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四合院,傻柱快求你爷爷别再打了小说的免费阅读版本在哪里可以找到?

四合院,傻柱快求你爷爷别再打了

作者:挑灯看剑仙

字数:100529字

2025-09-01 06:05:49 连载

简介

喜欢看男频衍生小说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四合院,傻柱快求你爷爷别再打了》!由作者“挑灯看剑仙”倾情打造,以100529字的篇幅,讲述了一个关于何江海的精彩故事。快来一探究竟吧!

四合院,傻柱快求你爷爷别再打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李卫国领着何江海往医务室走,脚步却不自觉地比平时慢了几分。

他时不时侧过头,用眼角余光悄悄打量着身边的年轻人。

李卫国越看心里越嘀咕:这何主任的眉眼、脸型轮廓,怎么越看越觉得眼熟?

尤其是那鼻梁和紧抿的嘴唇线条,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刚毅和倔强,总觉得在哪儿见过类似的……

何江海察觉到他的目光,并未点破,只是目视前方,步伐沉稳。

他身姿挺拔如松,洗得发白的军装熨帖地穿在身上,更衬得肩背宽阔,步履间带着一种经年训练出的协调与力量感,那是长期军旅生涯刻入骨髓的印记。

他的面容算不上白皙,是经风历雨后的微深肤色,下颌线条硬朗,眼神沉静却隐含锐光,像一把收在鞘中的利刃。

忽然,李卫国猛地停下了脚步,一拍脑门,他想起来了!

是那个厨子!红星轧钢厂食堂以前那个掌勺的大师傅,何大清!

公私合营前就在了,后来合营成了厂里的职工。

那何大清也是高眉骨,鼻梁挺,但……李卫国赶紧在心里摇头,那何大清一副被酒色和生活磨去了棱角的窝囊相,身材早就走了样,眼神浑浊,跟眼前这位身姿笔挺、眼神清亮锐利、自带一股浩然正气的军官,简直是云泥之别,根本没得比。

至于何大清的儿子何雨柱,简直没法看。

可那眉宇间依稀的相似感又是怎么回事?

李卫国猛地又想起刚才登记时看到的家庭住址——南锣鼓巷95号大院!

他豁然转身,也顾不得唐突了,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何…何主任,冒昧问您一下,您…您认识咱们厂以前食堂的何大清吗?”

何江海脚步应声一顿,侧过头看向李卫国,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只是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平静地开口:“认识。何大清是我侄子。”

“侄……侄子?!”李卫国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巴微张,足以塞进一个鸡蛋。

他像是被这个答案噎住了,半晌没回过神。

他看看何江海年轻而刚毅的面庞,再想想何大清那副比自己还显老态、当年跑路时都快四十了的模样……侄子?叔叔?

这辈分……这年龄差……

猛然间,一个在厂里流传了很久、关于何大清的旧闻闪电般击中了李卫国的记忆——据说1948年那会儿,何大清跟个保定来的寡妇拉扯不清,不管家里孩子,被他一个极厉害的叔叔找上门,差点当场给打死!

后来……后来好像就说那个叔叔失踪了,很多人都猜测是不是人没了……

李卫国看着眼前这位气度不凡、功勋卓著的年轻转业军官,再结合那恐怖的战斗力传闻和“死而复生”般的出现……

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他脑中炸开:当年那个把何大清差点打死的叔叔,难道……难道就是眼前这位?!

想到这儿,李卫国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板窜上天灵盖,看向何江海的眼神里,之前的敬意和好奇瞬间又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他喉咙有些发干,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声音都带上了点结巴:“原…原来是这样……何、何主任,这边请,医务室就在前面了……”他不敢再细问,连忙转身引路,心跳却擂鼓般响个不停。

何江海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迈步跟上。

没什么好惊讶的,因为在地球那个地方,他知道一个叫吴彦祖的,自己跟他还挺像……

李卫国稳了稳心神,一边引路一边介绍情况,语气不自觉带上了几分汇报的谨慎:

“何主任,咱们厂医务室……情况有些特殊。

原来的老主任姓刘,上个月刚被带走……唉,说是历史问题不清白,有海外关系,还有言论……不符合当前形势。”

他压低声音,眼角余光扫过四周:“现在上面抓得紧,到处都在‘拔白旗’,思想问题是大忌。

您刚来,这方面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过,像您这样从朝鲜回来的,属于又红又专…….”话里带着明显的提醒和告诫还有羡慕。

1958年的夏天,风已经热了起来。

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各行各业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亢奋与紧张交织的气息。

思想领域的斗争愈发尖锐,“又红又专”是最高标准,任何一点历史污点或言论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已经有不少四野的高级受到了牵连,大多是红军时期,或者是抗战时期,部队打散后,个人问题解释不清楚…….

何江海听着,目光掠过厂区墙上新刷的醒目标语,面色沉静如水。

地球百年的记忆让他对时代的浪潮有着更深的理解和警觉,而战场十年则让他学会了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绝对的冷静和判断力。

当然,心中对于壮大何家的想法没有丝毫改变。就是不知道,现在的何雨柱何雨水兄妹怎么样了?

估计,也是以为他们的小爷爷早死了吧?

十年了,没有一点消息,现在突然回来,感情怕是也淡了,尤其是雨水,走的时候,她才四岁。

“医务室现在空置,工人们有点重些的病痛都得往外面医院送,耽误生产,厂领导也很着急。”

李卫国继续说着,“所以您来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只是……”

他顿了顿,略显为难地补充:“刘主任留下的摊子有点……人心惶惶,设备也老旧了。

而且,厂里对医务室的开支卡得很紧,药品采购审批手续繁琐。”

“嗯,知道了。”何江海淡淡应了一声,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困难在哪,就在哪解决。这是常态。”

医疗资源在任何年代,都是最稀缺的,这个不奇怪,好的医生有时候堪比黄金。

李卫国闻言,心下稍安,同时也不禁感慨:这位年轻主任,说话办事透着一股不符合年龄的沉稳和老练,仿佛天大的难事在他眼里也不过是等闲。这种气度,绝非寻常。

他不由得又想起关于何江海过去的零星传闻。

入伍前,这位可是南锣鼓巷附近几条胡同有名的“茬架王”,自称什么“三坛海会大神”,身手了得,听说傻柱那点打架的本事,摔跤的本事,还是他小时候跟着这位小爷爷学的皮毛。

后来去了朝鲜战场,虽然是军医,但档案上白纸黑字写的,白刃战、摸哨、处置突发情况,手段比许多战斗骨干还硬朗……那可是真正经历过尸山血海、练就杀人技的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