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这本历史古代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烤肉加啤酒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李毅。喜欢历史古代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小说已经写了106140字,目前连载。
回到明朝大搞工业革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卷:工业星火
第1章:惊魂1637
头痛欲裂,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在颅内疯狂攒刺。
李毅的意识从一片混沌和剧烈的电磁轰鸣声中艰难地挣扎出来,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虚弱感,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连抬起一根手指都无比艰难。
耳边隐约回荡着尖锐的啸叫,那是穿越时空乱流留下的最后回响吗?他最后的记忆,是北京古观象台上那突如其来的、违反所有物理常识的狂暴磁暴现象。为了保护那件刚刚出土、疑似与明代大科学家宋应星有关的奇异合金匣子,他扑了上去……然后,便是无尽的强光、撕裂般的痛苦,以及无数破碎混乱的画面和信息流涌入脑海,几乎要将他的意识撑爆。
冰冷的触感从身下传来,硬邦邦的,硌得他生疼。鼻翼间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气味——发霉的稻草、劣质的土炭燃烧后的呛人烟味、若有似无的淡淡尿骚味,还有一种……属于贫穷和衰败的、陈腐的气息。
这绝不是医院!现代医院不可能有这种味道!
强烈的警觉心让他猛地睁开了眼睛。
入眼的一切,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瞳孔急剧收缩。
昏暗的光线从一扇糊着发黄纸张的破旧木格窗棂透入,勉强勾勒出房间的轮廓。低矮的房梁上结着蛛网,黑黢黢的,仿佛随时会塌下来。身下是一张硬板床,铺着薄薄一层干硬的稻草和一条粗糙破旧的布单。四周是斑驳的土坯墙,墙皮大块大块地脱落,露出里面混着草梗的泥土。一张歪歪扭扭的破木桌,一条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长凳,还有一个豁了口的陶土水缸,便是这屋里全部的家具。
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这是哪里?!剧组拍摄现场?恶作剧?
剧烈的头痛再次袭来,这一次,伴随着另一股汹涌而来的、不属于他的记忆碎片!
“……崇祯十年……京师……永定门外南巷……” “……锦衣卫……世袭小旗……家道中落……” “……父……李纲……病逝……借贷……棺椁……” “……债主……张扒皮……三日之期……十五两银子……” “……卖身……抵债……”
断断续续的记忆画面如同老旧的默片,夹杂着巨大的恐惧、绝望和不甘,疯狂地冲击着李毅的现代灵魂。他抱着头,痛苦地蜷缩起来,浑身冷汗淋漓。
足足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那剧烈的灵魂层面的撕扯感才缓缓平息。
李毅瘫在冰冷的床板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高级工业工程师、国家重点项目的负责人,竟然……穿越了?
而且穿越到了明朝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的北京城,附身在一个同样名叫李毅的破落锦衣卫后裔身上!
原主的父亲本是世袭锦衣卫小旗,虽官职卑微,但也算吃皇粮的,日子原本还过得去。可不久前一场大病,不仅掏空了家底,最终也没能救回性命。原主为安葬父亲,不得不向城中放印子钱的恶霸“张扒皮”借了十两白银的高利贷。如今利滚利,已是十五两的巨款!
“张扒皮”给了最后三天期限,若是还不上,便要拿这仅剩的破屋抵债,甚至扬言要将原主打断腿扔出去,或者卖到苦窑里做奴工抵债。
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加上连日来的饥饿和悲恸,就在昨夜,原主一病不起,魂魄消散,这才让来自未来的李毅鸠占鹊巢。
“崇祯十年……1637年……”李毅喃喃自语,心脏沉到了谷底。作为一個对历史有所了解的工程师,他太清楚这个时间点意味着什么了。
大明王朝已然走到了风雨飘摇的末路。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如火如荼,外有辽东皇太极的满清铁骑虎视眈眈,屡次破关入塞,烧杀抢掠。朝堂上党争不断,天灾人祸频仍,国库空虚得能跑老鼠,百姓民不聊生。
而他,偏偏就成了这末世下的一个最底层、负债累累的穷军户!
十五两银子!按照此时的物价,大约相当于后世小几万人民币的购买力。对于一个一无所有、家徒四壁的破落户来说,这无疑是天文数字。
“砰!砰!砰!”
就在这时,一阵粗暴的砸门声如同催命符一般骤然响起,打破了清晨的死寂,也打断了李毅的思绪。
“李家的!开门!滚出来!” “识相的就赶紧还钱!不然爷们今天就把你这破窝给拆了!” “妈的,躲起来就有用吗?再不开门,老子一把火烧了这狗窝!”
粗野凶狠的咒骂声伴随着更加猛烈的撞门声传来,那薄薄的破木门板剧烈摇晃,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仿佛下一秒就要被彻底踹开。
是“张扒皮”手下的泼皮!他们来了!
