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从青梅竹马到余生有你》小说章节在线试读,《从青梅竹马到余生有你》最新章节目录

从青梅竹马到余生有你

作者:从蝉到雪

字数:105356字

2025-08-01 00:17:28 连载

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从青梅竹马到余生有你》,这是部都市日常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陈默苏晓晓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从蝉到雪”大大目前写了105356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从青梅竹马到余生有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桌上那个崭新的深蓝色书包,像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沉默而坚硬地砸在陈默熟悉的世界里。它带着陌生的帆布气味和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墙角散发着机油味的工具箱、墙上褪色的照片、以及他手中湿漉漉的旧布包,构成一幅充满无声张力的画面。父亲陈建国沉重的咳嗽声从里屋传来,带着一如既往的疲惫节奏,没有任何关于书包的解释。陈默站在门口,清晨的风吹过潮湿的衣衫,带来一丝凉意。他最终没有碰那个新书包,只是将滴着水的旧布包轻轻放在墙角,像安放一个被遗弃的伙伴。新世界的门扉沉重,他需要独自积攒推开的勇气。

几天后的清晨,空气里浮动着一种与往日不同的躁动。青石巷比平时更早地醒了过来,各家各户的门帘频繁掀动,送孩子上学的叮嘱声、自行车的铃铛声、还有孩子们兴奋又带着点怯意的叽喳声,交织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

陈默站在自家门口。他身上是那件洗得发白、但显然仔细浆洗过、领口袖口都尽量抚平的蓝布褂子。脚上是一双刷得露出布纹的旧布鞋。他的目光落在门内那张掉漆的四方桌上。

那个崭新的深蓝色书包,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经过几天的“对峙”,它身上的冷冽光泽似乎被屋内的光线打磨得温润了一些,但那份沉默的重量丝毫未减。

陈建国已经推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自行车出门了,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巷口。屋里只剩下陈默一个人。

他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终于迈步走了进去。他走到桌边,没有立刻去碰书包,而是先拿起桌上一个同样崭新的东西——一个长方形的铁皮铅笔盒。盒盖是淡蓝色的,印着几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在吃竹子。这是他昨天傍晚自己跑去巷口小卖部,用攒了很久的、汗津津的零钱买下的。他打开盒盖,里面整齐地躺着三支削好的铅笔,一块白色的橡皮,还有一把小小的、边缘磨得发亮的铁皮尺子。他把盒盖轻轻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哒”。

然后,他的目光才重新落回那个深蓝色的书包上。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厚实冰凉的帆布表面,那触感让他指尖微微蜷缩了一下。他缓慢地、有些笨拙地将铁皮铅笔盒放进书包最大的夹层里。铅笔盒在里面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书包内部空荡荡的,带着新帆布特有的、略有些刺鼻的气味。

做完这一切,他沉默地背起书包。宽宽的背带压在瘦削的肩膀上,沉甸甸的,带着一种陌生的、宣告身份的分量。他挺了挺背,试图适应这种重量和约束感。

推开家门,清晨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刚踏出门槛,隔壁那印着大红牡丹的塑料门帘就“哗啦”一声被掀开了。

“陈默!快点儿!”晓晓像只迫不及待出笼的小鸟跳了出来。她今天也穿得格外整齐,鹅黄色的新衬衫,深蓝色的背带裤,两根羊角辫梳得一丝不苟,用崭新的红色橡皮筋扎着。她背上也背着那个同款的深蓝色新书包,书包带子在她肩头勒出浅浅的印子。她的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和紧张交织的光芒,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崭新的、印着米老鼠图案的塑料文具盒。

“你看!”她献宝似的把文具盒举到陈默面前晃了晃,盖子上的米老鼠咧着大嘴笑,“我妈新买的!里面还有带香味的橡皮!”她叽叽喳喳,试图用声音驱散自己心里的那点不安,“你带铅笔盒了吗?快给我看看!”

陈默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铁皮铅笔盒从书包侧面的网兜里拿出来,递给她看。

“哇!铁的!熊猫!”晓晓好奇地接过来,打开盒盖,看到里面削得尖尖的铅笔和干净的白橡皮,小脸上露出赞叹,“你的铅笔削得真尖!我的都被我削断好几根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把文具盒还给陈默,又忍不住探头看看他那个看起来比自己书包更挺括、更“大人气”的深蓝色书包,小声嘀咕,“你的书包好像比我的新……”

陈默没接话,只是把铁皮铅笔盒重新塞回书包。他抬头看向巷口的方向,那里已经能看到三三两两背着书包、被大人牵着或自己走着的孩子身影。

“走吧。”他低声说,声音有些干涩。

“嗯!”晓晓用力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给自己打气。她学着大人的样子,挺直了小胸脯,迈开了步子。陈默跟在她身边,两人并肩走出了青石巷。

通往红星小学的路,是一条被无数双小脚踩踏出来的土路,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里弥漫着尘土、青草和一种混合着兴奋与惶恐的孩童气息。越靠近学校,路上的孩子越多,像无数条小溪汇入同一条奔腾的河流。各种颜色的书包在晃动,各种声音在喧哗——兴奋的尖叫、怯懦的抽泣、家长的叮咛、还有维持秩序的老师吹响的尖利哨音。

