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现言脑洞小说——《我是千万富翁,从乞丐给的一元起》!由知名作家“泰来否去”创作,以陈默乞丐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2章,109202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星辉高科研讨会的余波,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陈默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周教授的认可,林薇眼中闪烁的欣赏,以及那个以“外部顾问”身份参与概念论证小组的机会,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的成就感…
《我是千万富翁,从乞丐给的一元起》精彩章节试读
星辉高科研讨会的余波,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陈默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周教授的认可,林薇眼中闪烁的欣赏,以及那个以“外部顾问”身份参与概念论证小组的机会,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的成就感。这份成就,不再是硬币“运气”带来的虚幻感,而是源于他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在关键时刻鼓起勇气发出的声音。
然而,兴奋过后,现实的琐碎并未消失。父亲的康复需要时间,母亲在电话里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后续理疗费用的担忧;出租屋的房租水电单如期而至;生活本身,依旧需要精打细算。华晟矿业的股票浮盈稳定在近三万,这笔“第一桶金”给了他喘息的空间,但他深知坐吃山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内心那份想要真正掌控自己命运、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依靠“运气”的渴望,日益强烈。
就在研讨会结束后的第三天晚上,陈默坐在书桌前,习惯性地复盘白天的经历和工作。他拿出那本深蓝色的硬皮笔记本,再次翻到关于“非对称能量流引导”的构想部分,结合研讨会上专家们的讨论和自己的思考,在空白页上写写画画,试图梳理出更清晰的脉络。
突然,一种极其强烈的、灼热的触感从书桌抽屉深处传来!
陈默猛地一惊!是那个小铁盒!是那枚硬币!
自从父亲手术成功后,那枚硬币仿佛陷入了深沉的休眠,陈默忙于工作和研讨会准备,也刻意减少了关注。此刻,这股突如其来的、远超以往的灼热感,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火焰,瞬间攫住了他的心神!它不再是之前那种温润的熨帖,而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近乎催促般的灼烫!
他下意识地拉开抽屉。被杂志压着的小铁盒,此刻隔着抽屉板都能感受到那股异常的“热度”!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将铁盒拿了出来。入手的感觉,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像捧着一块温热的鹅卵石。
他深吸一口气,掀开盒盖。
嗡!
一股无形的热浪扑面而来!盒底那枚一元硬币,在台灯的光线下,不再是黯淡无光的样子!它的表面,那些磨损的划痕似乎被某种力量抚平了许多,整个硬币呈现出一种温润内敛的、如同古玉般的质感!更令人惊异的是,在硬币的中心,一点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见的、如同烛火般的淡金色光晕,正在缓缓流转、明灭!那光芒虽弱,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和…指向性?
陈默的心脏狂跳起来!这前所未有的异象,意味着什么?硬币在“进化”?还是…在提示他什么?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仿佛被那流转的金色光晕照亮,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无比清晰地跳了出来:
“分享你的知识。”
分享知识?分享什么知识?
陈默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了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以及自己刚才写下的、关于研讨会上讨论要点和“非对称能量流”初步理解的笔记。他又想起自己最近在啃的那些材料学和投资理财的入门书籍,想起自己从一个门外汉一步步摸索、跌跌撞撞到能在星辉高科研讨会上提出想法的过程…其中的迷茫、顿悟、踩过的坑、找到的门径…
难道…硬币在提示他,去分享这些“学习心得”和“思维过程”?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疯长。他想起自己当初在图书馆向老先生请教时的忐忑,想起在职场社交APP上鼓起勇气联系林薇时的紧张…信息的不对称,专业壁垒的高墙,让多少有价值的知识和想法被埋没?如果他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一些看似高深的概念拆解、分享出来,会不会对和他一样在门外摸索的人有所启发?
更重要的是,这似乎…是一个将自身成长价值化、同时又能帮助他人的方式?一种…主动创造的“财富”?
那点流转的金色光晕仿佛在无声地肯定着他的想法,灼热感也渐渐平息,重新化为一种温和的暖意。
陈默的心跳渐渐平稳,眼神却亮了起来。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做知识分享!就从他自己正在经历的、最熟悉的领域开始——普通人如何理解前沿科技?如何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认知?以及…小白如何迈出理财投资的第一步?