强烈的危机感瞬间攫住了李毅的心脏,让他几乎窒息。原主记忆中对这些泼皮的恐惧清晰地传递过来——这些人是真会下死手的!
跑?能跑到哪里去?身无分文,出去就是饿死冻死,或者被巡城的兵丁当流民抓起来。
求饶?面对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恶棍,求饶只会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
怎么办?!
工程师的本能让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危急关头,越需要冷静分析,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破局之法!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地扫过屋内每一个角落。
破床、烂桌、瘸凳、水缸、墙角一堆无人问津的……煤灰和劣质煤块?
北京一带产煤,但此时民间多用煤粉或者质量很差的碎煤,燃烧效率低下,烟尘极大,容易中毒,且价格对穷人来说也并不便宜。因此,穷苦人家更多是烧柴火或者捡拾一切可烧的东西。
一个模糊的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猛地劈入李毅的脑海!
蜂窝煤!高效蜂窝煤!
这几乎是穿越者必备的初始技能之一,但其简单、实用、见效快的特点,在此刻无疑是解决生存危机的最佳选择!
制作简单:只需煤粉、黄土(增加粘结性)、水,按比例混合,用一个简易模具压实成型,晾干即可。 成本低廉:所需的煤粉和黄土几乎零成本,模具也极易制作。 需求巨大:明末北京城的冬天寒冷漫长,取暖是刚需。高效、耐烧、相对更安全的蜂窝煤,对底层市民有着绝对的吸引力! 利润可观:即便定价低廉,也能快速积累起第一桶金。
“砰——!”
一声巨响,门闩终于断裂,破旧的木门被狠狠踹开,撞在两侧的墙壁上,又弹了回去。
三个穿着短打皂衣、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泼皮闯了进来,顿时让本就狭小的屋子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为首的是个刀疤脸,身材魁梧,眼神凶狠地扫视屋内,最后定格在刚刚从床上支撑着坐起来的李毅身上。
“嗬!李小子,没死啊?没死正好!”刀疤脸狞笑着,一步步逼近,“欠张爷的钱,今天到期了!连本带利,十五两雪花银,拿出来吧!”
他身后的两个帮闲也挤了进来,摩拳擦掌,不怀好意地打量着屋内,似乎想找出任何值钱的东西,可惜一无所获。
“王五哥,”李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和生理上的虚弱感,依据原主的记忆叫出了刀疤脸的名字,声音沙哑却努力保持镇定,“宽限几日如何?三天,再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连本带利还上。”
“宽限?我宽限你,谁宽限我啊?”王五啐了一口唾沫,几乎喷到李毅脸上,“张爷的规矩,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改!今天要么还钱,要么……就拿你这破房子和你这身贱骨头抵债!”
他话音未落,身后一个瘦猴似的泼皮已经不耐烦,上前一脚踹翻了那条本就瘸腿的长凳,发出刺耳的响声。
“五哥,跟他废什么话!这穷鬼能有什么钱?直接拖出去打断腿,扔给张爷发落!”
另一个膀大腰圆的泼皮也狞笑着上前,伸出脏兮兮的手就要来抓李毅的衣领。
危机一触即发!
李毅眼神一凛,他知道,任何哀求、退缩和犹豫,都会立刻招致毒打和无法挽回的后果。他必须立刻掌握主动权,哪怕只是一丝渺茫的希望!
就在那脏手即将触碰到他的瞬间,李毅猛地向后一缩,同时用尽力气大声喝道:“且慢!”
这一声喝,带着一种与他此刻虚弱身体不符的决绝和气势,竟然让那泼皮动作一顿。
王五也眯起了眼睛,闪过一丝诧异。这李家小子,平时懦弱怕事,今天怎么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王五哥,”李毅强忍着心跳,语速加快,“十五两银子,我现在确实没有。但我说三天后能还上,绝非虚言!我有一法,三天之内,必能赚到远超十五两的银子!届时不仅如数奉还,另有厚礼答谢各位今日宽宥之情!”
“呸!吹你娘的牛屁!”瘦猴泼皮嗤笑,“就你这德行,三天赚十五两?你当你是点石成金的神仙?”
王五却抬手阻止了瘦猴,上下打量着李毅。他混迹市井多年,眼力还是有点的。眼前这个少年,虽然面色苍白,身体虚弱,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透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冷静和自信,完全不像是在说谎或者失心疯。
“什么法子?”王五将信将疑,沉声问道。反正人跑不了,听听也无妨。
“一种新式的石炭饼子,比现在的石炭更好烧,更耐烧,烟更少,还更安全!”李毅言简意赅地解释道,“制作简单,本钱极低,但家家户户都需要!只要做出来,不愁卖不掉,不愁赚不到钱!”
