驰道中线,不偏不倚。
玄色舄履踏地,发出低而实的“笃笃”声,似巨锤击鼓。
九卿之一、廷尉蒙毅早已率三百轻骑跪迎于二十步外。
蒙氏三代为秦将,蒙毅本人亦着鱼鳞细铠,膝压黄土,甲叶擦出细碎的金属声。
见帝下车,他单膝改双膝,头盔抵地:
“臣蒙毅,率廷尉属吏、黑甲卫众,恭迎陛下!”
身后三百骑同时俯首,刀背斜倚右肩,动作整齐得像一面被瞬间折下的钢墙。
嬴政微抬下颌,旒珠轻响。
“免。”
只一个字,低沉浑厚,似咸阳宫编钟最底层的黄钟,余音撞得胸口发闷。
“谢陛下。”
蒙毅起身,双手捧上一枚虎符,膝行半步,腰却始终不敢挺直。
他今日心头惴惴——昨日长公子扶苏为焚书坑儒之事,当庭与陛下顶撞。
扶苏引《周礼·王制》,言“封邦建国,以藩屏周”,请复封建;
陛下则以李斯廷议驳之,曰“天下苦斗不休,皆因诸侯”,父子声浪越来越高。
最后,皇帝以“诽谤新政”之罪,将扶苏押入诏狱,命蒙毅亲自看管。
蒙氏一门,自蒙骜起便与扶苏母族楚系外戚暗通声气。
昨夜父亲蒙武密书一封:“若长公子有失,蒙氏恐亦随楚系俱覆。”
蒙毅握缰绳的手心至今汗湿。嬴政似未看见蒙毅的惶惧,目光越过他,落在诏狱门楣“廷尉诏狱”四字上。
那四字以秦篆凿刻,笔势如刀。
皇帝忽问:“长公子可曾进食?”
声音不高,却令蒙毅浑身一紧。
“回陛下,昨夜至今,长公子只饮水两升,粟饭未动。”嬴政不再言语,抬步向前。
黑甲军如波浪般从中分开,戟刃斜指地面,让出一条笔直通道。
赵高趋步紧随,手中香炉不敢晃出一丝烟斜。
蒙毅落后半步,靴跟踏出的脚印,比平日浅了三寸——他几乎是用脚尖在走路。
诏狱门楼阴影下,暑气被石墙滤去几分,却仍闷得像一具倒扣的钟鼎。
嬴政在门前停住,抬手示意。
两名狱令扑通跪倒,额头触地,铜钥匙“哗啦”碰响。
铁门洞开,一股混杂血腥、霉草与便溺的浊气扑出。
赵高忙将香炉举高,香烟被冲得四散。皇帝鼻翼微动,却无半分表情,只是低声道:
“朕的儿子,便在此处反省?”
话语里听不出怒,也听不出怜。
蒙毅额上青筋一跳,伏地更低:“臣等失职。”嬴政不再看他,负手迈入阴暗甬道。
阳光在他背后缩成一束,像被刀切断。
黑甲军留在门外,只余赵高与蒙毅贴身相随。
三人脚步声在狭长石道里交织,一声,一声,又一声——
甬道幽暗,只有壁龛里一盏鲸油灯在跳动,火光把嬴政的影子投在石墙上,拉得老长,像一柄出鞘的秦剑。
他负手而立,玄绡中单被地气蒸得微潮,却掩不住那股泰山崩前色不变的威压。“大公子在诏狱……待得如何?”
声音不高,却在石穹顶下滚出沉沉回声,似渭水撞钟,震得蒙毅耳鼓发麻。蒙毅单膝半跪,甲叶擦过青砖,发出细碎的颤音。
他昨夜亲自提审狱吏、调阅卷宗,到天色微熹才合眼,此刻眼底血丝未褪。
闻问,他先叩首,掌心沁汗,将竹简抵在额前,低声回奏:“回禀陛下——”
他刻意放慢语速,仿佛每个字都需先在舌尖掂量斤两。
“昨夜初更,大公子甫入狱廊,便闻有人高声詈骂,直呼‘扶苏愚仁’。
大公子未露身份,只以‘咸阳士子’自称,与那人对诘。
对方狡黠,不肯直言,反以‘要论是非,先设酒肴’相挟。
狱卒报称:食案已备,凫雁、醪糟皆具,此刻……大公子或正举杯开问。”
话音落地,甬道陷入死寂。
嬴政没有立刻作声,只抬眼望向深处,旒珠遮住了眸色,却遮不住嘴角那抹冷峭的弧度。
他在心里冷笑——
面对辱骂,不掣三尺剑而问其因,反以酒肉先礼后兵?
朕横扫六合、鞭笞天下,竟生出如此温暾的儿子!
念头电闪而过,他指节无声地摩挲着腰间太阿剑的鲛皮鞘,寒意顺着铜护手环爬上小臂。
灯火将他侧脸映得刀刻般锋利,鼻梁一道阴影直没入鬓。
赵高侍立在帝侧半步之后,袖中香炉早熄,他却浑然未觉。
低垂的眉目掩住狂喜,只在心底飞快地拨动算盘珠——
长公子此举,不啻授人以柄;
胡亥公子继统之路,又少一块绊脚石。
想至酣畅处,他几乎要笑出声,却用一声轻咳化作恭谨的鼻息。
蒙毅抬眼,正撞见嬴政面沉如水,额前旒影晃动,像乌云压城。
他心头一紧,膝行半尺,声音压得更低:“陛下,臣已查得此人根底。
姓林名天,咸阳土著,双亲早殁。
乡里评曰‘好高骛远,不学无术’,屡投贵胄门下,皆被逐出。
上月群儒诽政,他亦署名‘秦皇无道’。
依律,七日后与诸方士、儒生同坑。
彼自知死期,故肆无忌惮,口出悖词。”嬴政听完,眉峰不为人知地一挑。
灯火在他瞳仁里跳出两点金焰,像黑夜中突然亮起的狼烟。
“儒生……敢骂扶苏?”
他低声重复,声音里竟透出几分猎奇者的兴味。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说罢,他负手向前,玄绡袍角掠过蒙毅的盔缨,带起一阵微风。
鲸油灯焰被这股气流压得低伏,甬道尽头的黑暗像巨兽张口。
赵高忙趋步跟上,蒙毅亦起身随行,三人的靴声错落,敲出隐秘的节拍。
小说《大秦:狱中帝师》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