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男频衍生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四合院:贾东旭跪下,喊我爹》?作者“乐乐饼干”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李元华秦淮如形象。本书目前连载,最新章节第11章,赶快加入书架吧!主要讲述了:“易中海,你这个一大爷当出毛病了吧?整天搞一言堂,真以为谁都得捧你的臭脚?”“说贾家困难?这年头谁家不困难?三大爷工资和贾东旭一样,还要养活六个大人,三个还是半大小子,饭量比大人还大!怎么不见你号召大…
《四合院:贾东旭跪下,喊我爹》精彩章节试读
“易中海,你这个一大爷当出毛病了吧?整天搞一言堂,真以为谁都得捧你的臭脚?”
“说贾家困难?这年头谁家不困难?三大爷工资和贾东旭一样,还要养活六个大人,三个还是半大小子,饭量比大人还大!怎么不见你号召大家给三大爷捐款?眼瞎吗?”
“再说贾家是什么东西?典型的忘恩负义!捐多捐少都没好话,这钱就是喂狗,狗都知道摇尾巴呢!”
“贾东旭这个窝囊废,养不起家就别生那么多!生下来让全院帮忙养,要不要脸?”李元华越说越激动,骂得贾家人和易中海脸色发青。
角落里的阎富贵听着心里难受。这些年终于有人替他说句公道话了。要不是工资太低,谁愿意下班后还去当门卫?还不是为了让孩子能吃上一顿饱饭?
易中海气得直发抖:“李元华!不捐就不捐,凭什么打人?”
“打你怎么了?”李元华冷笑,“就冲你刚才那几句话,活该挨打!这不就是搞一言堂的证据吗?”
院子里闹哄哄的,李元华伸手就是一巴掌,脸上还带着笑:“这一巴掌是让你清醒点!再敢耍威风,信不信我这就去街道办告状,让你当不成这个一大爷!”
易中海气得脸都扭曲了,满肚子火没地方撒,转头瞪着贾东旭。可贾东旭那三个人缩着脖子装鹌鹑,看他更来气——老子拼命帮你们家,你们倒好,躲在后面装聋作哑!行,你们不管,老子也不管了!
他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会议接着开!李元华不愿意捐,你们其他人怎么说?”
易中海黑着脸扫视一圈,见没人说话,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要捐的过来!”
看没人动弹,他气得额头青筋暴起,转身就要散会。这时李元华冷冷的声音传来:“急什么?我还有件事要弄清楚!”
“李元华你这个搅事的还能有什么正经事!”易中海拳头捏得咯咯响。
“关你什么事!爱走不走,我问的是三大爷!”李元华翻了个白眼,根本懒得看他一眼。
易中海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气得直喘粗气。那边贾张氏可没等他们吵完,趁乱抱起捐款箱,像头被吓坏的肥猪一样撒腿就跑,转眼就不见了踪影。
这一下把李元华都看乐了,心里直夸:到底是南锣鼓巷出名的泼妇,这脸皮真不是一般厚。坐在长凳上的贾东旭和秦淮如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脚趾头都快在地下抠出三间房子了。
李元华没理那两口子,回头问阎富贵:“三大爷,这些年给贾家捐的钱,账本都还留着吗?”
“当然有!”阎富贵推了推眼镜,“从第一次开始,每笔都有记录。”
“那您还记得一共捐了多少次吗?”
“加上今天,二十三次!”阎富贵既得意又心疼。得意的是自己记性好,心疼的是每次都要掏钱——对他这个铁公鸡来说真是煎熬。
“三大爷真是记性好!”李元华竖起大拇指。
易中海越听越紧张,猛地一拍桌子:“李元华你问这些干什么!以前捐款你又不在场!”
“我爹总在场吧?我爹肯定也捐了?”
“那当然!”阎富贵立刻接话,“你爹跟我一样,每次都捐一块钱,这点我记得清清楚楚!”说着又扶了扶眼镜,“元华,你还想问什么?”
“每次捐款都是你们三个大爷牵头的?”李元华慢悠悠地接着问。
“当然是我们三个说了算,还能有别人插手?”刘胖子抢着回答,生怕别人忽略他。
李元华继续问:“最后一个问题,三大爷,您还记得每次大家凑了多少钱吗?”
“具体数目记不太清,但每次最少也有二十五块。”阎富贵摸着下巴想了想,“元华,你问这个干什么?”
“问完了就散会!捐款这事到此为止,大家回去吧!”易中海急吼吼地打断,他越听越怕,后背都凉了,恨不得马上结束这场会。
可台下这些人一个个都不动,伸着脖子等着下文。脑子灵光的已经察觉出点不对劲,眼睛亮了起来。
“易中海你抖什么?是心里有鬼还是裤裆里藏着炸药?”李元华冷笑一声,转身对着满院子的人大声说:“三大爷不是说有问题吗?今天就让大家看看!”
“上午我就说过,三位大爷不过是咱们选来管些鸡毛蒜皮的。像捐款这种大事必须报街道办,等人家核实确实是困难户,批了条子才能募捐!”
“记住,正规的捐款都得有街道办干部在场记账,这笔钱最后是要交给国家的!”
傻柱扯着嗓子喊:“李元华你绕什么弯子?反正都是帮人,有什么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李元华嘴角露出一丝阴森的笑容,“易中海他们偷偷募捐了二十三次,总共五百多块钱都没走正规渠道——这够枪毙五分钟的!”这话让易中海腿都软了,冷汗把后背都浸湿了。
李元华接着掀出更大的秘密:“贾家穷?我这儿有本账!”话音刚落,那对父子就急得跳脚。
“放屁!贾家穷得揭不开锅,全院都知道!大爷发善心还有错?”傻柱护他干爹比亲爹还卖力。
贾东旭赶紧帮腔:“那时候我家连墙皮都啃过,干爹这才组织捐款!街道办……那会儿不是忙忘了嘛!”