晓晓一开始还叽叽喳喳,随着人潮越来越拥挤,她的声音渐渐小了,脚步也不自觉地放慢,紧紧挨着陈默,小手悄悄抓住了他书包的背带一角。她看着周围陌生的、比她高大许多的孩子,看着那些表情严肃、大声吆喝着的老师,小脸上兴奋褪去,只剩下紧张和茫然。她下意识地寻找熟悉的面孔,除了陈默,只看到孙小美在不远处被她妈妈紧紧牵着,也一脸要哭出来的样子。

陈默的身体也绷紧了。他被裹挟在陌生而喧闹的人流里,像一叶被卷入湍急漩涡的小舟。无数张陌生的面孔,无数种嘈杂的声音,无数道或好奇或漠然的目光,形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他。他本能地低下头,视线只敢落在自己脚前那一小片被无数脚印踩实的土地上。晓晓抓着他书包带的手指在微微发抖,那细微的颤抖透过背带传递到他的肩膀,像一根连接着他们两人、在这汹涌人潮中唯一的安全索。

“一年级!一年级的这边排队!”一个拿着铁皮喇叭筒、梳着齐耳短发的中年女老师站在校门口的石阶上,声音洪亮却透着严厉,“家长送到这里就可以了!孩子自己进来!排好队!不许挤!”

人群一阵骚动。哭喊声猛地增多了。晓晓抓着陈默书包带的手瞬间收紧了,指节泛白。她仰起头,看着陈默,大眼睛里充满了真实的恐惧:“陈默……我……我有点怕……”

陈默的脚步停下了。他抬起头,越过攒动的人头,看向校门口。那扇刷着绿漆的大铁门敞开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铺着灰色水泥地的操场,远处是一排排红砖瓦房的教室。一切都显得那么巨大、空旷、冰冷而陌生。那感觉,比第一次踏进晓晓家拥挤的堂屋还要强烈百倍。

恐惧像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脚踝,并且还在迅速上涨。

他感觉到晓晓抓着他书包带的手在用力,小小的身体几乎要贴到他背上。他深吸了一口气,那混杂着尘土和汗味的空气呛得他喉咙发痒。他强迫自己再次迈开脚步,不是后退,而是朝着那扇洞开的、仿佛巨兽之口的大门走去。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又像踏在烧红的烙铁上。周围的哭喊声、老师的吆喝声、家长的安慰声……都变成了模糊的背景噪音。

“姓名!班级!”门口负责登记的老师头也不抬,声音平板无波。

“苏晓晓……一、一班……”晓晓的声音带着哭腔,小得几乎听不见。

“陈默……一班。”陈默的声音更低,却异常清晰。

老师飞快地在花名册上划了一下,手一挥:“一班,左边第二间教室,进去排队!”

跨过那道高高的门槛,仿佛跨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操场的空旷感扑面而来,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几个同样拿着喇叭筒的老师像牧羊人一样,大声指挥着混乱的“羊群”走向各自的教室。晓晓几乎是被陈默半拖着,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人流后面,朝着左边那排红砖房走去。

一年一班的教室门敞开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张刷着黄漆的木头课桌椅,桌面坑坑洼洼,留下无数前任主人的刻痕。黑板是墨绿色的,上面用粉笔写着几个大大的、方方正正的字:“欢迎新同学”。一个穿着灰色列宁装、戴着黑框眼镜、表情严肃的女老师站在讲台后面,正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门口涌入的、惊慌失措的小豆丁们。

“按高矮个,男生一排女生一排,门口排好队!”女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教室里的嗡嗡声。

孩子们像受惊的麻雀,慌乱地开始寻找自己的位置。哭闹声、推搡声、桌椅碰撞声此起彼伏。晓晓死死抓着陈默的书包带,像抓着救命稻草,跟着他在混乱的人堆里挪动。她努力踮起脚尖,想让自己显得高一点,好能和陈默排在一起。

陈默则完全凭本能行动。他低着头,避开所有碰撞和目光,只想尽快找到一个角落把自己藏起来。混乱中,他和晓晓被涌动的人流挤到了教室中间靠窗的位置。

“你,坐这里!”女老师的手指像带着魔力,准确地点向晓晓旁边靠窗的一个空位。晓晓立刻像得到特赦,飞快地坐了下去,小手紧紧抓住桌沿,仿佛那是汪洋中的一块浮木。

女老师的目光随即落在还站着的陈默身上,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又扫过他旁边靠墙的一个空位。

“你,”她的手指点了点那个空位,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坐那里。”

陈默顺着老师的手指看过去。那是一个靠墙的单人座位,前后左右暂时都还没有人。像一片孤岛。

他没有看晓晓瞬间变得失望和担忧的眼神,也没有看周围那些好奇或漠然的目光。他只是默默地、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被指定的座位。崭新的深蓝色书包随着他的步伐,一下一下地、沉重地拍打着他瘦削的脊背。

他拉开那把同样刷着黄漆、吱呀作响的木头椅子,坐了下去。冰凉的椅面和硬邦邦的椅背透过薄薄的衣料传来。他把那个崭新的、沉默的深蓝色书包,轻轻地、郑重地放在脚边冰冷的水泥地上。然后,他抬起头。

视线越过前面几排晃动的小脑袋,正好对上晓晓从靠窗位置投过来的、充满不安和关切的目光。那目光穿过喧闹而陌生的教室,像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光束,落在他身上。

讲台上,表情严肃的女老师拿起了一支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欢迎新同学”几个大字的下方,开始书写。粉笔划过黑板,发出尖锐而刺耳的“吱嘎”声。

陈默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在桌下,悄悄地、紧紧地攥成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