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都市日常小说,九秩浮沉,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杨长生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卿卿我我他他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145036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九秩浮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1993年10月10日的津海,入夜后刮起了北风,卷着开发区旧钢铁厂的铁锈味,往衣领里钻。杨长生蹲在废弃的炼钢炉后面,手指冻得发僵,却紧紧攥着腰间的手铐——这是他第三次检查装备,枪里压满了子弹,传呼机调到震动档,屏幕上还停留在苏婉半小时前发来的消息:“注意安全,等你回来吃热汤面。”
“杨副所,李三的车来了!”民警小李压低声音,指了指钢铁厂门口。一辆没有牌照的黑色面包车缓缓驶进来,车灯扫过满地的废钢,在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杨长生屏住呼吸,看着沈若曦从另一侧的砖墙后比了个“准备”的手势——军区的十个战士已经分散在钢铁厂的各个出口,像一张无形的网,等着“黑狐”落网。
面包车停在钢铁厂中央的空地上,李三从副驾下来,手里拿着个黑色的公文包,左右张望了半天,才对着车后座喊:“斌哥,没人,下来吧。”
一个穿灰色西装的男人走下来,左脸的刀疤在月光下格外扎眼,正是“黑狐”陈文斌。他戴着副金丝眼镜,手里拎着个密码箱,看起来像个正经商人,可眼神里的阴鸷,却藏不住骨子里的狠劲。“李三,钱带来了吗?”“黑狐”的声音很低,带着股滇省口音。
“带来了,五十万,一分不少。”李三打开公文包,露出里面的现金,“斌哥,货呢?”
“急什么?”“黑狐”笑了笑,打开密码箱,里面不是军火,而是一叠叠的文件,“这是第一批货的清单,明天早上在津海港提货,有人会跟你对接。”
杨长生心里一沉——“黑狐”竟然没带军火,还把提货地点改到了津海港,看来是早有防备。他刚想跟沈若曦发信号,就看见“黑狐”突然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把手枪,对准李三:“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早就被警察盯上了?今天就是来钓你们的!”
李三吓得脸色惨白,转身就想跑,却被“黑狐”一脚踹在地上:“想跑?晚了!”
“动手!”杨长生再也忍不住,大喊一声,从炼钢炉后面冲了出去。沈若曦也带着战士们围上来,枪口齐刷刷地对准“黑狐”:“不许动!放下武器!”
“黑狐”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警察和军人,脸色变了变,却没放下枪,反而把枪口转向杨长生:“别过来!再过来我就打死他!”
杨长生停下脚步,慢慢举起手:“陈文斌,你已经被包围了,跑不了了。放下枪,争取宽大处理,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宽大处理?”“黑狐”冷笑一声,“我手上有五条人命,你们会放过我?别做梦了!”他一边说,一边慢慢往面包车退,“你们要是再逼我,我就引爆车里的炸弹,大家同归于尽!”
杨长生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黑狐”还在车上装了炸弹。他看了眼沈若曦,两人交换了个眼神,沈若曦悄悄示意战士们从侧面包抄,杨长生则继续跟“黑狐”周旋:“陈文斌,你家里还有老婆孩子吧?你要是死了,他们怎么办?难道你想让他们一辈子抬不起头?”
“黑狐”的身体明显顿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犹豫。杨长生知道,他说中了“黑狐”的软肋,赶紧趁热打铁:“只要你放下枪,我保证会善待你的家人,让他们过上安稳日子。要是你引爆炸弹,不仅你会死,你的家人也会因为你一辈子被人指指点点!”
“黑狐”攥着枪的手开始发抖,脸上的刀疤因为用力而扭曲。就在这时,沈若曦带来的一个战士突然从后面扑过去,一把抱住“黑狐”的腰。“黑狐”反应过来,挥起枪托就往战士的头上砸,杨长生趁机冲上去,一把抓住“黑狐”的手腕,用力一拧,手枪“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抓起来!”沈若曦大喊,战士们赶紧冲上来,把“黑狐”按在地上,戴上手铐。李三也被小李和另外两个民警抓住,瘫在地上,浑身发抖。
杨长生捡起地上的手枪,心里松了口气,刚想跟沈若曦说句话,传呼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家里发来的:“你妈突发心脏病,在冀北县医院抢救,速回!”