他立刻打开电脑,搜索了几个主流的知识分享和视频平台。经过一番对比,他选择了一个以中长视频和深度内容见长、用户群体相对成熟理性的平台——“视界”。他注册了一个账号,名字就叫“默然前行”——既隐含了他的名字,也表达了他低调探索的态度。
接下来是内容定位。他不想好高骛远,也不想贩卖焦虑。他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一个非科班背景的探索者,记录并分享自己理解科技、学习投资、提升认知的真实过程和思考。 目标受众是和他一样,对科技和财富世界充满好奇却又不得其门而入的普通年轻人。
第一期视频做什么?陈默的目光再次落到笔记本上。就从刚刚结束的星辉高科研讨会带给他的震撼和启发开始!主题就定为:
《推开一扇窗:一个“外行”在顶尖材料实验室的见闻与思考》
他没有昂贵的拍摄设备,只有一部手机和一个简易的手机支架。背景就是他的书桌,堆着书和笔记本。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录制键。
“大家好,我是默然前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对我而言非常特别的经历——作为一个毫无材料学背景的‘外行’,我最近有幸旁听了一场国内顶尖材料实验室的内部研讨会…”
镜头前的陈默,起初有些紧张,语速略快。但随着讲述深入,他渐渐放松下来,眼神专注而真诚。他没有炫耀自己提出了什么构想(这涉及保密),而是着重描述了自己身处顶尖智慧殿堂的震撼感,分享了那些前沿课题带给他的认知冲击(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转述),以及最重要的——他作为一个门外汉,如何努力去抓住那些复杂讨论中的核心思路,如何尝试理解“非对称能量流”、“热应力集中”这些概念背后的逻辑。
“说实话,很多专业术语我到现在也没完全搞懂。”他对着镜头坦诚地笑了笑,带着一丝羞涩,“但我记住了一个关键:理解复杂事物,有时候需要跳开术语本身,去抓住它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它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和方向是什么。 比如‘非对称能量流’,核心就是如何把有限的‘冷却力’更精准、更高效地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平均用力…”
他分享了自己用画草图、类比(比如把冷却气流比作救火的水枪)等“笨办法”来帮助理解的过程,也谈到了研讨会带给他的最大启示:创新往往源于打破常规的视角转换,以及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碰撞和迁移。
“我不是专家,我分享的也可能有理解偏差。但我希望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思考,为大家推开一扇小小的窗,让大家看到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前沿领域,其实也有我们可以理解和思考的路径。至少,它让我明白,保持好奇,持续学习,勇于表达,是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能拥有的力量…”
视频录制完,已经是深夜。陈默反复看了几遍,删掉了一些卡顿和表情不自然的地方,又配上了一些简单的文字说明和示意图(用手机软件画的),最后加上了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击了上传。没有华丽的剪辑,没有吸睛的标题党,只有朴素的讲述和真诚的思考。
上传完毕,看着屏幕上“发布成功”的提示,陈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没有期待立刻有什么反响,这更像是一次自我梳理和尝试。他关上电脑,感觉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抽屉里的小铁盒安静地躺着,硬币的暖意温润而平和。
几天后,当陈默几乎要忘记自己上传了视频时,他习惯性地打开“视界”APP,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科普内容。一条系统通知跳了出来:
您发布的视频《推开一扇窗:一个“外行”在顶尖材料实验室的见闻与思考》获得新评论!
他好奇地点开。评论只有寥寥几条,但内容却让他心头一暖:
“Up主讲得真好!虽然不懂材料,但那种努力去理解复杂事物的过程太真实了!让我想起了自己学编程时的迷茫!”
“角度很独特!‘抓住核心问题’这点太有共鸣了!感觉看问题都通透了一点!关注了!”
“作为一个工科生,看到非专业人士能用这种方式理解我们的领域,很感动!讲得也很到位,没有大的硬伤!加油!”
“求更新!想听Up主分享更多学习心得和思考方式!”
虽然播放量只有几百,点赞和评论也不多,但这几条真实的、带着共鸣和鼓励的留言,像一颗颗小小的火种,点燃了陈默心中的希望和动力。他第一次感受到,分享知识带来的价值感和连接感,是如此的真实而美好。
他回复了每一条评论,感谢他们的支持。然后,他打开了电脑,开始构思第二期视频的内容——关于他如何从零开始,尝试理解并小试牛刀踏入投资理财世界的心路历程。这一次,他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
“默然前行”的旅程,在硬币那缕金色微光的指引下,悄然开启了新的篇章。
小说《我是千万富翁,从乞丐给的一元起》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