“石炭饼子?”王五皱紧眉头,显然无法理解。旁边的泼皮更是满脸不屑。
李毅知道空口无凭,他必须立刻展示一点什么。他的目光再次快速扫过墙角那堆煤灰和劣质煤块,又看到墙根下的一点黄泥。
“王五哥若是不信,可否给我片刻时间?我现在就能用这点煤灰和黄土,做出一个雏形给你们看!此物若成,便是源源不断的生财之道!到时候,几位哥哥又何须辛辛苦苦跑来催债,坐着分红岂不更好?”
他刻意将“分红”二字咬得重了些。
王五和他身后的两个泼皮对视了一眼,显然被“生财之道”和“分红”打动了。他们这些底层泼皮,看似凶狠,实则也穷得叮当响,谁不想有个稳定的来钱路子?
“好!老子就给你一炷香的时间!”王五恶狠狠地说道,抱着胳膊退后一步,堵在门口,“你要是做不出来,或者敢耍花样,老子今天就把你拆零碎了喂狗!”
压力如山!
李毅不敢有丝毫耽搁,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下床。长时间的卧床和饥饿让他眼前一阵发黑,差点栽倒,他赶紧扶住冰冷的土炕沿才稳住身形。
他快步走到墙角,不顾脏污,用手捧起那些无人问津的煤粉和碎末,又刮下一些墙角的干黄泥。找到那个豁口的陶盆,将煤粉和黄泥按照大概8:2的比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水。
没有模具,他就徒手搅拌、揉捏,试图将其塑造成一个带有十二个孔眼的圆柱体形状。他的手很稳,尽管内心焦急,但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这是长期工程师生涯养成的习惯。
三个泼皮在一旁冷眼旁观,脸上带着讥讽和不耐烦。瘦猴几次想开口催促,都被王五用眼神制止了。王五看着李毅那专注而熟练的动作,眼神中的怀疑稍稍减退了一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好奇。
很快,一个粗糙丑陋、但结构清晰的蜂窝煤雏形在李毅手中诞生了。它还很湿软,需要晾干,但其独特的造型已经足以让人感到新奇。
“就这?”瘦猴忍不住嗤笑,“这不就是个泥巴坨子?还能比整块的石炭好烧?”
“单看自然不行,”李毅抹了一把额头的汗,脸上沾了煤灰显得有些狼狈,但眼神依旧锐利,“此物需要特殊的炉具配合,但即便用现有的炉灶,将其晾干后使用,也比直接烧散煤火力更集中,燃烧更充分,更省煤,烟也会少很多。”
他拿起那个湿软的蜂窝煤胚子,指着上面的孔洞:“看到这些孔了吗?空气能从这里上去,让里面的煤也能烧着,所以烧得更透,不容易浪费。”
他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着燃烧效率和空气流通的原理。王五等人虽然听不懂什么“燃烧效率”,但“更省煤”、“火力更旺”、“烟少”这些词他们是懂的。如果这是真的,那这看起来丑陋的泥坨子,确实是个好东西!
北京城的冬天那么冷,谁家不想省点柴炭钱?谁不想屋里烟少点?
王五脸上的凶戾之气渐渐被一种市侩的精明所取代。他盯着那个蜂窝煤胚子,又盯着李毅看了半晌,似乎在权衡利弊。
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剩下李毅有些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王五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少了幾分杀气:“好,李小子,老子今天就信你一回!”
他指了指那个蜂窝煤胚子:“这东西,要是真像你说的那么好,以后赚了钱,少不了你的好处。但要是三天后,你拿不出十五两银子……”
他的眼神再次变得凶狠:“后果你自己清楚!”
说完,他对手下两个泼皮一摆头:“我们走!”
三个泼皮转身离去,那扇破门晃晃悠悠地勉强合上,将一屋子的紧张和危机暂时关在了门外。
李毅再也支撑不住,背靠着冰冷的土墙,缓缓滑坐到地上,大口地喘息着,冷汗早已浸湿了单薄的內衫。
总算……暂时唬住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三天,他必须争分夺秒,将理论变为现实,真正制造出可用的蜂窝煤和配套的简易炉具,并成功将其卖出去,换回救命的十五两银子。
窗外,传来泼皮们远去的脚步声和隐约的咒骂声。
李毅抬起头,透过破旧窗纸的缝隙,看向外面那方灰蒙蒙的、属于崇祯十年的天空。
死亡的威胁暂时退去,但生存的压力如同泰山般压在心头。前路漫漫,荆棘密布。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也是一个……或许能有所作为的时代?
他深吸一口冰冷而陌生的空气,挣扎着站起身。眼神中的迷茫和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工程师的、遇到挑战时的专注和决绝。
活下去。 然后,想办法活下去。 在这个黑暗的时代,点燃第一缕微弱的工业星火。
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那堆黑黢黢的煤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