杨长生的脑子“嗡”的一声,手里的枪差点掉在地上。他想起上次回冀北,母亲还笑着跟他说“身体好得很,不用惦记”,怎么突然就心脏病发作了?他赶紧跟沈若曦说:“沈少校,我妈生病了,我得回冀北,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了。”
“你赶紧回去,这里有我们。”沈若曦看出他的着急,“有事随时联系,要是需要帮忙,跟我说。”
杨长生点点头,没顾上跟小李他们交代,就往钢铁厂外面跑。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可他一点都感觉不到——他满脑子都是母亲的样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见到母亲。”
他骑着自行车,往火车站赶,路上给苏婉发了条传呼:“我妈突发心脏病,在冀北抢救,我现在去火车站,回冀北。”
苏婉的回复来得很快:“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经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了,你在火车站门口等我。”
杨长生心里一暖,眼泪差点掉下来。在他最着急、最无助的时候,苏婉总是能陪在他身边,给她支持和安慰。他加快速度,往火车站赶,心里默默祈祷:“妈,你一定要挺住,我还没跟你说我要跟苏婉结婚呢。”
到了火车站,苏婉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拎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药品。“长生,别着急,阿姨会没事的。”苏婉走过来,帮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领,“我已经买了最快的火车票,还有十分钟就发车。”
杨长生接过苏婉手里的行李箱,声音哽咽:“谢谢你,苏婉,每次在我最难的时候,你都在。”
“跟我还客气什么?”苏婉笑了笑,眼里却满是担忧,“我们快上车吧,路上再给家里打电话问问情况。”
火车开动后,杨长生赶紧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是邻居张婶接的:“长生,你可算回电话了,你妈已经抢救过来了,现在还在昏迷,医生说情况不太稳定,你赶紧回来吧。”
“谢谢张婶,我明天一早就到。”杨长生挂了电话,心里稍微松了点,可还是很担心——母亲一直有心脏病,这次突然发作,肯定很严重。
苏婉靠在杨长生的肩膀上,轻声说:“别太担心,阿姨吉人天相,肯定会没事的。我已经跟我爸说了,让他在冀北找最好的心脏科医生,等我们到了,就把阿姨转到冀北市医院,那里的条件比县医院好。”
杨长生心里暖暖的,紧紧握住苏婉的手:“苏婉,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我也是。”苏婉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
火车开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终于到达冀北县城火车站。杨长生和苏婉打车往县医院赶,路上给张婶打了个电话,张婶说母亲已经醒了,能说话了,就是还很虚弱。
到了县医院,杨长生冲进病房,看见母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身上插着输液管,父亲坐在床边,眼睛红红的。“妈!”杨长生跑过去,握住母亲的手。
母亲睁开眼睛,看见杨长生,笑了笑:“长生,你回来了,别担心,妈没事。”
“妈,你都这样了,还说没事。”杨长生的眼泪掉了下来,“都是我不好,平时没多回来看你,让你受委屈了。”
“傻孩子,说什么呢。”母亲拍了拍他的手,“你在津海工作忙,妈知道。这位是……”
“妈,这是苏婉,我的朋友,她陪我回来的。”杨长生介绍道。
苏婉走过来,笑着说:“阿姨,您好,我是苏婉。您身体不舒服,就别说话了,好好休息。我已经跟冀北市医院的医生联系好了,今天上午就把您转到市医院,那里的条件好,能更好地照顾您。”
母亲看着苏婉,越看越喜欢:“姑娘,谢谢你,还麻烦你跑这么远。”
“阿姨,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苏婉说。
父亲站起来,拉着杨长生的手,往病房外走:“长生,你妈这次发作,是因为前天听说你在津海抓走私犯,担心你,晚上没睡好,早上起来就晕倒了。”
杨长生心里一酸,更觉得愧疚:“爸,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以后我会多给家里打电话,常回来看你们。”
“我们不用你常回来,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父亲叹了口气,“你妈一直想看着你结婚,苏婉这姑娘不错,你要是真心喜欢她,就早点定下来,别让你妈再操心。”
“我知道,爸,我跟苏婉打算明年结婚,等妈身体好了,我就带她来冀北,跟你们商量结婚的事。”杨长生说。
父亲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好,好,只要你幸福,我们就放心了。”
上午十点,苏婉联系的救护车到了,把母亲转到了冀北市医院。市医院的心脏科主任亲自给母亲做了检查,说“情况比想象中好,只要好好休养,就能恢复”。杨长生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对苏婉充满了感激——要是没有苏婉,母亲可能还在县医院受苦,恢复得也不会这么快。
接下来的几天,杨长生一直在医院照顾母亲,苏婉也陪着他,帮着买饭、洗衣服,还跟医生沟通母亲的病情,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很喜欢苏婉,经常拉着她的手,跟她说杨长生小时候的趣事,苏婉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跟母亲开玩笑,病房里经常充满笑声。
10月15日,母亲的病情稳定下来,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杨长生和苏婉帮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一起回了家。冀北的老家还是老样子,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还在,只是叶子已经黄了,落了一地。
母亲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晒着太阳,苏婉帮她剥着橘子,杨长生和父亲在厨房做饭。父亲一边切菜,一边跟杨长生说:“长生,你妈跟我说,想让你们明年五一结婚,正好农忙前,家里也有空,你觉得怎么样?”