“忙忘了?”李元华冷笑,“二十三次捐款都忘?怕是根本就没打算让街道办知道吧?”他转头盯着傻柱,“你说贾家穷得叮当响?我怎么听说……”
院子里顿时闹翻了天,李元华这几句话像炸了锅一样,把大家都给说愣了。
“易中海为什么不去找街道办?一是保全了一大爷的脸面,二是贾家根本经不起查!”
“你们可能不知道,按规矩要想让人捐款,要么家里存款不超过十块钱,要么家里有重病号实在没钱花——贾家符合哪一条?”
“老贾在世的时候可是轧钢厂的六级钳工,每月六十八块五的工资,能没存点钱?”
“虽说后来受伤没了工作,可那时候贾东旭早就成年了。老贾干了一辈子,要说家里没点积蓄,鬼才信!”
“老贾一走,东旭马上就顶了他的班。我记得清楚,厂里当时给了六百块抚恤金!”
“更别说贾张氏手上的金戒指,还有那台缝纫机——咱们院有几个家庭买得起?”
“实话告诉你们,贾家的存款在我们院能排进前五!除了易中海、刘海中,加上我今天拿到的这笔意外之财,谁家比得上?”
“原来是穷鬼们在接济土财主!难怪贾张氏每次捐款都骂骂咧咧,人家根本看不上你们这点儿钱!”李元华冷笑着,声音在院子里格外刺耳。
坐在长凳上的街坊们眼神变了,越想越觉得他说得对。
没错!贾家的缝纫机大家见过,金戒指也经常戴在手上。抚恤金的事虽然不清楚,但李元华说得有根有据……
再想想捐款本来应该有街道办监督,天平一下子就不平衡了。
“一大爷!李元华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憋红了脸大声喊。
“易中海!这事你必须给个交代!”又有人气得直喘粗气。
易中海看着下面众人愤怒的样子,心里直打鼓——贾家这次真是惹了大祸!
他赶紧推卸责任,装出一副冤枉的样子:“我真的不知道!每次都是东旭说揭不开锅,我才组织捐款的。”
“要说捐钱,哪一次不是我捐得最多?要是早知道……”
“老贾家到底有没有拿到六百块抚恤金?你们倒是说句实话!”又有一个人大声嚷着。
这时刘胖子猛地站起身,拍着胸脯说:“这事我敢担保!老贾走的时候,厂里真的给了六百块!”
这句话一说出来,就像往火堆里倒了桶油,整个院子的人都炸开了锅——真是岂有此理,贾家这是把全村人都当傻子耍!
“贾东旭!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讲情面!”
“贾东旭!赶紧还钱!不然我就报警告你骗捐款!”几个脾气暴躁的汉子冲上前揪住贾东旭的衣领大喊,有人直接扑上去又打又踢。
何雨柱看到后赶紧护着自己看上的秦姐往外走,握着秦淮如柔嫩的手腕,心跳加速。
“秦姐这手真是软得像豆腐……”
李元华抱着妹妹轻巧地跳出了人群,他可不想被这些发疯的邻居误伤。阎富贵和刘海中在儿子的帮助下,慌慌张张地逃走了。
易中海就没这么好运了。大家早就看他不顺眼,打贾东旭的时候也顺带把他给收拾了一顿。
“都给我住手!”一个干练的中年女人带着街道办的人快步走过来。看到王主任来了,吵闹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纷纷退到一边。
“王主任,您可得帮我说句话……”贾东旭满身是伤,嘴角流着血,含糊不清地说。易中海虽然伤得轻些,但脸上也有伤——都是李元华扇的巴掌,身上也被打了几拳。
“王主任你怎么亲自来了?”易中海眼睛肿着,疼得直抽气。
“我再不来你怕是要被人打死啦!”王主任板着脸说,“老易,以前你们院可是模范,今晚成这样像什么话?要不是隔壁院的人来报信,我都不敢相信!”
等工作人员拿好本子,王主任沉声问:“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这样的……”刘海中搓着手凑上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
这时李元华抱着妹妹走了出来:“王主任,这事我知道。”
“你是……李锋家的李元华?”王主任看着这个抱着小丫头的年轻人,仔细打量了一番,“从北大荒回来的?三年没见,差点认不出来。”
李元华这个人,她还有点印象。那时候国家号召街道办组织青年去北大荒支援元华。
北大荒那边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跟京都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很多街道办动员工作都遇到了困难,她们那片也是。
可李元华偏偏不一样,当场就报了名。王主任负责的那个街道办,一下子在整个京都都出名了。
因为这件事,王主任对李元华这个肯奉献、能吃苦的年轻人印象特别好。
“是我!王主任!我回来了!”李元华笑着回应。
李元华对王主任也挺认可,觉得他办事利索,真心为百姓着想,比那个假正经的易中海强多了。
“元华!你这么说这事跟你有关系?到底怎么回事?”寒暄过后,王主任直接切入正题。
“是这样的。”李元华不慌不忙,把之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完后,他一脸委屈地说道:“王主任您给评评理,我能不生气吗?他易中海不过是个院子里的老大爷,又不是什么官。”
“私自募捐也就算了,还一开口就要我捐100块!我刚从北大荒回来,家里就剩下我和倩倩两个人。”
“我们虽然没爹没妈,但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我一气之下,就把贾家的事全揭了。最后大家才知道易中海打着募捐的幌子骗钱,这才动手打了他们。”
小说《四合院:贾东旭跪下,喊我爹》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