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黄知夏,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在线无弹窗阅读

主角是黄知夏的小说《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是由作者“猫想在梦里吃泡面”创作的星光璀璨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14285字,最新章节第12章。主要讲述了:月末评估结束后的第三周,初秋的风带着凉意钻进练习室的窗户,却吹不散房间里凝重的气氛。公司突然宣布了“STARLIGHT”企划的第一次正式成员筛选,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练习室…

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黄知夏,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在线无弹窗阅读

《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精彩章节试读

月末评估结束后的第三周,初秋的风带着凉意钻进练习室的窗户,却吹不散房间里凝重的气氛。公司突然宣布了“STARLIGHT”企划的第一次正式成员筛选,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练习室的地板被阳光分成明暗两半,李胜勋站在光影交界处,将一份名单投影在墙上的大屏幕上。白色的光束里,“五人预备组”和“候补组”两个分类格外刺眼,像一把冰冷的刀将团队劈成两半。

“根据近三个月的综合评估,以下五人将进入最终出道预备组——”他的声音冷静而公式化,每个音节都像敲击在钢板上,仿佛只是在宣读一份普通的训练安排,完全无视台下女孩们骤然绷紧的神经。

知夏的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那里刚结好的茧子被再次磨破,细微的刺痛让她保持着清醒。她死死盯着屏幕上滚动的名字,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预备组列表里时,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感到一阵窒息。因为她清楚地看到,恩英、敏珠、绫和Sarah的名字被孤零零地列在候补组那一栏,像被遗忘在角落的星星。

“这不公平!”恩英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椅子腿与地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她的声音有些发抖,眼眶瞬间红了,“我们明明一起通过了月末评估,评分表上的团队配合是A!为什么现在又要拆分?”

郑在允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语气平淡得近乎冷漠:“公司的资源有限,五人团的市场定位更明确,舞台表现力也更容易集中。”

“定位?表现力?”敏珠咬住嘴唇,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委屈,“那我们之前一起熬过的夜、流过的汗算什么?只是陪跑吗?还是说,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我们九个人一起出道?”

知夏看着队友们失落的表情——恩英紧握着拳头,指节泛白;绫低头盯着吉他弦,指尖微微颤抖;Sarah用英语小声说着什么,眼圈泛红——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闷得发疼。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喉咙口的哽咽,抬头直视李胜勋的眼睛,声音清晰而坚定:“前辈,如果我们能证明九个人比五人更有价值,舞台更有感染力,公司会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吗?”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连空调的嗡鸣声都变得格外清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知夏身上,有惊讶,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胜勋和郑在允交换了一个眼神,似乎没料到这个平时看起来温和的女孩会这么直接地提出质疑。郑在允向前一步,微微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探究:“证明?怎么证明?用你们的眼泪,还是刚才的质问?”

“用舞台。”知夏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会用最完整的表演证明,九个人的STARLIGHT才是最亮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身上,给她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眼神亮得惊人。

当晚,九个人挤在宿舍小小的客厅里,空气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桌上的泡面已经凉透,没人有心思动筷子,只有台灯的暖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影子。

“我们去找社长谈判吧!”秀妍猛地握紧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直接告诉他,我们九个人缺一不可!少了谁都不是完整的STARLIGHT!”

“不行,那样太冲动了。”绫轻轻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怀里的吉他弦,发出不成调的轻响,“公司做决定向来注重数据和市场分析,不会因为我们的情绪改变决定,搞不好还会给我们扣上‘不服从管理’的帽子。”

敏珠抱着膝盖坐在沙发角落,小声说:“可是……难道我们就这样接受被拆分吗?我不想和大家分开……”她说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牛仔裤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知夏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扫过每个队友的脸,她们眼中的失落和不甘像针一样刺痛着她。她突然抬起头,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亮了起来,像是找到了黑暗中的灯塔:“如果我们能拿出一份让公司无法拒绝的方案呢?”