“我没问题,只要苏婉同意。”杨长生说,心里满是期待。
“苏婉那姑娘肯定同意,你妈跟她说的时候,她脸都红了。”父亲笑了笑,“以后你结婚了,就把苏婉的父母也接来冀北,咱们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
“好,我跟苏婉商量一下,等她爸妈有空,就过来。”杨长生说,心里充满了幸福。
中午,杨长生做了一桌子菜,有母亲爱吃的红烧肉,苏婉爱吃的糖醋排骨,还有父亲爱吃的炒青菜。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说说笑笑,气氛很温馨。母亲看着杨长生和苏婉,笑着说:“以后你们结婚了,要好好过日子,互相照顾,别吵架。”
“妈,我们知道。”杨长生说,给母亲夹了块红烧肉。
苏婉也给母亲夹了块排骨:“阿姨,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长生的。”
吃完饭,杨长生和苏婉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看着夕阳。苏婉靠在杨长生的肩膀上,轻声说:“你爸妈真好,我很喜欢他们。”
“他们也很喜欢你。”杨长生说,握住苏婉的手,“明年五一,我们就结婚,好不好?”
“好。”苏婉点了点头,眼里满是幸福。
晚上,杨长生给沈若曦发了条传呼,问“黑狐”的案子怎么样了。沈若曦的回复很快:“黑狐已经认罪,交代了走私军火的全部事实,还供出了几个境外同伙,市局和军区正在联合追捕。你安心照顾阿姨,案子的事不用操心。”
杨长生看着传呼机上的文字,心里松了口气。“黑狐”的案子结了,母亲的身体也恢复了,他和苏婉的婚期也定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苏婉的支持,离不开沈若曦的帮助,离不开父母的理解,更离不开自己的坚持。
10月18日,杨长生和苏婉要回津海了。母亲拉着苏婉的手,给了她一个金镯子:“姑娘,这是我年轻时你姥爷给我的,现在传给你,算是我们杨家的一点心意。”
苏婉赶紧推辞:“阿姨,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这是我们冀北的规矩,传给儿媳妇的。”母亲把金镯子塞进苏婉手里,“以后你就是我们杨家的人了,要好好跟长生过日子。”
苏婉的眼泪掉了下来,点了点头:“阿姨,我会的。”
父亲给杨长生塞了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花生和红枣:“这是你妈特意给你晒的,你在津海工作忙,别忘了吃点好的,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苏婉。”
“我知道,爸。”杨长生接过布包,心里满是感动。
杨长生和苏婉坐上火车,往津海赶。火车开动的时候,母亲和父亲站在站台上,挥手送别,眼里满是不舍。杨长生看着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暗暗发誓:“爸,妈,我一定会好好跟苏婉过日子,常回来看你们,不让你们失望。”
苏婉靠在杨长生的肩膀上,轻声说:“以后我们常回冀北看看,陪陪叔叔阿姨。”
“好。”杨长生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有苏婉的陪伴,有父母的支持,有朋友的帮助,不管以后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有信心克服,过上幸福的生活。
回到津海,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杨长生送苏婉回招待所,刚到门口,就看见老郑在等着他。“长生,你可回来了!”老郑笑着说,“有好消息,‘黑狐’的案子破了,你立了大功,市局决定给你记个人一等功,还准备提拔你为向阳派出所所长!”
杨长生心里一喜:“真的?”
“当然是真的!”老郑笑着说,“王所已经跟分局申请了,下个月就公示,你以后就是杨所长了!”
杨长生看着苏婉,眼里满是兴奋。苏婉也笑着说:“杨所长,恭喜你!我就知道你能行!”
杨长生握住苏婉的手,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不仅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还找到了想守护一生的人。以后,他会以所长的身份,更好地为津海的老百姓服务,守护好这座城市的治安,也守护好自己和苏婉的幸福生活。
夜色里,津海的路灯亮了起来,温暖的光洒在两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