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云拿着一张纸绕过父亲兄弟几人走进来,将纸条放在桌上。
“瞧我这脑子,都忘了的确还有张字据。”
李金玉装作遗憾地笑笑,对脸都绿了的李付氏说:“多亏妈还好好保管着。”
李付氏看着这张压根从没存在过字据,半天也没憋出来一句话。
李金玉看着几人吃瘪的表情,无比畅快。
这份字据当然是假的,因为当初她听了婆婆的哄骗威胁,根本就没有立过什么字据。
也正因这样,上辈子她才一直没能将房子要回来。
刚才趁着长霞去将袁副厂长那家人找来的间隙,她让长云去学校找了张以前废弃的旧信纸,按当时双方口头所说的日期写了份租赁字据。
尽管这上面的字迹是新的,可就算被人看出来也没事。
毕竟她还能拿得出来这张纸,而口口声声说立过字据的李大川一家却什么都拿不出来。
这么多人看着,连偷偷写一份的时间都没有。
“那按这上面的时间,这房子早该归我们家了,怪不得这几年奶奶没再收过小叔家的租金了。”
一页纸在几人手中传了一遍,到了李长霞手中,她眼睛一转,适时补充道。
屋内的几人正想反驳,李金玉及时接道:“袁厂长周主任,我也不是想把事情闹大,就是快退休了都没住过楼房,想回自己房子住几天。”
她在纺织厂干了三十年,这左邻右舍基本都是相识的工友,这些年本就替她委屈,劝她把房子要回来,可她总是笑笑说算了,各家都有困难。
大家伙儿再怎么生气也总要尊重当事人的想法,只能背后里说她可怜。
今天好不容易见她自己想通了,纷纷附和。
“说的是啊!金玉为儿孙忙活了一辈子,住几天自己的楼房有啥错嘛?”
“就是呀,这字据上写得清清楚楚,十几年前就到期了,既然没有续租,那再住下去是不是就犯法了?”
“可不是嘛,这叫什么,强占民房!”
这些邻居也不懂什么法律名词,随口抓来一个听上去就很严重的词。
这话一出,众人的议论声更大了。
屋内的李付氏和李大川三口急得直冒汗,可又想不出来什么话来辩解。
“叔,婶子,你们就把房子腾出来吧,我妈都这把年龄了,也该住住楼房享享福了。”一直没开口的李长远突然走到屋内。
“叔,昨晚我爸都连夜来找你了,你说你要是早点同意了腾房,这事也不能闹这么大啊!”
默默观察了半天情况,李长远更加确信这房子今天肯定能被他妈要回来。
既然是这样,那现在摆明态度就很重要了。
如果想实现昨晚他幻想的那些计划,那现在必须得帮他妈说几句,
刚好今天站在他妈那边的只有老二老四,一个已经有婆家,一个将来也会有,这房子要到手了迟早不就是他的吗?
然而他这帮腔实在太突然,始终没找到机会开口的李大川积累了一肚子憋屈,听到这种诬陷还了得。
唰的一下挺直了腰杆,连声为自己辩解起来:“你个小东西胡说八道什么呢?你爸啥时候来我家了!”
“我咋胡说了!”李长远也气得提高了声音:“我昨晚亲眼看着我爸进了纺织厂家属区,他一晚上没回家,不是来你们家是干啥?”
咂摸过味儿的李长恩也挤进来:“没错啊,我俩今天一大早天都不亮就带我奶来了,一起把我爸接回家的,他还说你们一家还在睡觉呢!”
“你们这俩小兔崽子咋这么喜欢胡说八道!”黄春眼看着袁厂长和周主任的脸越来越黑,立马为自己家叫屈。
“我们昨晚早早就锁了门,咋的你爸是孙悟空转世还是会耍轻功啊,从窗户飞进来的?”
被几人吵得脑子迷糊的李付氏根本没空细想他大儿子大半夜究竟去了哪里,只感觉手里紧攥着的袁副厂长的手就快挣脱出去了。
想到小孙子就快要黄了的婚事,她不管不顾地朝门外喊:“大山你说句话啊!你昨晚到底有没有来和大川他们说腾房的事?”
“是啊爸!你说句话啊!”
老三老五兄弟俩到现在腿肚子还打颤,这会儿不仅腿打颤,心也跟着颤。
这一大早他俩把小腿肌肉都练粗了两圈儿,饿着肚子来来回回带着的人不是他爸?
那还能是谁啊!
总不能不是人吧!
楼道里,已经悄悄退出人群的李大山听到来自母亲和俩儿子的质问,在院子门框上撞过的头更痛了。
早知有今天,他就不该被生出来!
幸好他聪明,听到老二站出来就赶忙从旁边蹲下身子捂着头溜出来了。
周围邻居急着看热闹,还当是谁家不懂事的孙子在地上玩,也就没管。
现在他已经挤出来了,只差几步就能到楼梯口。
不管里面闹成什么样,只要他能成功逃出去就不会被牵连到。
“金玉家男人呢?”
“刚才还在这儿呢!”
屋里老母亲找儿子,儿子找爹,屋外的热心群众也不能光看热闹不帮忙。
都纷纷找起突然失踪的人。
“金玉家的!”
“老李!快出来吧别躲了!这家都乱成啥样了!”
听到人群中的呼唤,李大山心一慌,根本没注意到身后炉子上坐着的一壶热水。
“啊!”
惨叫声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人们循声看来,只见李大山正抱着被烫伤的脚倒在了地上。
大家伙儿还没反应过来,忽听到安静的楼梯口传来个女声:“大山!”
紧接着,又是跑下楼的声音。
本来更加安静的走廊更加安静。
半分钟后,有人打破了沉默:“刚才,好像是三车间的邱凤珍?”
“是她!当年她男人出事那天她也是这么喊的!”
瞬间明白过来李大山昨晚在哪家过夜的众人炸了锅,也没打算避着李家几人,三三两两讨论起来。
喧闹声中,沙发上的袁厂长两口子再也坐不住了,一把抓过女儿就走。
追在三人身后李付氏和李大川夫妻俩又开始再一轮的哭诉。
坐在沙发上的李金玉慢悠悠喝了口茶,对几个儿女吩咐道:“搬东西!换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