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都市日常小说重生兵王:马踏讲述了陆小北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马里亚纳向下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重生兵王:马踏》以383603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重生兵王:马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六点,窗外第三盏路灯还亮着,淡雾裹着暖黄的光,在柏油路上投下一小片模糊的圆。
陆小北轻轻按住闹钟,防止它发出刺耳的响声。他翻身下床,光脚踩在木地板上,凉意从脚心直窜到后颈——这是他每天清醒的方式,比任何咖啡都管用。
推窗时,寒风像小刀子似的往指缝里钻。他缩了缩脖子,却露出了笑容。今天的风比昨天更干燥,带着股松枝的味道,正适合跑步。
换跑鞋时,他盯着橙色鞋带看了两秒。这是母亲特意选的,说橙色像小太阳,能驱散清晨的寒气。他系得很慢,每一步都仔细,就像在完成某种仪式。
楼下小径上,不知谁踩过未干的水泥,留下一串浅脚印。陆小北跑过去时,刻意避开了它们,仿佛那是什么需要保护的秘密。鞋底轻轻拍打地面,节奏像鼓点:吸两拍、呼两拍,不快不慢,刚好能让他边跑边思考。
路过第三盏路灯时,他用余光扫了眼墙根。昨晚放信封的石砖还在原地,青苔绿得发亮,没有被挪动的痕迹。风从楼缝里挤过来,吹得他额前的头发翘起一撮。他把步频微调了半拍,像是在和风声合奏。
四公里跑完,他的后背微微冒汗,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回家时,厨房的灯已经亮了。母亲系着印满草莓的围裙,正站在水池前洗菜,水声哗啦啦的,像在唱一首温柔的歌。
“我来帮忙。”陆小北从背后接过沥水篮。
母亲笑着转头:”昨天那本灰色封面的书看到哪里了?”
“记忆矩阵那一章。”他把菜叶抖开,脊背挺得笔直,”书里说,一个观察点过一周就要减权,不能总用旧判断当新证据。就像…就像不能总觉得上次考了一百分,这次也肯定能考一样。”
母亲点头:”那你今天的日程表呢?给我看看。”
陆小北从冰箱上取下小磁板,上面用蓝色马克笔写得满满当当:
06:00-06:35 跑步+呼吸节奏训练(4km,中板)
06:40-07:10 英语分级阅读(Unit 7-8,复述要点)
07:10-07:25 日语五十音巩固(清音拗音轮换)
07:40-08:00 校园早读准备(历史课引子)
12:30-13:00 午间记忆矩阵复盘(删旧偏误)
19:30-20:15 物理/数学方法练习(费曼笔记)
20:20-20:45 家庭厨房”热传导实验”(控火验证)
22:10-22:25 日总结(制度承接标注)
母亲看着笑出了声:”你这日程表,写得比工程图还仔细。”
“工程图才能复用呀。”陆小北把磁板贴回冰箱,又从书柜里抽出一本笔记本,封面雪白雪白的,”对了,今天要加个临时任务——’讲稿定稿’。”
昨天晚上,母亲软磨硬泡,终于说动他周末去舅妈的小区,给几个家长做个”家庭网络安全十条”的分享。他本来不想去,但母亲说:”把正确的事告诉更多人,不是出风头,是在帮大家。”他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吃早饭时,父亲把一个老掉牙的收音机放在餐边柜上。黑色外壳被磨得发亮,旋钮上的数字都快看不清了。
“这家伙最近老在某个频段飘,估计是调谐部分的电容老化了。”父亲拍了拍收音机,”晚上你陪我修修?”
“没问题。”陆小北咬了一口包子,”我还能顺道给你讲讲天线的驻波比,让它收台更稳。”
父亲瞪了他一眼:”说人话!”
“就是让天线和电波更合拍。”陆小北憋着笑,赶紧喝了口豆浆。
上学路上,阳光透过行道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陆小北背包里除了课本,还夹着讲稿和一张小卡片——那是他给自己做的”演讲SOP”。SOP-4:日程化表达。要点有四个:无敏感词,讲”为什么”不讲”谁”,用”动作”替代”指责”,结束时给”可执行的清单”。
到了教室,离第一节课还有五分钟。历史老师突然走过来,把他叫到讲台旁,压低声音说:”上次你在课上讲得很好,市里有个青少年科普讲解赛,学校推荐两个名额。你愿意参加吗?”
