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3章

第三卷 江湖浮沉·义薄云天路

第十八回:洋教堂烈火 双刀护孤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春末,直隶保定城的天空被阴云笼罩。义和团的红旗在城外各村镇猎猎招展,城内的教堂却愈发森严——青石外墙爬满常春藤,尖顶十字架在风中摇晃,院墙内不时传来唱诗班的圣歌,与城外的“扶清灭洋”呐喊形成诡异的对峙。

刘虎与薛晚晴换了一身粗布短打,混在进城的菜贩里。薛晚晴的竹篮里藏着半块淬毒的飞镖,刘虎的关山刀用破布裹着,刀柄上还沾着前日在义和团坛口揭穿假大师时蹭到的朱砂。

“虎子,前面就是望德堂了。”薛晚晴压低声音,指尖轻叩篮沿。望德堂是保定城最大的天主教堂,传闻里面藏着洋教士拐卖儿童的名单。三日前,义和团在城外烧了三座小教堂,却独独避开了这座——因为教堂里的神父与直隶总督裕禄有旧,总督衙门的绿营兵常来巡查。

二人刚走到教堂后巷,便听见院内传来孩童的哭声。那声音细弱如猫叫,混着木料断裂的噼啪声,刺得人耳膜生疼。薛晚晴脚步一顿,竹篮里的飞镖“叮”地撞在篮壁上:“是孤儿院的火!”

望德堂后院有间孤儿院,收容着百余名无家可归的孩子。刘虎扒着墙缝望去,只见院内柴房起火,浓烟裹着火星窜上屋檐。几个穿黑袍的修女正抱着孩子往外跑,却被浓烟呛得跌倒在地。更远处,三个持枪的洋教士正站在钟楼上,其中一个举着望远镜,另一个正往火里扔火把!

“他们在放火!”刘虎攥紧刀柄,“那些孩子……”

“救人!”薛晚晴甩出飞镖,精准射落一个洋教士手中的火把。刘虎趁机翻墙而入,关山刀劈开挡路的柴堆,刀风卷着火星劈向第二个教士。那教士举枪要射,却被薛晚晴的鸳鸯刀挑飞了枪管——她的刀法本就灵动,此刻更添了几分急劲,刀刃擦着教士的面门划过,在他脸上留下一道血痕。

“魔鬼!你们这些魔鬼!”第三个教士尖叫着,从钟楼窗口扔下一串铜铃。铃铛落地炸开,竟是西洋的震天雷!刘虎推开薛晚晴,古刀横扫劈开雷管,火星溅在他的衣袖上,烫出几个小洞。

“去柴房!”薛晚晴拽着他往火场里冲。浓烟熏得人睁不开眼,刘虎挥刀劈开燃烧的房梁,露出里面蜷缩的孩童。最小的那个不过三四岁,怀里还抱着个布娃娃,正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薛晚晴抄起湿布捂住孩子的口鼻,刘虎则用刀背挑开压在孩子身上的房梁。

“还有三个!”薛晚晴指着里间,“我进去,你挡着门!”

“不行!”刘虎将孩子交给她,“你带小的先走,我救剩下的!”

薛晚晴咬了咬牙,抱起两个孩子冲出火场。刘虎则提刀冲进里间,只见三个男孩被绳子捆在柱子上,嘴里塞着破布。他刚要砍断绳子,背后突然传来枪响!

子弹擦着刘虎的耳际飞过,打在柱子上,木屑纷飞。他反手一刀劈向身后,却只砍中空气——偷袭者是个瘦高的洋教士,此刻正猫在房梁上,举着左轮手枪。

“中国佬,你敢动我的‘羔羊’?”教士狞笑着,“这些孩子都是被他们父母卖给教会的,烧死他们,是净化!”

刘虎怒极,关山刀横扫而出。教士翻身躲过,却撞翻了旁边的圣像架。沉重的木质圣像砸在地上,裂开的缝隙里,竟露出半张泛黄的纸——是张卖身契!上面歪歪扭扭写着:“王二狗,男,五岁,卖于望德堂,换银十两。”

“原来如此!”刘虎刀势更猛,“你们这些洋鬼子,拿中国孩子的命换钱!”

教士见状慌了神,连开三枪。刘虎用刀背格开两发,第三发却擦过他的左肩,鲜血顿时浸透了衣衫。他咬着牙扑上去,关山刀直取教士咽喉!

