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之再一次遇见你》是由作者“茶之沫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都市日常类型小说,林砚苏晚是这本小说的主角,这本书已更新100727字。
重生之再一次遇见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九月月末的风裹着秋燥,吹得苏家建材厂办公楼前的梧桐叶簌簌落。林砚站在三楼楼梯口,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发烫 —— 里面夹着 2017 年陶瓷行业新国标细则、近半年非环保瓷砖企业的处罚案例,还有他偷偷根据苏晚随口提的 “产线改不起”,整理出的半份苏家工厂产线清单。
这天他确认过苏父没有去跑业务,深吸口气来到了苏父的厂子,刚要敲门,就听见办公室里传来苏父压低的声音:“老周,不是我不接你这单,新国标查得严,我那几条老产线…… 你要是能接受加价,我还能想想办法;要是还按老价格,这单真做不了。”
门内沉默几秒,苏父又烦躁地补了句:“行了行了,我再跟设备厂砍砍价,你等我消息。”
林砚指尖顿了顿,推门的动作慢了半拍 —— 原来苏父不是没意识到问题,只是卡在了 “钱” 上。他定了定神,轻轻敲了敲门。
“进。” 苏父抬头见是他,脸上的烦躁褪去几分,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小林?怎么没跟晚晚一起过来?她早上还说要给我送水果。”
“苏叔叔,我是自己来的。” 林砚把文件夹放在桌角,没直接翻开,先从书包里掏出本笔记本,“学校布置了商业调研作业,主题是‘本地传统行业的转型’,我想着您做建材十几年,想跟您请教些问题,顺便完成作业。”
苏父拿起茶杯抿了口,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请教谈不上,你想问什么就说吧。”
“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今年陶瓷行业出了新国标,比以前严了不少。” 林砚笔尖落在笔记本的 “环保指标” 一栏,语气尽量轻松,“比如瓷砖的放射性核素、甲醛释放量,都有了新要求。您觉得这对咱们本地的建材厂影响大吗?”
苏父的手指在茶杯沿摩挲了两下,避开核心问题:“影响肯定有,不过行业里都这样,慢慢适应就好。你们学生做调研,不用揪着这些细节,多看看大方向就行。”
“可我看新闻说,上个月福建有家陶瓷厂,就是因为没达到新国标,生产线被停了,还罚了不少钱。” 林砚抬眼,刚好对上苏父的目光,“那家厂的规模,好像跟您现在的厂子差不多。”
苏父的脸色微沉,放下茶杯的动作重了些:“每个厂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他们是没做好排污,我这厂子的环保设备一直都在维护,没问题。”
“是没问题,还是没来得及改?” 林砚终于翻开文件夹,把那张产线清单推过去 —— 上面用红笔圈出了 “三号抛光砖产线”“五号釉面砖产线”,旁边标注着 “仍使用 2010 年老款胶水,甲醛风险超标”“未加装脱硫设备,废气排放接近限值”,“苏叔叔,我听晚晚说,您厂里一半以上的产线,还没来得及升级新设备?”
苏父的目光落在清单上,指尖猛地攥紧了桌沿,指节泛白。他没否认,反而靠在椅背上,盯着林砚:“你这作业,是真要做调研,还是晚晚跟你说什么了?”
“晚晚什么都没说。” 林砚把新国标细则也抽出来,指着其中一条,“我只是觉得,新国标是趋势,现在改,成本还能控制;要是等查到头上,停产整改的损失,可能比升级设备还大。就像您刚才跟周叔说的,订单已经开始受影响了,再拖下去……”
“小林,你知道升级一条产线要多少钱吗?” 苏父突然打断他,声音里带着压抑的疲惫,“几百万!我这厂子看着大,其实流动资金都压在货上,要是把钱都投去改设备,万一客户不买账,我跟你阿姨、晚晚喝西北风去?”
“可您看这些案例。” 林砚翻出那些处罚案例,“这家贵州的陶瓷厂,一开始也舍不得改,结果被查后停产三个月,光违约金就赔了两百万,最后还是借钱升级了设备。现在改,至少能争取到环保补贴,还能接那些注重环保的大客户订单 —— 您就没想过,这其实是个机会?”
“机会?” 苏父冷笑一声,伸手把文件推回给林砚,“你个高中生,没吃过赚钱的苦,不知道钱难赚。我做建材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新国标这阵风,说不定过两年就松了,我犯不着现在把家底都砸进去。”
“这不是阵风!” 林砚很想说但是没说,又很快压下去,“2013 年就提了绿色建材,2015 年开始收涂料消费税,今年新国标只是更严了。您要是总想着等‘风过去’,可能会被行业淘汰。”
原本就头疼的苏明远的火气也上来了,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被不被淘汰,不用你一个小孩子教!你以为你懂什么?我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晚晚以后能上好大学、过好日子!你呢?你只是拿着你的‘作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我!”
