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铁皮桶里的时光是一本备受好评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拾梦虫二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小娃叔叔,林晓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都市日常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
铁皮桶里的时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带着年货回了家,刚进门就看见小娃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个竹筐,正把红薯一个个摆进去。他比秋天又高了些,头发剪得短短的,看见我,没像以前那样跑过来,只是站起身,小声说:“叔叔,你回来了。”
奶奶在厨房里喊:“快进屋,外面冷!小娃早上五点就起来帮着收拾红薯,说要给你留最大的。”我走进屋,看见灶台上摆着个铁皮桶,桶里装着洗干净的泥鳅,是去年夏天晒的,奶奶说小娃特意找出来,说要给我熬汤。
晚饭时,小娃坐在我旁边,不停给我夹菜,却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在我问他话时,小声答两句。爷爷喝着酒,说:“这孩子,最近总帮着干活,昨天还跟我学编竹筐,说要给你编一个,装红薯用。”我看向小娃,他耳朵红了红,低下头扒着饭,小声说:“还没编好,有点丑。”
饭后,我跟着他去看他编的竹筐,放在红薯窖边,竹条歪歪扭扭的,确实不算好看,却看得出来编得很用心。“我编了好几次,总编不好。”他摸着竹筐,声音里带着点懊恼,“爷爷说,编筐要慢慢来,可我想赶在你回来前编好,给你装红薯。”
我拿起竹筐,说:“这个筐很好看,比买的还好用,因为是你编的。”他抬起头,眼睛亮了亮,又很快低下头,小声说:“那……明年我再给你编一个,编得更好看的。”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起贴春联,小娃拿着胶水,小心地把春联贴在门上,动作比以前慢了些,却格外仔细。贴完春联,他从屋里拿出个小布包,递给我:“叔叔,这个给你。”打开一看,是个小小的铁皮桶模型,用彩泥捏的,桶身上画着向日葵和泥鳅,虽然捏得不算精致,却满是心意。
“我捏了好几天,总捏不好桶的形状。”他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点紧张,“你……喜欢吗?”我点头说喜欢,把模型放进兜里,说要带回城里,放在书桌上。他脸上露出了点笑意,虽然还是淡淡的,却像冬日里的暖阳,慢慢融化了空气里的冷意。
走的那天,小娃把编好的竹筐和一袋子红薯塞进我车里,又把铁皮桶擦干净,放在院子里:“叔叔,这个桶就放在这里,等明年春天,我们还种红薯,还摸泥鳅。”我点头答应,车子开远时,从后视镜里看见他站在院子里,手里举着那个彩泥铁皮桶,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风里带着年的气息,也带着他笨拙的温柔,像一缕暖光,悄悄照进心里。
我知道,小娃或许还是没以前那样活泼,却慢慢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意——用编得不算好看的竹筐,用捏得不算精致的模型,用默默的陪伴和付出,传递着藏在心里的温暖。而那两个铁皮桶,就像见证者,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学会温柔,也看着我们之间的牵挂,慢慢沉淀,变得更加醇厚。
清明的风裹着槐花的甜香,我刚到村口就看见老槐树下围了几个孩子,小娃蹲在中间,手里捧着那两个铁皮桶,桶里装着刚摘的槐花,雪白雪白的。他比年前又高了些,穿着件浅蓝外套,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说话时声音不大,却能让每个孩子都听得清。
“摘槐花要选最上面的,那里的花最嫩,蒸饭才甜。”小娃拿起一串槐花给孩子们看,指尖轻轻捏着花瓣,动作温柔得像怕碰坏了宝贝,“而且不能摘太多,要给槐树留着长新叶。”旁边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踮着脚,想够高处的槐花,小娃赶紧搬来小凳子,扶着她站稳:“小心点,慢慢摘,别摔着。”
我走过去时,孩子们都笑着喊“叔叔好”,小娃抬头看见我,耳朵悄悄红了红,却没像以前那样低下头,只是站起身说:“叔叔,我们正摘槐花呢,等会儿蒸了饭,给张奶奶送点过去。”他说话时眼神很亮,带着点小小的骄傲,像在展示自己的“小成果”。
中午蒸槐花饭时,小娃主动帮奶奶烧火,还教旁边的小男孩怎么控制火候:“火太大饭会糊,太小又蒸不熟,要像这样,火苗刚好舔到锅底。”小男孩学得认真,小娃就蹲在旁边,时不时调整他添柴的量,耐心得像个真正的小老师。槐花饭熟了,他先盛了一碗,小心地吹凉,递给我:“叔叔,你尝尝,今年的槐花比去年还甜。”
下午,我们一起给铁皮桶画新图案。小娃拿出彩笔,在桶壁上画了老槐树和一群孩子,还在旁边写了“一起摘槐花”,字迹歪歪扭扭,却满是热闹的气息。“以后我们摘槐花,就用这个桶装,这样大家就知道是我们的桶了。”他一边画一边说,偶尔抬头看我,眼里的光比彩笔还鲜亮。
走的那天,小娃把装着槐花的铁皮桶和一袋子晒干的槐树叶塞进我车里,又把另一个桶擦干净,放在老槐树下:“叔叔,这个桶留在这里,等夏天我们摸泥鳅,还能用。”车子开远时,我从后视镜里看见他站在槐树下,身边围着几个孩子,手里举着槐花,朝着车子的方向挥手。风里的槐花香混着他的笑声,像一缕暖光,悄悄留在了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