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第2章

下午,月娘跟李全快速学了五个新字后,继续练字,而李全则在看书识药材。

晚饭时,李旭还笑着考校了两个孩子几句,见他们说得都对,欣慰地直点头。

饭后,两人洗漱回屋,月娘还是如昨日一般练字,也依旧在睡前,通过窗子看到赏月思人的李旭。

接下来的时光里,日复一日,月娘都紧紧跟着李全学习,还在十日后,跟着父子俩入山采药。

李旭起初还担心她小小体格跟不上,会拖后腿,后来发现担心全是多余。

小丫头手脚敏捷,寻药更是灵敏,还能说会道,时时逗得儿子开怀大笑,让原本枯燥的采药变得生动。

日子久了,李旭在不经意间,逐渐将这丫头看作家中真正的一员,再没有从前的隔阂。

而其他人,诸如崔氏、刘明等,更是对月娘好感丛生。

唯独一个林红,面对月娘,总是耷拉着脸,偶尔还会说一些似是而非、阴阳怪气的话,甚至还试图让周围邻居家的女儿们孤立月娘。

然而月娘日日学习,压根没工夫同邻居们社交,气得林红在被窝里偷偷哭了一场,不知是气自己做了无用功,还是嫉妒月娘聪慧讨人喜爱。

转眼月余,从前李全的日子枯燥平常,除了每旬上山采药,很少有别的活动。

可如今有了月娘在旁,加之月娘格外勤勉,李全便如从前的李旭一般,时时劝着月娘多休息。

快到五月,李全提议与月娘一块出门耍。

怕月娘不答应,他劝道:“永福寺时时都有庙会,但初一、十五的最热闹。

每逢这时,庙会里人山人海,不仅有各路商贩,还能看瓦子,极为热闹……”

他说得认真,而月娘也没有拒绝他的打算,她早就想出去走走看看了,多了解这个世界与学习一样重要。

于是乎,五月初一,在王大的陪伴下,月娘与李旭坐着马车来到了永福寺。

这永福寺是杭府最大的寺庙,建在杭府的附郭县塘县,与仁县的李家医馆是大约两刻钟的车程。

到了永福寺后,李旭先是牵她去拜了云氏在永福寺的牌位。

李旭心爱云氏,虽然在家中已经供了云氏的牌位,但见永福寺香火旺盛,便也捐了不少香火钱,使云氏也受永福寺香火庇佑。

月娘与李全对着牌位磕了三个头,上了三炷香,见这佛堂人多,便简单道了几句请安的话后,就离开了。

月娘见王大只远远跟着,并不靠近,就趁此机会与李全打听起云氏的事。

这月余的相处时候,让李全对月娘知无不言。

两小孩坐在佛堂前的石阶上,李全看着天空中的云朵,回忆起母亲。

“我娘出身药学世家云氏,云氏子弟精于药术,然世间万药,有好药,也有毒药。

尤其到了我外祖这一代,于毒药痴迷,甚至因试药而早逝。”

月娘听到这,眼神闪了闪。

她曾以为李旭精通毒术,然而到李家一个多月,日日只见李旭为人看病开药,从未涉及半点毒术。

本以为是李旭深藏不露,却没想到,真正会毒的是早已过世的云氏。

不过月娘思绪再多,面上也未露出分毫,依旧专注倾听,并与李全神情同步。

“外祖父过世后,外祖母忧郁过度,也生了急症,临终将我娘托付给了我祖父。

我祖父与外祖是至交,只不过两人道不同罢了。

我娘到了李家后,与我爹爹青梅竹马长大,并与我爹爹互生情愫。

两人成亲后,因我娘对宫廷秘药生出兴趣,我爹便带着我娘去了京城生活,而后,我爹还考入了太医院。

然而,我娘沉迷制药,竟是步了我外祖的后尘。

在我五岁时,就因试药而过世。

我娘临终之际,曾让我发誓,今生不碰云氏药术,平安过一生。”

李全的声音越发轻,他是第一次与别人说起云氏。

云氏过世前,他与父母相处如朋友,无论李旭还是云氏,都常与他分享趣事,谈天说地,可后来,云氏走了,李旭也跟着沉默了许多,连带着他也一夜长大。

后来,他跟随父亲从京城回到故乡杭府,那些关于云氏的往事至此被他藏在了心里,等到今日讲起,他发觉竟是有几分晦涩。

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月娘,我发现自己好像忘记了很多,很多有我娘的往事。”

月娘叹息,云氏过世时,李全才五岁,如今过去两年多,孩童多遗忘,这很正常,可对李全也很残忍。

不过,如果想要未来不要继续遗忘,倒也不是无解。

她建议道:“全哥哥可以以后常与我分享云姨的事,说得多了,便不会忘了。”

不过她的建议,也有私心。

她一直计划能成为李旭的女儿,云氏应该是一个大的突破口,今日听了云氏的事,她的脑海里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

而这个计划需要她更深入地了解云氏,那么,她就需要李全这个做儿子的,多多与她分享云氏了。

李全果然被月娘说动,直点头道:“月娘你说得是,我不该只将娘藏在心里,以至于越发遗忘。我娘她那么好……”

他说了云氏许多的好话,一旁的月娘就捧场地跟着夸赞、崇拜云氏。

说起曾经的母子趣事,李全还道:“家中小佛堂里放了许多娘的画像,都是爹爹画的,等回家了,我就拿给你看。”

月娘自然同意,但也叮嘱他:“那我们要避着李叔些,不然李叔要触画伤情了。”

李全想起李旭对母亲的怀念,很是赞同,“好,咱们悄悄地看。”

谈论了许久的云氏,月娘远远看到王大朝他们走来,便知王大是奇怪他们为何老坐在这里。

她拉着李全起身,在王大到之前,就主动往寺庙外走。

一路上,月娘瞧见许多人朝着一佛殿而去,甚至有夫人不顾仪态,小跑起来。

她奇怪道:“这佛殿里是有什么好事发生吗?”

李全为其解惑道:“应该都是去见永泽大师的吧。”

“永泽大师?”

“他是永福寺的得道高僧,于周易八卦都十分厉害,尤其是批命,最是一绝,信众极多。

然大师太过出名,想见他的更是如过江之鲫。

大师无奈,只能每逢初一、十五,接见五位有缘人。

大师选有缘人,都是当场定下,人人都有机会,故而人人都赶着去。”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