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科幻末世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基金会那些故事》?本书以无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一个路过的凡人”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3章,千万不要错过!主要讲述了:伊莲娜博士将国际象棋棋盘放在胡桃木茶几上时,听见对面传来轻微的咕噜声。亚瑟正靠在沙发里,右手轻轻按在腹部——那里没有寻常人的肌肉与脏器,只有一个直径六十厘米的球体,此刻正泛着淡灰色的光晕,像被浓雾笼罩…
《基金会那些故事》精彩章节试读
伊莲娜博士将国际象棋棋盘放在胡桃木茶几上时,听见对面传来轻微的咕噜声。亚瑟正靠在沙发里,右手轻轻按在腹部——那里没有寻常人的肌肉与脏器,只有一个直径六十厘米的球体,此刻正泛着淡灰色的光晕,像被浓雾笼罩的清晨。
“今天轮到你执白。”伊莲娜推过棋子,目光掠过亚瑟裸露的腹部。球体表面的“云层”正在缓慢流动,灰白带紫的条纹顺着某种无形的轨迹旋转,她知道那是微型星球上的低气压系统,昨夜观测显示那里刚降下一场持续七小时的暴雨。
亚瑟咧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他今年对外宣称二十八岁,可眼角的细纹里还藏着少年气,尤其是专注时微微蹙起的眉头,总让伊莲娜想起大学实验室里养的那只雪貂。“昨晚‘西边大陆’着火了。”他移动国王前的兵,指尖悬在棋盘上方,“看见那片橘红色的光斑了吗?他们在烧森林,大概是想开辟新的耕地。”
伊莲娜的视线落在球体右侧。果然有块硬币大的区域泛着暖光,边缘还缭绕着银白色的“烟雾”——那是微型大气中的颗粒物,在球体自身的微小引力下形成的云。三个月前,那里还是片深绿色的“雨林”,如今已被分割成棋盘状的田垄,她的助手们给这片文明命名为“铁器城邦”,因为他们上周刚铸造出第一把铁剑。
“吃掉你的兵。”亚瑟轻巧地用骑士吃掉伊莲娜的卒,腹部的球体突然震颤了一下,像有人在里面敲响了小鼓。他低头看了眼,笑道:“‘东边群岛’在打雷,他们的祭司正举着石斧跳舞呢。”
伊莲娜的笔尖在评估表上停顿。亚瑟的智商测试结果128,逻辑思维清晰,情绪稳定得不像个被终身监禁的异常个体。收容房间按照他的要求布置得像间布鲁克林的公寓,墙上挂着鲍勃·迪伦的海报,书架上摆满科幻小说,连地毯的绒毛长度都是他指定的三厘米——他似乎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出租屋,而非Euclid级项目的收容区。
“想要台联网电脑的事,议会还是没批准。”伊莲娜尽量让语气平淡。这是亚瑟每月必提的要求,他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流行什么音乐”,但O5议会的回复永远是“存在信息泄露风险”——没人知道如果这个腹中有星球的男人接触到现代文明的庞杂信息,他体内的微型世界会发生什么异变。
亚瑟耸耸肩,并不意外。他伸手从茶几上拿起巧克力棒,撕开包装纸的动作熟练得像在表演魔术。这是他最诡异的特质之一:生理检测显示他根本不需要进食,消化系统早已随着腹部脏器一起消失,可他每天都要吃掉至少五公斤食物,从披萨到鱼子酱无所不包,那些食物最终去向成谜,既没有排泄也没有囤积在体内。
“他们发明水车了。”亚瑟突然说,嘴里塞满巧克力,说话含糊不清。他指着球体左下方的蓝色区域,那里有片“河流”蜿蜒穿过“平原”,此刻确实有几个米粒大的黑色物体在转动,“昨天半夜听见哗啦啦的响,开灯一看,好家伙,几十个人围着轮子跳舞呢。”
伊莲娜的心跳漏了一拍。根据观测记录,“铁器城邦”的技术水平上周还停留在青铜器时代,发明水车至少提前了他们预测的三个月。她不动声色地在评估表上写下“微型文明技术跃迁速度加快”,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仿佛能听见那些小人儿敲打金属的叮当声。