“什么方案?”恩英立刻凑近,眼里重新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

“一场完全由我们自己策划的九人舞台。”知夏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从编曲、编舞到舞台设计、灯光音效,全部由我们自己完成。我们要证明,九个人的化学反应比五人更独特,舞台更有层次,感染力更强。”

Sarah兴奋地拍手,金发在灯光下跳跃:“就像地下录音室那次秘密排练!但这次要更正式、更完整!我们可以把《玻璃鱼缸》改编成九人版本,加入每个人的特色!”

“可是……”敏珠犹豫道,“公司会同意给我们这个机会吗?万一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

“那就让它绝对不能搞砸。”知夏坚定地说,语气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们去找郑前辈和李前辈帮忙,他们虽然严格,但其实一直都在关注我们。我相信他们会给我们这个机会的。”

恩英突然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夜空里,九颗星星恰好连成一线,像是在为她们指引方向。“我支持知夏。”她回头时,眼里的泪水已经擦干,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光芒,“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要试试。至少以后回想起来,不会后悔没有为彼此争取过。”

“对!”秀妍用力点头,“大不了一起当候补,总比分开强!”

绫轻轻拨动吉他弦,一段温柔而坚定的旋律在房间里流淌开来。“我可以通宵改编曲,加入和声层次。”她笑着说,“九个人的声音合在一起,一定比五个人更动听。”

知夏看着重新振作起来的队友们,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场仗她们必须一起打,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她们不会放开彼此的手。

第二天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知夏就独自等在郑在允的办公室门口。走廊里空无一人,只有感应灯随着她的呼吸偶尔亮起,映着她手里紧紧攥着的企划书——那是她们昨晚熬夜写出来的,纸上还留着每个人不同的笔迹和修改的痕迹。

办公室的门“咔哒”一声开了,郑在允看到站在门口的知夏,并不意外,只是淡淡地抬了抬下巴:“等很久了?想好了?”

知夏用力点头,将微微发皱的企划书递过去,指尖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前辈,请给我们一次机会。这是我们的舞台企划,我们有信心……”

“先进来再说。”郑在允打断她,侧身让她进办公室。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书桌上堆满了文件,电脑屏幕还亮着,显然他又熬夜工作了。

他接过企划书,坐在转椅上快速浏览,手指偶尔在纸页上停顿。知夏站在原地,紧张得手心冒汗,心脏“怦怦”地跳着,像要撞开胸腔。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胆子不小。”郑在允合上文件夹,嘴角难得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敢直接挑战公司的决定,载沅没白教你们。”他抬眼看向知夏,眼神锐利了几分,“但你知道如果失败,后果是什么吗?可能会连累你们所有人的出道机会,包括已经进预备组的五个人。”

“知道。”知夏直视他的眼睛,没有丝毫退缩,“但我们宁愿一起赌一把,也不想放弃任何一个人。团队的意义不是选出最优秀的人,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舞台上发光。”

郑在允沉默片刻,办公室里的空气再次凝固。知夏的心跳越来越快,几乎要听到自己的耳鸣声。就在她以为希望渺茫时,郑在允突然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胜勋哥,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个‘有趣’的提案。”

十分钟后,李胜勋抱着臂站在窗边,听完知夏的提案后,发出一声冷哼:“胡闹。公司的决策岂是你们说改就能改的?一周时间准备一个完整舞台,简直是天方夜谭。”

知夏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像坠入了冰冷的谷底。她咬了咬下唇,刚想再说些什么争取,李胜勋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色的门禁卡扔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B3排练厅,钥匙在卡后面。”他转过身,背对着她们,语气依旧冰冷,“监控我会让人处理,但你们只有一周时间。七天后,我要看到一个能让公司高层闭嘴的舞台,否则……”