林砚愣住了,他看着苏父通红的眼睛,忽然想起前世苏家破产时,苏父也是这样,一边抽烟一边说 “我对不起晚晚”。他张了张嘴,想说 “我不是指责你,我是怕你走弯路”,却被苏父的话堵了回去。
“你走吧。” 苏父指着门口,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以后别再跟晚晚聊这些生意上的事,她还小,不该被这些事烦。你的作业,找别人调研去。”
林砚看着桌上散落的文件,心里又酸又急。他明明是想帮苏家避开坑,却成了苏父眼里 “站着说话不腰疼” 的外人。他弯腰捡起文件,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苏父低声说了句:“我也想改,可我赌不起啊……”
林砚的脚步顿了顿,没回头,轻轻带上门。
远处楼梯拐角,苏晚,眼圈红红的。她显然听见了里面的争执,远处林砚,眼泪差点掉下来,跑得远远的。
林砚把文件夹抱在怀里:人还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所谓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林砚展开一张废弃的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能看出苏父的纠结。他其实看了,但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插叙 调查
林砚第一次留意到苏家建材厂的真实问题,是在高一上学期的一个周末。那天他陪母亲去建材市场买面店门口碎掉的瓷砖,路过苏家门店时,无意间听见两个工人在卸货,嘴里念叨着 “这批砖要是再被查,咱们厂就得停了”。他心里一紧,悄悄绕到门店后门,看见几辆货车上的瓷砖包装箱上,都没贴最新的环保标识 —— 那是 2017 年新国标实施后,要求所有陶瓷产品必须标注的 “绿色建材认证码”。
从那天起,林砚就悄悄开始了 “调查”。他没敢告诉苏晚,怕她担心,只借着 “找苏晚玩” 的名义,偶尔去苏家工厂附近转悠。工厂的围墙不高,他能看见里面的生产线:三号车间的抛光机运转时,粉尘顺着窗户飘出来,在空中织成灰蒙蒙的网;五号车间的烟囱里,排出的废气带着淡淡的刺鼻味,比旁边几家工厂的烟色都深。他把这些都记在笔记本上,旁边画着小小的问号 —— 这些景象,和他查的 “环保达标工厂” 资料,完全不一样。
为了确认产线的具体情况,林砚还找过陈阳。陈阳的表哥在苏家工厂当仓库管理员,林砚托陈阳旁敲侧击打听,才知道 “厂里一半以上的产线还是老设备,黏合剂用的是 2010 年的老款,甲醛含量比新国标要求的高不少”,甚至 “脱硫设备坏了快一个月,老板还没批钱修”。陈阳把表哥的话转述给林砚时,还吐槽:“我表哥说,苏叔最近总跟设备厂砍价,砍来砍去也没舍得下单,天天愁得抽烟。”
林砚没停下,他又去市图书馆查资料。在 2017 年《陶瓷行业环保新国标解读》的手册里,他用红笔划出关键条款:“陶瓷砖放射性核素限量需符合 GB 6566-2010 中 A 类要求”“甲醛释放量需≤0.124mg/m³”“废气排放需加装脱硫脱硝设备”,每一条都对应着他在苏家工厂看到的问题。他还打印了近半年的环保处罚案例,福建那家厂的处罚决定书上,“未加装脱硫设备”“使用超标黏合剂” 的违规项,和苏家工厂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而处罚结果 ——“停产 15 天,罚款 200 万元”,让林砚的手都攥紧了。
最让他揪心的,是苏晚无意间说的话。有次两人一起放学,苏晚低头踢着石子,小声说:“爸爸最近总跟妈妈吵架,说‘改产线要花几百万,那样我出国留学的学费就不够了’,我说我不去留学,他们根本不听。” 林砚当时没接话,心里却像被针扎了 —— 他知道苏父不是不爱家,而是被 “钱” 和 “责任” 困住了,可正是这份 “困住”,让苏家一步步走向前世的坑。
他开始整理这些信息,把产线情况、新国标条款、处罚案例按顺序排好,甚至还根据查到的 “环保补贴政策”,在纸上算了笔账:“若 2017 年底前完成一条产线升级,可申请 15% 的补贴,约节省 45 万元”。可这笔账他没敢写进最终的清单里 —— 他怕苏父觉得他 “算得太精”,反而更反感。
直到调查快结束时,林砚在苏家小区门口碰到了苏父的司机。司机师傅跟林父是老熟人,闲聊时说:“苏老板最近天天跑客户,好多老客户都嫌砖‘没环保标’,不敢下单,昨天还跟我说‘实在不行,就先把老产线停两条,凑钱改一条’。” 林砚心里一动,他原以为苏父完全不想改,现在才知道,苏父其实也在挣扎 —— 只是这份挣扎,被 “怕赔钱” 的顾虑压得太深。
他把所有调查结果整理成文件夹时,已经是七月中旬。窗外的梧桐叶开始落,林砚看着纸上 “三号产线:甲醛风险超标” 的标注,心里默默想:苏叔,我能做的都做了,希望你能看见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