棋局进行到中盘时,球体表面突然闪过一道银白色的光。不是云层反射的光芒,而是像小石子投入水面般扩散的脉冲,亚瑟的身体随之绷紧,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怎么了?”伊莲娜停下棋子。
“地震。”亚瑟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按住腹部的手在微微颤抖,“大概五级?他们的城堡塌了不少……你看,那片灰色的烟尘。”
伊莲娜凑近观察,果然看见“铁器城邦”的中心区域升起团灰雾,原本整齐的“建筑群”(其实只是些黏土垒的小屋)变得东倒西歪。更让她心惊的是,雾霭中隐约有黑色的“人流”在移动,似乎在救援幸存者。这些生物只有芝麻大小,却有着和人类相似的社会组织,甚至……共情能力。
亚瑟突然笑了,汗珠还挂在下巴上,眼神却亮了起来:“他们在互相搀扶呢。”
周三的例行检查中,伊莲娜发现冰箱空了。
昨天刚补充的三十块牛排、两打鸡蛋和一整条三文鱼不翼而飞,连架子上的果酱都被舔得干干净净,玻璃罐内壁还沾着粉红色的果泥。监控显示,亚瑟在凌晨三点到五点间进行了这场疯狂的进食,他坐在地板上,像个饿了三天的流浪汉,把食物往嘴里塞的速度快得惊人,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
“那些食物去哪了?”伊莲娜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亚瑟的腹部球体在进食时泛起奇异的红光,像块被加热的玛瑙。
亚瑟盘腿坐在沙发上,手里转着个苹果——他今天还没开始疯狂进食,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啃着果皮。“大概……变成土壤了?”他指了指球体上新增的那片棕色区域,“上周吃了袋坚果,这里就长出片新的‘沙漠’;前天喝了瓶红酒,‘西边大陆’的海岸线就多了个半岛。”
伊莲娜的助手们在观测日志里记录过这些变化。每当亚瑟摄入大量有机物,微型星球的表面积就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三个月前直径还是五十八厘米,现在已经整整增加了两厘米。更诡异的是,新增的土地总是恰好出现在“文明”需要拓展的地方,仿佛有双无形的手在规划这个小世界。
“他们开始航海了。”亚瑟突然把苹果核丢进垃圾桶,起身走到伊莲娜面前,腹部的球体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看,那艘船。”
伊莲娜凑近看,球体表面的蓝色“海洋”上,漂浮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物体,仔细看才能发现是艘独木舟,上面坐着三个黑色的小人,正奋力划着桨向“东边群岛”进发。她想起上周亚瑟吃掉的那整条三文鱼,鱼骨被他整齐地摆在桌上,当时球体的“海洋”里突然多了几种从未见过的银色小鱼。
“你能感觉到他们的情绪吗?”伊莲娜问,指尖几乎要碰到球体表面——那里的温度总比人体常温高两度,像揣着个温乎乎的热水袋。
亚瑟摇摇头,又点点头:“不是具体的喜怒哀乐,更像……一种震动。”他握住伊莲娜的手腕,将她的手指引向球体右侧,“比如这里,每次他们打仗,我就觉得肚子发麻;但他们唱歌的时候,是暖暖的痒。”
伊莲娜的指尖传来轻微的震颤,像手机放在静音模式时的震动。她看着那些航海的小人靠近“群岛”,岛上的居民跑出“木屋”挥舞着手臂,两边的小人似乎在交换什么东西——可能是贝壳,也可能是谷物。这时的震动变得柔和,像春风拂过湖面。
突然,球体表面闪过一道黑影。
那是只翼展约一厘米的“鸟类”,外形像始祖鸟,正俯冲下来啄向独木舟。小人们立刻举起石矛反击,虽然在伊莲娜看来只是几根细木棍在晃动,却成功逼退了“猛禽”。
“他们叫它‘暗影飞贼’。”亚瑟的语气带着笑意,“上周叼走了他们三个猎人,现在终于学会反抗了。”
伊莲娜在观测日志上画下那只“鸟类”的素描。这是第17种被记录的生物,每种都与地球古生物有着微妙的相似,却又带着独特的适应性进化——比如这种“暗影飞贼”,翅膀上长着能随云层变色的鳞片,显然是为了更好地捕猎。