他没有说下去,但所有人都明白未尽之意。知夏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这突如其来的转机,郑在允已经站起身,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要求:“别高兴太早。如果舞台不够惊艳,打动不了评审,我会亲自向公司建议——维持五人组,并且取消你们所有人的候补资格。”

知夏拿起桌上的门禁卡,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瞬间清醒。她对着两位前辈深深鞠躬,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感激:“谢谢您!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走出办公室时,晨光正好透过走廊的窗户洒进来,给冰冷的地板镀上了一层金色。知夏握紧手里的门禁卡,仿佛握住了九个人的希望。她知道,真正的挑战从现在才开始。

接下来的七天,九个人几乎把家搬到了B3排练厅。白天她们像往常一样完成公司规定的训练,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引起怀疑;深夜就趁着巡逻保安换岗的间隙,溜进B3排练厅,在黑暗中继续打磨属于她们的舞台。

排练厅里没有时钟,她们就用手机屏幕的亮度照明,用矿泉水瓶当话筒,用纸箱当道具,一遍遍修改编舞细节,调整和声层次。知夏负责整体编排和节奏把控,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走位图;恩英和绫蜷缩在角落的钢琴前,熬夜修改编曲,给《破茧》加入了更丰富的旋律层次;敏珠和Sarah对着镜子设计舞台动线,确保九个人的走位既不拥挤又有层次感;秀妍甚至找来灯光设计的教程,在平板电脑上自学编程,只为设计出最贴合舞台氛围的灯光效果。

第四天凌晨三点,当她们因为一个转场动作争论不休时,排练厅的门突然被推开。所有人都吓得僵在原地,以为被公司发现了。却见李胜勋提着几袋热饮站在门口,薄荷绿的卫衣在昏暗的灯光下格外显眼。

“前辈?!”敏珠吓得差点从把杆上摔下来,手里的动作设计图散落一地。

李胜勋没说话,只是把热饮放在地上,包装袋上还冒着热气。他走到控制台前,调出了她们刚刚排练时用手机录下的视频,眉头紧锁地看着屏幕。

“这里,走位太乱。”他的指尖点在屏幕上九个人挤在一起的画面,“九人舞台最难的就是层次感,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结果就是一团乱。如果只是单纯堆人数,还不如五人组来得利落。”

知夏立刻拿出笔记本,认真记下他的意见,刚想道谢,李胜勋已经转身走向门口。在他即将离开时,却突然停下脚步,丢下一句:“明天下午三点,编舞老师会‘路过’这里,你们自己把握时间。”说完便消失在走廊尽头,留下满室温热的奶茶香气和愣住的女孩们。

第五天傍晚,郑在允“偶然”路过排练厅,听到她们正在排练改编后的和声。他站在门口听了一会儿,默默走到角落里的钢琴前坐下,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轻轻敲击,弹出几个清亮的和弦:“副歌部分,试试这个转调,能让和声层次更丰富,突出每个人的声线特色。”他没有多做解释,却在离开时留下了一本《和声编排技巧》,书页里夹着他手写的批注。

第六天深夜,权载沅从日本发来视频通话,屏幕里的他刚结束录音,薄荷绿的头发有些凌乱,眼底带着疲惫,却笑得温柔:“听说你们在搞大事?”他举起手里的樱花糖盒子,对着镜头晃了晃,“加油啊,我的小鱼们。别让我回去看到一个不完整的鱼缸,我会伤心的。”视频最后,他悄悄比了个“九”的手势,眼神里满是鼓励。

七天里,她们瘦了、累了,有人练到膝盖淤青,有人嗓子哑到说不出话,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排练厅的地板上留下了她们的汗水,墙壁上贴满了修改无数次的乐谱,空气中弥漫着坚持和希望的味道。她们知道,这场背水一战,她们不仅是为了出道机会,更是为了彼此不散的约定。

一周后,公司高层被“临时邀请”到一号演播厅,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疑惑和不耐。社长坐在前排中央,看着空荡荡的舞台,皱起了眉头:“怎么回事?不是说有重要的汇报演出吗?人呢?”

