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小说有没有完整的免费版本在线阅读?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作者:张振鹏

字数:113358字

2025-09-20 08:02:10 完结

简介

备受瞩目的亲子家教小说,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张振鹏”创作,以孟子孟母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亲子家教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做人要有骨气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不怕没有钱,就怕没有尊严。父母培养孩子从小要有骨气、有尊严。可是,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尊严,不取决于家里物质条件的好坏,而在于他生长和教育的环境。

齐白石的父亲齐以德老实寡言,而母亲则刚强豪爽,好为左邻右舍的穷人打抱不平。小时候,齐白石亲眼看到,母亲敢于吻和地保讲理。每当父亲受到人家无端欺侮的时候,出主意反击的一定是母亲。

齐白石6岁那年,有一天,他们邻村黄茅堆子有位巡检要来。巡检只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但是,却弄得排场很大。那人坐在轿里,有专人拖着竹板吆喝着开道,在很少见到新鲜事物的乡下,大伙儿都赶着去看热闹。

隔壁的三大娘,来叫齐白石一块走。母亲问他:“你去不去?”齐白石说:“不去!”母亲对三大娘说:“你瞧,这孩子挺别扭,不肯去,你就自己走吧!”

齐白石听见母亲说自己别扭,以为一定是自己的话惹她不高兴了。谁知,隔壁三大娘走后,母亲笑着对他说:“好孩子,有志气!黄茅堆子哪曾来过好样的官,去看他作甚!我们凭着一双手吃饭,官不官有什么了不起!”

母亲的这番话给了齐白石很深的影响,他一辈子不喜欢跟官场接近,母亲的话,他永远记在心里。在母亲的影响下,齐白石从小就养成了不慕官禄的倔强性格。

齐白石40岁那年外出游历,到陕西时,有人推荐他当“内廷供奉”,这在别人看来是极好的晋身之阶,齐白石却婉言谢绝了。

到北京时,北京有位官僚想为他捐一个县官,齐白石也同样没有接受。因为他牢记着6时母亲说的话:“我们凭着一双手吃饭,官不官有什么了不起!”他一身傲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关于尊严这个问题,“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需要尊严,有时这些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生’,缺的不是分数,而是人格尊严。”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全校有名的捣蛋鬼,毕业前被集中打入“差班”。“差班”第一天上课,新班主任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把头抬起来!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最后的失败。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们一同起跑……”就是这些话,强烈震撼了那些“差生”的心灵。就在这堂课上,一颗颗“顽石”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

从此,“把头抬起来”成了这个班同学的常用语。现在,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每逢过年,他们之间还通过手机短信把这句话互相传递。他们说:“这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是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把头抬起来!”五个字唤起了孩子做人的尊严!可见,尊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培养孩子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会唤醒孩子内心的“巨人”,让他焕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比家长“外力”的作用强多了。

教子点睛:

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要从小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其一举一动会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每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圣人“勿谄富,勿骄贫”的古训,依旧适用于当今社会。如果父母以此作为孩子修身立命的根本,也一定会让他有很大的收益。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