陆小北想都没想就点头:”愿意!”
老师有点意外:”其他同学都爱讲宇宙、火箭、核聚变这些炫酷的…你准备讲什么?”
陆小北眨了眨眼:”我想讲’家庭网络安全十条’。这些知识更实用,大家用得上。”
老师愣了半秒,随即笑了:”行,那你好好准备。记得语言要通俗,别太专业了。”
“放心吧老师!”陆小北心里悄悄比了个耶——这又多了一个把正确知识传播出去的机会。
中午,陆小北没去操场玩,而是跑到图书馆三楼的角落里。那里安静,阳光又好,正适合改讲稿。他把笔记本摊开,开始构思:
开场要问三个问题,抓住大家的注意力:”你家的Wi-Fi名字是默认的吗?你的手机银行开了短信提醒吗?你有没有被’快递丢了、点链接’这样的消息骗过?”
然后用三个小故事把十条安全知识串起来:阿姨的微信群被盗号、邻居家孩子下载”免费皮肤”中了病毒、舅舅的旧电脑被偷偷装了挖矿软件。每个故事讲完,就教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一分钟一个,绝不拖泥带水。
他把时间严格控制在八分钟,还特意留出两分钟给大家提问。甚至连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他都提前想好了答案:家长问具体怎么做,他就给平台无关的步骤;学生问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用打比方的方式解释;老师问学校能做什么,他就强调”自查+流程”的重要性。
写到一半,他突然感觉有人在看他。抬头望去,图书馆门口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戴框架眼镜的青年。两人的目光没有交汇,但陆小北知道,对方是在默默关注着他。这让他心里踏实了不少——有”正确的人”在,他就能更安心地做正确的事。
下午信息课,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桌上放着那个银色外壳的U盘,还有一叠打印好的清单。
“你推荐的’基线检查清单’,我们这周就做了。”老师笑着说,”弱口令清理了一遍,门禁摄像的取证抽检也通过了。对了,周五晚我们学校自媒体要做’网络安全月’直播,你愿意来讲五分钟吗?”
陆小北眼睛一亮:”可以!不过我希望直播只在校内平台,别发到外面去。”
“正合我意!”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负责讲内容,我们负责守住边界。”
放学时,几个男生围了上来,有人笑着起哄:”北哥,听说你要上直播了?这是要火的节奏啊!”
陆小北把书包往肩上一甩,笑着说:”火的是安全知识,又不是我。你们啊,先记住两条:别点陌生链接,密码别用生日。”
“那你生日是什么?”有人继续逗他。
“问这个的人,明天请喝奶茶啊!”陆小北说完,撒腿就跑,留下一串清脆的笑声。
晚上七点,家里的客厅变成了临时”实验室”。父亲把收音机的后盖拆开,露出绿色的电路板。陆小北洗干净手,凑过去仔细看。
“这个电容漏电了,得换个耐温高的。”他指着电路板上一个小小的元件说。
“这个电位器触点接触不良,清洁一下再加点润滑油。”父亲补充。
“天线接头这里做个小匹配,驻波比会好很多——就是让电波更听话。”陆小北赶紧补充解释。
父子俩配合默契,一个拆一个装,一个递工具一个拧螺丝,像在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三十分钟后,收音机终于修好了。父亲插上电源,慢慢转动旋钮。电流的沙沙声过后,一段清晰的广播声传了出来。
“成了!”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冲陆小北竖起了大拇指。
“实验完成!”母亲在厨房喊,”来做第二个实验——炖排骨。这次要看火,不许看手机!”
于是,厨房又变成了”热传导小课堂”。母亲把火从大火调到中火,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冒泡,像在唱歌。
“什么时候开盖?”母亲问。
“十分钟后开一次,释放积累的蒸汽,避免局部过热。”陆小北一本正经地说,”就像给系统放压一样。”
母亲笑着点头,眼里满是骄傲。
窗外的月光透进来,照在陆小北认真的侧脸上。这个才十二岁的少年,用他特有的方式,守护着他在意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