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楼武神:庶子封王路》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青一阵白的伊希斯”创作,以贾琰秦可卿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1章,总字数12447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第十四章:开府建牙,暗流初现皇帝金口一开,贾琰擢升正六品昭武校尉、赏金赐马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顷刻间传遍整个西郊大营,旋即又以更快的速度席卷了神京的权贵圈层。十五岁的正六品武官!御前亲口擢升!赏金…
《红楼武神:庶子封王路》精彩章节试读
第十四章:开府建牙,暗流初现
皇帝金口一开,贾琰擢升正六品昭武校尉、赏金赐马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顷刻间传遍整个西郊大营,旋即又以更快的速度席卷了神京的权贵圈层。
十五岁的正六品武官!御前亲口擢升!赏金赐马!这份殊荣,在大周朝近年来的年轻一代中,堪称绝无仅有!
京营之内,风向彻底转变。以往那些或明或暗的审视、嫉妒、质疑的目光,此刻大多化为了敬畏、羡慕乃至巴结。虎贲营都指挥使亲自前来道贺,言语间已带上了几分平等的商议口吻。同僚们纷纷前来恭贺,营中士卒更是与有荣焉,行走间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冯唐在将军府中闻讯,抚须良久,眼中欣慰与凝重交织。贾琰崛起之速,超乎他的预料。圣眷隆厚,是机遇,亦是巨大的风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深知朝堂之险恶,贾琰如今已被推至风口浪尖,日后行事,更需如履薄冰。
“备马,去贾校尉处。”冯唐沉吟片刻,吩咐道。他需得亲自去提点一番。
而当消息传回荣国府时,所引起的震动,远非前几次可比。
“正六品……昭武校尉?还……还蒙陛下亲口赏赐?”贾母手中捻动的佛珠再次停下,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愕,随即化为一种复杂的、难以言喻的荣光。贾家已经多久未有子弟能得陛下如此青眼了?便是她的心肝宝玉,将来能否有这般造化,也是未知之数。她立刻吩咐鸳鸯:“开我的库房,挑几件上好的摆件兵器,再备一份厚礼,给琰哥儿送去!他如今是朝廷命官,又立了功,不能再住那破落小院了!看看府里还有哪些清净院落,赶紧收拾出来!”
王夫人得知消息时,正在吃茶,闻言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泼了一身,她却浑然不觉,脸色白得吓人。正六品!还是陛下亲口所封!这已完全超出了内宅妇人的手段所能影响的范畴。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慌攫住了她。她仿佛看到那个她一直厌恶打压的庶子,正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一步步脱离她的掌控,甚至……将来可能凌驾于她的宝玉之上!她死死攥着帕子,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贾政正在书房与清客闲谈,闻听小厮来报,整个人都愣住了。清客们纷纷起身道喜,言语间满是羡慕恭维。贾政面上勉强挤出笑容应付着,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儿子得陛下赏识,官居六品,这于家族自是荣耀,于他这做父亲的,脸上也有光。可……为何是武职?为何是以这种“幸进”的方式?这与他心目中“科举正途”、“清流文官”的理想全然相悖!他心中那份别扭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深重,甚至隐隐生出一丝连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嫉妒与失落。最终,他只是对那报信小厮挥了挥手,涩声道:“知道了。”便再无他话。
东府贾珍、贾蓉等人闻讯,先是震惊,随即便是狂喜!贾家出了这么个简在帝心的人物,于他们只有好处!贾珍立刻备下重礼,亲自送往贾琰处(虽仍未见到正主),又忙不迭地四处宣扬,与有荣焉。
赵姨娘院里,更是如同过年一般。赵姨娘喜极而泣,拉着贾环又哭又笑:“我的儿!你看见没有!你哥哥出息了!真真出息了!往后看谁还敢小瞧咱们娘俩!”贾环亦是心绪复杂,嫉妒有之,茫然有之,但隐隐的,似乎也觉腰杆硬气了一丝。
然而,圣眷之下,暗流也随之涌动。
某些勋贵府邸中,对此议论便不那么友善了。 “哼,贾家一个庶子,不过仗着有把子力气,侥幸在陛下面前露了脸,便骤升高位,赏赐如此之厚,未免太过儿戏!” “冯唐如此大力提拔此子,莫非欲培植党羽?” “黄口小儿,能懂什么军国大事?不过是陛下的一时兴起罢了。” 尤其是那些与贾家不甚和睦、或其子弟在京营中却晋升缓慢的府邸,更是酸意十足,暗中非议。
这些风声,自然也传到了某些御史言官的耳中。
这一日,冯唐亲至贾琰在京营中的新居所——一处独立的小院落,虽依旧简朴,但比之之前的营房已好了太多。
“末将拜见大将军!”贾琰恭敬行礼。
冯唐摆摆手,目光扫过院内简单的陈设,点了点头:“不尚奢华,很好。坐。”
两人落座,冯唐神色凝重道:“陛下隆恩,你已知晓。此乃殊荣,亦是重担。如今你已身处漩涡中心,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你。一言一行,皆需谨慎,万不可授人以柄。”
贾琰肃然道:“末将明白。定当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负陛下与大将军厚望。”
“嗯。”冯唐颔首,“京营水深,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如今圣眷正隆,难免有人心生嫉妒,暗中下绊子。往后遇事,多思多想,可多与张奎等老人商议。若有难决之事,亦可来寻我。”
“谢大将军教诲!”
“还有,”冯唐顿了顿,看着他,“你如今已开府建牙,虽只是初步,然亦需有自己的班底。亲兵、幕僚,皆需留心物色可靠之人。钱财用度上,若有难处,可直言。”
贾琰心中感动,知道冯唐这是真正为他长远计,点头应下:“末将正在留意。”
送走冯唐,贾琰独坐院中,沉思良久。冯唐的提醒,他深以为然。荣耀的背后,是更大的风险。他如今看似风光,实则根基浅薄,全赖圣眷和冯唐回护。一旦行差踏错,或是圣心转移,便是万丈深渊。
“必须尽快提升自身实力,培养心腹,建立功业,方能真正站稳脚跟。”他握紧拳头,目光愈发坚定。
与此同时,兵部衙门外,几名御史言官相遇,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瞥向京营方向,其中一人冷笑道:“……不过一勇之夫,侥幸得宠,便目中无人,长此以往,岂非坏了朝廷法度?明日我便上本,参他一个‘幸进骄纵,恐非国之福’!”
另一人捻须沉吟:“证据不足,恐难动其根本。还需细细查访,寻其错处……”
暗流,已悄然汇聚,欲扑向这颗骤然升起的军中新星。而贾琰的崛起之路,注定不会平坦。
小说《红楼武神:庶子封王路》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