“砰!”

一声枪响从院外传来。教士的额头绽开血花,栽倒在地。刘虎回头望去,只见薛晚晴站在院门口,手里还攥着半把冒烟的手枪——那是她从第一个教士手里夺来的。

“走!”薛晚晴拉着他冲出院门。身后,孤儿院的火势越来越大,将望德堂的后院映得通红。院外的百姓举着火把围过来,有人喊着“烧教堂”,有人喊着“救孩子”,混乱中,一队绿营兵正扛着刀枪冲来。

“是裕禄的人!”薛晚晴脸色一变,“他们来了!”

刘虎扯下衣襟裹住伤口,将关山刀往肩上一扛:“跟我来!”他拉着薛晚晴钻进旁边的胡同,七拐八绕后,躲进一座破庙。庙里的神像缺了半张脸,供桌上积满灰尘,却还摆着半碗冷粥。

“那些孩子……”薛晚晴望着庙外的火光,声音发颤,“都救出来了吗?”

刘虎点了点头:“三个大的,两个小的,还有你抱的那两个……”他突然顿住,从怀里摸出那张卖身契,“但这些人……他们为什么要卖孩子?”

薛晚晴接过契纸,借着月光细看:“卖身契上的戳记是‘望德堂慈善会’。我听老人们说过,有些教堂会以‘收养弃婴’为名,收了钱再把孩子卖去南洋当苦力。”她的指尖划过契纸上的名字,“王二狗……我表舅家的邻居,上月还说孩子丢了。”

庙外传来脚步声。刘虎立刻熄灭了庙里的油灯,两人屏息躲在神像后。片刻后,几个绿营兵踢开庙门,举着火把四处乱照。

“妈的,这火要是烧到总督府,咱们都得掉脑袋!”一个兵痞骂骂咧咧,“都仔细搜!别让义和团混进来!”

刘虎握紧关山刀,指节发白。薛晚晴却轻轻按住他的手:“别冲动。”她从发间抽出根银簪,在地上划了几道痕迹——那是江湖暗号“火急”,示意附近的义和团兄弟来接应。

不多时,庙外传来一阵骚动。几个穿短打的汉子冲进来,为首的是个络腮胡,腰间别着把牛耳尖刀:“虎子!薛姑娘!”

“石头!”薛晚晴认出是之前在义和团认识的兄弟,“带孩子们先走,这里有绿营兵。”

石头应了一声,带着几个汉子冲出去引开绿营兵。刘虎和薛晚晴趁机溜出破庙,趁着夜色往城外跑。路过护城河时,薛晚晴突然停住脚步,指着对岸——那里有团黑影正往城里移动,手里举着火把,像是义和团的援兵。

“是‘红灯照’。”薛晚晴低声道,“她们专救被拐的孩子。”

刘虎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红灯照的队伍里,有个扎着红头绳的小女孩,正举着灯笼喊:“姐姐!哥哥!”

“是王二狗!”薛晚晴眼睛一亮,“他没事!”

二人加快脚步追上红灯照。队伍里的老人们见到刘虎和薛晚晴,纷纷跪下:“多谢两位恩公!要不是你们,我家小栓子就没命了!”

薛晚晴扶起他们,从怀里摸出卖身契:“这些契纸,你们收好。日后若有人再来拐孩子,拿这个去县衙告状。”

老人们捧着契纸,哭着说:“我们早想告,可官府收了洋人的钱,根本不管!”

刘虎握紧关山刀,刀锋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往后,这刀替你们斩尽恶人。”

队伍走到城外时,天已微亮。东方泛起鱼肚白,望德堂的大火仍在燃烧,却已没了最初的凶猛。薛晚晴望着火场,轻声道:“虎子,你说……这些洋教堂,真的该烧吗?”

刘虎沉默片刻,将关山刀插入泥土:“不该烧的是无辜的孩子,是这些被拐的生命。至于教堂……”他抬头望向天际,“总有一天,我们会用更光明的方式,让这里的天空,不再有阴霾。”

红灯照的队伍渐渐远去,孩子的哭声也被晨风吹散。刘虎摸了摸怀里的卖身契,又看了看肩上的伤口——这道伤,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疼,但也让他更明白:刀客的刀,不仅要斩奸除恶,更要护住这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晨钟从城内的寺庙传来,一声,两声,三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