当晚,亚瑟又吃掉了两打甜甜圈。监控显示,球体的“北极”区域突然长出一片粉红色的“花海”,那些小人举着火把在花海中跳舞,震动频率比白天航海时快了三倍,像首欢快的鼓点。
伊莲娜发现亚瑟的秘密,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她临时返回收容区取遗忘的评估表,却看见房间里亮着微弱的台灯,亚瑟正趴在书桌前写写画画。他的腹部球体泛着柔和的金光,照亮了桌上的信纸——那是他每周都会写的“信”,虽然从未寄出过,因为他提供的地址经查证根本不存在。
“又在给‘他们’写信?”伊莲娜轻声问,不想打扰这份宁静。
亚瑟吓了一跳,连忙把信纸塞进抽屉,脸颊泛起红晕。他总是这样,平时大大咧咧,却在这些小细节上像个害羞的孩子。“不是给‘他们’,是给……我想象中的家人。”他挠挠头,指了指球体表面正在变暗的区域,“这里快天黑了,他们要睡觉了。”
微型星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23小时,比地球略短。此刻“西边大陆”正被橘红色的“夕阳”笼罩,小人们陆续回到“木屋”,点燃松脂火把,零星的光点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
伊莲娜从抽屉里抽出一张信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小绿人们发明了犁,他们的庄稼长得真好。我给他们弄了场雨,不大不小刚刚好……”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个简笔画的笑脸,旁边画着个圆圆的肚子。
“你的记忆……”伊莲娜斟酌着措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亚瑟的目光落在球体表面,那里的“星星”已经亮了起来,比地球的星空稠密得多,连银河都清晰可见。“醒来就在这里了。”他的声音很轻,“肚子里有这个球,脑子里空空的,像被橡皮擦过。”
他记得自己喜欢鲍勃·迪伦的歌,却想不起第一次听是在什么地方;知道怎么下棋,却忘了是谁教的;甚至能说出二十种红酒的年份特征,记忆却像隔着层毛玻璃,看不清具体的场景。只有面对腹中的小世界时,他的眼神才会变得笃定,仿佛那里藏着他遗失的过往。
“他们快有文字了。”亚瑟突然说,指着“铁器城邦”中心的一块“巨石”,几个小人正用尖锐的石块在上面刻画着什么,“昨天开始的,我猜是记录收成。”
伊莲娜想起那些被亚瑟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的科幻小说,每本的扉页都有他用铅笔写的批注,字迹和给“家人”的信如出一辙。其中《2001太空漫游》的批注尤其多,在“黑石”章节旁写着:“也许创造的本质,就是看着它慢慢学会自己走路。”
O5议会的指令在三天后送达:允许提供一台无法联网的离线电脑,安装基础办公软件和绘图工具。伊莲娜带着电脑走进收容区时,亚瑟正在给球体“东边群岛”的小人“送”雨——他喝了一大瓶水,然后对着球体轻轻咳嗽,水珠就顺着他腹部的皮肤渗进球体,化作淅淅沥沥的小雨。
“看,他们在种水稻。”亚瑟兴奋地指着湿润的“田地”,小人们正弯腰插秧,动作整齐得像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伊莲娜安装电脑时,发现硬盘里预装了一个绘图软件。亚瑟立刻坐下来,手指在触控板上笨拙地移动,却精准地画出了球体上的大陆轮廓,甚至标注出每条河流的名字——“银丝带河”、“低语溪”、“咆哮峡谷”,都是他根据震动频率起的昵称。
“我想给他们画张地图。”他的眼睛发亮,“等他们发明出更厉害的船,就能知道自己住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伊莲娜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O5议会的用意。这个腹中有星球的男人,既不是威胁也不是武器,只是个孤独的造物主,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个不断生长的小宇宙。他吃掉的食物变成土壤与河流,他的情绪影响着风雨与昼夜,甚至他遗忘的记忆,都化作了那些小人的神话与传说。
