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上回来,我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
背篓里的收获不再仅仅是为了换取口粮和零散铜钱。每一次进山,我都更加有目的性。采集技能让我能精准地辨识出价值更高的药材和山货。天麻、茯苓、何首乌…这些之前擦肩而过都不自知的宝贝,如今成了我重点搜寻的目标。
晾晒、炮制的手法也愈发熟练。陈郎中偶尔看到我处理药材,都会啧啧称奇,说我手法老道得像干了十几年的药农。我只能含糊地推说是海外见过的法子。
与回春堂的交易也固定下来。每隔十天半月,我会去一次镇上,将积攒的药材和优质山货出售。价格虽然比不上第一次,但胜在稳定。我的钱袋渐渐鼓胀起来。
积分也在稳步增长。每次成功采集到高价值物品,或者炮制出品质良好的药材,系统都会给予10到50点不等的奖励。虽然【初级体质强化剂】和【陷阱制作】技能书依旧昂贵,但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
然而,镇上张秀才的话始终在我脑海里回响。
“书籍价贵…自学恐艰难。”
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世界同样适用。不识字,我永远只能停留在最基础的采集和贩卖层面,无法接触更深奥的医术、更精妙的技艺,甚至看不懂系统商城里可能出现的更高阶的知识类技能。
我必须识字。
但一本书的价格…我悄悄问过回春堂的伙计,一本最基础的《三字经》,即便是最简单的雕版印刷本,也要将近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我辛苦采药、冒着风险进山,攒了这么久,全部身家也不过四百多文。买一本书就要倾家荡产。
而且,就像张秀才说的,没人教,自学何其困难。
焦虑感再次萦绕心头。明明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却因为一道无形的壁垒而无法触及。
这天,我去村长家送新猎到的野鸡,看到他家小孙子狗蛋正蹲在院子里,拿着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什么。
我走近一看,愣住了。
沙地上画着几个极其简陋、但依稀能辨认出的字符。那是这个世界的文字!狗蛋在练字!
“狗蛋,你在写什么?”我蹲下身,轻声问。
狗蛋抬起头,黝黑的小脸带着点得意:“俺写俺的名字!李狗蛋!王秀才教的!”
王秀才是村里唯一一个读过几年书的人,家境稍好些,农闲时会教村里几个孩子认几个字,不收钱,但孩子家里会送些鸡蛋野菜什么的作为心意。
我的心猛地一跳!
机会!
“狗蛋真厉害!”我由衷地夸赞,然后故作随意地问,“王秀才都教你们什么呀?”
“教《三字经》!”狗蛋来了兴致,用树枝指着沙地上的字,“人之初,性本善…你看,这是‘人’,这是‘之’…”
他磕磕绊绊地念着,笔画顺序都是错的,但那几个简单的字符,却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
【接触并记忆本世界基础文字(3个),知识体系初步解锁,奖励积分:5点。】
系统提示音响起!
果然!自学识字也能获得积分奖励!
一个念头瞬间在我心中成型。我没办法立刻买书,但我可以“偷师”!
从那天起,只要不下雨,每到傍晚,我就会“恰好”路过村里孩子们跟着王秀才学字的那棵大槐树下。
我不靠近,只是远远地找个地方坐下,假装休息,或者手里拿些针线活做着,耳朵却竖得尖尖的,眼睛努力瞟向孩子们用来写字的沙盘或石板。
王秀才教得很简单,多是些《三字经》、《百家姓》里的基础字,一天大概教五六个,反复带着孩子们读和写。
我的记忆力本来就不错,加上有意识的强化记忆,每天都能记下几个字的读法和大概写法。晚上回到小屋,就用烧剩的木炭,在平整的石板上练习。
没有系统的笔画顺序,只能模仿个大概形似。但我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免费且可行的途径。
过程很慢,也很吃力。很多时候看不清,或者记混了。但我坚持着。
偶尔,我会“无意中”帮某个孩子捡回落下的东西,或者给学得最快的狗蛋一小把野果。孩子们对我这个经常出现的“晚姨”渐渐熟悉,有时还会主动跑来问我某个字写得对不对。
我趁机和他们交流,巩固记忆。
【成功记忆并书写本世界基础文字(10个),奖励积分:15点。】
【成功记忆并书写本世界基础文字(30个),奖励积分:30点。】
……
积分奖励虽然微薄,但每一次提示,都让我更加坚定。
同时,我也没有放弃攒钱买书的打算。每次去镇上卖药材,我都会特意绕到书铺门口,看一眼橱窗里摆放的书籍。最便宜的那本《三字经》,标价八百文。像一座小山,压在我的心头。
但我发现,书铺门口有时会丢弃一些破损严重、无法出售的废页残卷。我犹豫了几次,终于在一次收摊后,趁人不注意,飞快地从废纸堆里捡了几张还算完整的残页,揣进怀里。
回到小屋,在油灯(用动物油脂和棉绳自制的,光线昏暗,烟很大)下仔细辨认。纸张粗糙,字迹模糊,但依稀能看出是某本蒙学读物的一部分,上面有图,有简单的文字注解。
如获至宝。
我将这些残页小心地压平,藏好。它们成了我除了“偷师”之外,另一份珍贵的自学材料。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识得的字越来越多,虽然歪歪扭扭,但已经能磕磕绊绊地认出《三字经》的前几十句。石板上的炭笔字,也渐渐有了模样。
村民们偶尔看到我在石板上写写画画,会觉得奇怪。
“晚丫头,你摆弄那黑乎乎的石头干啥?”
“哟,这画的啥?跟狗蛋学的字啊?学了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
我只是笑笑,不多解释。他们无法理解我对知识的渴望,那种源自另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灵魂的本能焦虑。
识字,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找回一点对命运的掌控感。
这天,我又去镇上卖药材。回春堂的伙计跟我熟了,结账时顺口提了一句:“小娘子,你这些药材炮制得越发好了。我们铺子里最近缺个捣药的短工,工钱日结,管一顿午饭,你做不做?”
我愣了一下。捣药?
“就是些力气活,把药材捣碎、研磨成粉。”伙计解释道,“看你这手法,应该做得来。一天二十文。”
一天二十文!还管饭!
我几乎立刻就要答应下来。但猛地想到,捣药必然接触更多药材,或许能学到更多东西?甚至…有机会接触到药方?
“我做!”我毫不犹豫地应下,“请问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就行。辰时(早上七点)过来,做到午时(中午十一点)。”伙计说。
“好!”
回村的路上,我脚步轻快。不仅因为又多了一份收入,更因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能近距离接触成体系医药知识的机会!
工钱可以用来攒钱买书,而工作本身,可能带来比金钱更宝贵的收获。
也许,我该调整一下计划。买书固然重要,但眼前这个能学到真本事的机会,更不能错过。
识字和学医,或许可以同步进行。
看着系统里缓慢增长的积分和文字识别奖励,我对未来,又多了一分期待。
石板上的炭笔字,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有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