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三国:星坠长河最新章节

口碑超高的历史古代小说《三国:星坠长河》,陆昭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串串牛”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37255字,目前最新章节是第14章,且本书连载。喜欢看历史古代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主要讲述了:建安十三年十月丙午,柴桑郡太守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铜炉燃着松脂,火光摇曳,映照出厅中诸将肃穆的面容。周瑜身着青绶武袍,端坐主位,眉宇间凝着沉毅之色。厅中列席者皆江东要员:程普按剑而坐,黄盖须发如霜,吕…

三国:星坠长河小说,三国:星坠长河最新章节

《三国:星坠长河》精彩章节试读

建安十三年十月丙午,柴桑郡太守府议事厅内灯火通明。铜炉燃着松脂,火光摇曳,映照出厅中诸将肃穆的面容。周瑜身着青绶武袍,端坐主位,眉宇间凝着沉毅之色。厅中列席者皆江东要员:程普按剑而坐,黄盖须发如霜,吕范执笔待录,鲁肃立于侧旁,目光扫视全场。末席处,一人青衣素冠,身形清瘦,正是星象待诏苏砚舟。他低首垂目,指尖轻抚袖中星盘,似与这杀伐之气格格不入。

周瑜起身,声如清磬:‘曹军已据荆州,艨艟千艘,顺流东下,锋芒直指柴桑。诸君以为,当战当降?’话音未落,厅中已起骚动。张昭之党私语低议,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兵势浩大,不如纳款请和。黄盖猛然拍案而起,声震屋梁:‘老夫百战之身,岂可向奸贼低头!若都督允准,某愿率死士火攻其舟!’

众人哗然。火攻之策虽奇,然长江浩渺,曹军连舫结营,非风势相助,火船难近。程普皱眉道:‘冬月凛冽,多西北风,东南风罕见,若无风助,火反自焚,岂非送死?’黄盖默然。厅中一时沉寂,唯余炉火噼啪作响。就在此刻,末席一人缓缓起身,步履沉稳,行至厅中。众将侧目,见是星官苏砚舟,皆露惊异之色。

苏砚舟拱手向周瑜:‘都督容禀。臣虽职司星象,然观天象、测水文,亦可佐军机。《太初历》有载,冬月朔望之际,日月合璧,引力相叠,江潮必高。今岁十月十五,恰逢望日,长江中游潮势可涨五尺有余。潮高则水速,火船顺流而下,其势如箭。’言罢,他自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乃《江表水道图》残片,其上以朱笔标注潮信时辰。

厅中众人面面相觑。鲁肃眼中精光一闪,低声对周瑜道:‘此言若实,火船可借潮速进,不待东风亦能突袭。’周瑜凝视苏砚舟,沉声问:‘汝所言潮信,可有实测为凭?’苏砚舟答:‘臣自建安十年起,每月朔望夜宿江岸,测水位、记星移,三年不辍。此图所载,皆实地所录。’说罢,他又指向天窗之外:‘今夜北斗杓柄正指子位,与潮头方位相合,明日寅时,乌林段江面必现涨潮。’

黄盖抚须而笑:‘若真如此,火船可于亥时放流,借潮而进,至子时抵达曹营侧翼,正合突袭之机!’周瑜终于展颜,击案称善:‘天时、地利、人和,今得其二。苏待诏虽非军职,然此策关乎胜败,功在社稷。’遂命吕范录其言入军策,列为火攻之辅计。

议毕,诸将陆续退席。苏砚舟正欲归宿,忽觉袖角被轻扯。回首,见鲁肃立于东廊阴影之下,神色凝重。‘君才非止于观星。’鲁肃低语,递来一卷泛黄竹简,‘此乃《江表水道图》残卷,得自交州老渔,其上所记潮汐海候,与君所言暗合。若能推演火船自乌林至赤壁漂流时辰,都督必重用。’苏砚舟双手接过,指尖触到简背刻痕,似为古篆‘潮钥’二字。

