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3章

流言像被捅破的马蜂窝,嗡嗡声在街巷间炸开。挑水的老汉发誓亲眼看见林默深夜推着板车,车上腐臭的棺木渗出黑血;茶馆的说书人敲着醒木,编排出 “血镰索命” 的鬼故事。更有人煞有介事地说,用林记镰刀割过的麦田,来年必定寸草不生。这些荒诞传言随着赶集的人流四处蔓延,原本堆在工坊门口的订单被撕得粉碎,不少农户偷偷将已购的农具沉入井中,井口还压上辟邪的桃枝。

“定是那姓赵的狗贼!” 王二柱拍案而起,震得桌上墨砚里的黑汁溅在《考工记》的书页上。林默却气定神闲地擦拭着新打的锄头,金属表面淬火后形成的冰裂纹在烛光下泛着幽蓝:”谣言越辩越浊,三日之后,在工坊前摆下擂台。” 他蘸着墨汁在沙盘上勾勒比试规程,每一笔都力透木板:”镰刀割麦、锄头破土、耐用试炼,要让乡亲们亲眼瞧瞧真章。”

秦六往熔炉里添了把焦炭,火舌舔舐着坩埚,将他黧黑的脸庞映得通红:”我现场演示百炼精铁,倒要看看谁的铁水泛着尸臭味!” 林默沉思片刻,吩咐伙计搬出刚铸好的千枚特制铁钉与迷你镰刀:”凡来观赛者皆可领取,就当交个朋友。” 他又取出珍藏的西域胡麻油,在每把赠品上细细涂抹,让铁器在晨光中泛起温润的光泽。

比试当日,晨雾还未散尽,工坊前的空地上已挤满了人。李铁匠扛着祖传的铁钳站在最前排,腰间别着个小酒葫芦;赵铁匠在徒弟推搡下才阴沉着脸到场,怀里紧紧抱着精心锻造的镰刀锄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当铜锣声响起,林记工坊的长工握住改良后的月牙镰,刀锋划过麦穗的瞬间,竟带起一道银白色的弧光,麦秆齐刷刷倒下,切口平整如刀削。反观赵铁匠的镰刀,才割半垄便卷了刃口,长工急得用牙齿咬着磨刀石来回蹭,围观百姓爆发出哄笑,孩童们甚至编起了顺口溜:”赵铁匠,铁不硬,镰刀卷刃像弯弓!”

“比耐久!” 赵铁匠涨红着脸嘶吼,额头青筋暴起。两人各执锄头砸向青石,林记的叠钢锄头每一次敲击都发出清脆的鸣响,百余下后仍寒光凛凛;而赵家锄头五十击便崩出蛛网状裂痕,第七十二下时,锄板轰然断裂,碎片飞溅在围观人群的草鞋上。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几个大胆的孩童捡起碎石,作势要砸向赵铁匠。

“骗子!退钱!” 愤怒的声浪几乎掀翻屋檐。赵铁匠踉跄后退,被李铁匠一把揪住衣领:”当着大伙的面,把话说清楚!” 在众人逼视下,他扑通跪地,浑浊的泪水滴在沾满铁锈的衣襟上:”是我猪油蒙了心… 林师傅大人有大量…”

林默穿过人群,伸手将人搀起:”打铁靠的是火候,更要守良心。若愿切磋技艺,工坊的炉火永远为你留着。”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熔炉里的铁水般滚烫。这番话让赵铁匠老泪纵横,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随后秦六当众展示炼铁全过程,赤红的铁水在坩埚中翻滚,映照着围观者惊叹的脸庞,彻底击碎了妖冶谣言。

这场比试成了活招牌,订单从百里外的县城纷至沓来。李铁匠主动送来祖传的淬火秘方,赵铁匠带着徒弟前来学艺。林默顺势提出 “工匠联盟” 构想,绘制的盟约长卷铺在工坊的长桌上,墨迹未干便签满了匠人们的姓名。当最后一缕夕阳沉入地平线,林记工坊的灯火依旧明亮,新的炉火正熊熊燃起,照亮了墙上新挂的匾额 ——”百工同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