当天傍晚,球体的“西边大陆”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小人们在新建成的“石塔”下燃烧篝火,火光照亮了塔身的刻痕——那是他们最早的文字,伊莲娜的助手们正在破译,初步判断是记录某次成功的狩猎。
亚瑟靠在沙发上,腹部的球体泛着温暖的橙光。他没有吃东西,只是轻轻哼着一首不知名的曲调,那是伊莲娜从未听过的旋律,像风吹过麦田的沙沙声,又像无数细小的声音在合唱。
伊莲娜的评估表上,在“精神状态”一栏写着:“稳定,且呈现出与微型文明的共生性情感联结。”她没有写下的是,自己偷偷在亚瑟的离线电脑里安装了天文软件,里面有地球真实的星空图——或许有一天,当腹中小人的技术足够先进,亚瑟会告诉他们,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个蓝色的家园。
深夜的收容区,亚瑟在绘图软件上画下第一艘三桅帆船的草图。他不知道,球体的“造船厂”里,几个小人正围着一根断裂的木桨比划,眼里闪烁着和他如出一辙的好奇与决心。窗外的暴雨早已停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球体上,将那些小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个个正在慢慢长大的梦。
亚瑟最终得到了那台离线电脑,他用绘图软件为腹中小世界绘制了详尽的地图,标注出“银丝带河”的蜿蜒轨迹、“低语溪”的发源地,甚至给每片森林都起了名字——“歌唱林”“沉睡谷”,全凭那些微型生物活动时传来的震动频率命名。伊莲娜偷偷安装的地球星空图,成了他深夜的秘密——他会对着屏幕上的银河发呆,然后轻轻抚摸腹部的球体,仿佛在告诉里面的小人们:“看,你们的星星和外面的,其实是同一片光。”
微型文明在持续生长。“铁器城邦”的石塔上,最早的文字被破译出来,不仅记录着狩猎,还有对“天空震颤”(亚瑟的情绪波动)和“甘霖降临”(他喝水后形成的雨)的崇拜,他们开始将亚瑟视作“世界的心跳”,在庆典上吟唱着模仿他哼过的曲调的歌谣。那些小人儿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从独木舟到带帆的木船,甚至开始绘制自己的海图,与亚瑟画的地图惊人地相似,仿佛隔着维度达成了默契。
亚瑟的进食依旧神秘,吃掉的食物化作微型星球的新土地——一片“红土高原”出现在球体边缘,恰好接住了从“西边大陆”迁徙而来的部落;他喝的红酒变成了“紫色湖泊”,湖边很快长出了能发光的植物,小人们在夜晚围着湖泊跳舞,震动传到亚瑟腹部,是暖暖的痒。
伊莲娜的评估表上,“精神状态”永远是“稳定”,但她开始在备注里写下更柔软的细节:“亚瑟今天给微型世界‘放’了场雪——他吃了一整盒冰淇淋,球体表面凝结出薄霜,小人们堆起了比自己还高的雪偶”“他哼的曲调被记录下来,与微型生物庆典的歌谣旋律重合度达78%”。
深夜的收容区,总有两个身影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忙碌:亚瑟在电脑上画着三桅帆船的细节,笔尖悬在屏幕上,想象着小人儿扬起风帆的样子;而球体“造船厂”里,几个戴着贝壳头盔的小人正围着断裂的木桨比划,用石斧削出新的船板,眼里的光和亚瑟绘图时的眼神一模一样。
没有惊天动地的冲突,没有逃离或禁锢的对抗,只有一个男人和他腹中的小宇宙,在10米见方的房间里,以各自的节奏生长。亚瑟或许永远想不起自己的过去,但他在创造新的故事;小人们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世界藏在何处,但他们在探索属于自己的未来。
就像伊莲娜在最后一次观测日志里写的:“所谓永恒,或许不是永不改变,而是看着你创造的世界,慢慢学会和你一起呼吸。”月光透过窗户,照在亚瑟腹部泛着暖光的球体上,也照在他电脑屏幕上未完成的航海图上,两个世界的光,在寂静中融成了一片。
小说《基金会那些故事》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