归至宿所,苏砚舟燃灯展图。星图铺于案上,水道图并列其侧。他以朱笔勾连北斗运行轨迹,又以墨线描摹江流曲直。忽觉异样——今夜北斗杓柄本应正南,然观其位,竟微偏东南半寸。他心头一震,翻查历年星录,发现近月北斗皆有偏移,尤以朔望夜为甚。‘莫非……星力扰潮,非止日月?’他喃喃自语,冷汗悄然渗出。

窗外江风骤起,吹动窗纸如鼓。苏砚舟凝视星图,脑海中浮现鲁肃所授残卷上的神秘符号。那‘潮钥’二字,似非汉隶,倒近南越古文。他忆起鲁肃曾言,早年游历交州,曾在合浦海边见一老翁以星盘测潮,口诵异语,谓‘北斗坠时,江龙醒’。当时以为荒诞,如今思之,竟与今夜星象暗合。

次日清晨,苏砚舟再赴太守府,欲禀报星位异常。未及入厅,却见周瑜正与黄盖密议火攻细节。‘火船三十艘,皆载枯柴、鱼膏、硫黄,外覆帷幕,伪装降船。’黄盖道,‘亥时放流,借潮而进,至子时燃火突袭。’周瑜点头:‘若潮势如苏待诏所言,此战可期。’苏砚舟立于帘外,欲言又止。他终未提及星偏之事——此等异象,若传入军中,恐生动摇。

然他心中已种下疑窦。星官之职,本为观象授时,然今星移斗转,竟似与人间兵戈相应。莫非天道将变?抑或……有人以星术逆天改潮?他忆起残卷末页隐现的星阵图,其形如锁,正对北斗天枢。若真有‘潮钥’可驭江潮,那赤壁之战,岂止是人力之争?

午后,苏砚舟独行江畔。潮水正涨,白浪拍岸,声如战鼓。他取出星盘,再测水位,果然较平日高出五尺。渔民言:‘此潮来得急,去得缓,百年未见。’他仰首望天,云层密布,唯北斗隐现其间,依旧偏斜。忽有一叶小舟靠岸,舟上渔人递来一包湿布包裹之物,低语:‘东廊人托我送来。’

归宿启视,乃一块龟甲,其上刻有星图与潮纹,中心一点,正对赤壁。背面朱书八字:‘星坠之刻,火起于水。’苏砚舟指尖微颤。这非江东笔迹,倒似洛阳旧篆。谁在暗中传递此讯?鲁肃?还是……那早已湮灭的钦天监旧党?他忽觉身处棋局,而执子者,或在九天之上。

当夜,他重绘水道图,将火船漂流时辰精确至刻。测算结果:若依今潮,火船可于子时三刻抵达曹营西翼,恰值守军换岗,灯火昏暗。若再加东南风——哪怕仅一时之风——火势必席卷连营。然风从何来?他再观星象,发现火星近日正入翼宿,主南方火动。若天象应兆,或有反常之风。

五更将至,苏砚舟提笔写下《潮信风候疏》,详述朔望潮高、星位偏移、火星入翼三事,封缄待呈。然笔尖悬于‘北斗异常’四字之上,终未落墨。此等骇人之言,纵周瑜英明,亦难轻信。他 лишь将‘可备轻帆,待东南微风’一句隐入附注,悄然藏于疏文末尾。

晨光初透,柴桑城头鼓角未鸣。苏砚舟立于江楼,望大江浩荡东去。战船列阵,旌旗猎猎,江东儿郎正操练火攻之术。他知道,三日后,第一艘火船将自乌林启航。而他所献之策,已如星火,点燃了这场千古之战的引信。

然星火可燎原,亦可焚天。他抚着袖中龟甲,默念:‘若星真可驭潮,那赤壁之火,究竟是人谋,还是天命?’风起江上,卷起他青衫一角,宛如火炬初燃。

小说《三国:星坠长河》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