李胜勋站在侧台,对郑在允使了个眼色,低声说:“别搞砸了。”郑在允推了推眼镜,没有说话,只是目光紧紧盯着舞台入口。

就在这时,演播厅的灯光骤然暗下,全场陷入一片黑暗。观众席上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高层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突然,九束追光同时亮起,精准地落在舞台中央的九个人身上。知夏站在最中间,穿着简单的白色训练服,却像穿着最华丽的演出服。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而坚定地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演播厅:

“STARLIGHT,九人完整版——《破茧》。”

音乐响起的瞬间,整个舞台仿佛活了过来。九个人的走位如流水般交错,时而分散成星芒状,时而聚拢成圆形,默契得仿佛演练了千百遍。和声层次分明,每个人的声音都恰到好处地融入整体,又不失个人特色。舞蹈动作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细腻的情感表达,每个转身、每次伸手都充满了故事感。

最震撼的是终幕——当副歌的最高潮响起时,她们用身体拼出一个巨大的翅膀形状,知夏站在最中央,双手向上伸展,仿佛要冲破束缚。追光灯从背后穿透她们的身影,在墙上投下璀璨的光影,像一只真正展翅的蝴蝶。音乐结束的最后一秒,九个人同时转身,脸上带着汗水却笑得无比灿烂,眼神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演播厅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艳舞台震撼了。过了几秒,才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随后掌声越来越热烈,最后变成雷鸣般的喝彩。

社长的表情从最初的惊讶变成深思,最后缓缓点头,对身边的助理说:“……有意思。这九个人的默契和感染力,确实比五人组更有潜力。”

郑在允站在侧台角落,轻轻推了下眼镜,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对身边的李胜勋低声道:“看来我们得重新写企划书了。”

李胜勋哼笑一声,表情依旧酷酷的,却拿出手机快速打字,给权载沅发了条消息:【你捡到宝了。这群小鱼不仅撞破了鱼缸,还长出了翅膀。】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他的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

舞台上,九个人紧紧握着彼此的手,掌心的汗水混在一起,却传递着温暖和力量。知夏看着台下亮起的手机屏幕,仿佛看到了无数星星在为她们闪烁。她知道,这场破壁之战,她们赢了。

三天后,公司召开全体练习生会议,演播厅里坐满了人,每个人都在低声议论着“STARLIGHT”企划的最终结果。知夏和队友们坐在前排,手心都在冒汗,紧紧攥着彼此的手。

社长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知夏她们身上。“经过高层的慎重讨论和综合评估,STARLIGHT企划最终决定——”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紧张的表情,“以九人组形式出道!”

“哇——!”全场瞬间爆发出欢呼声。恩英当场捂住嘴哭了出来,眼泪却带着喜悦;敏珠和Sarah激动地抱在一起尖叫,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绫的吉他“咚”地掉在地上,她却顾不上捡,只是笑着抹眼泪。知夏站在原地,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口,眼眶湿润了,却笑着看向身边的队友们——她们做到了,她们终于可以一起走向舞台了。

“但别高兴太早。”社长收起笑容,表情严肃地补充道,“未来三个月将是最终考核期,公司会全程跟踪记录你们的表现。记住,任何一个人的松懈都会影响全团,九颗星星少了任何一颗,都不会完整。”

散会后,大家簇拥着走出演播厅,走廊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郑在允突然从办公室走出来,拦住了知夏,递给她一个白色的信封。“出道曲demo,你之前写的《玻璃鱼缸》完整版。”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在她接过信封时补充了一句,“编曲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更适合九个人的声线。”

知夏打开信封,里面是打印整齐的乐谱,曲名《玻璃鱼缸(完整版)》下方,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给撞破鱼缸的小鱼们。”

小说《首尔的雪花闪着希望》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