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辞剑行小说有没有完整的免费版本在线阅读?

辞剑行

作者:青山不如意

字数:103433字

2025-09-14 06:12:20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传统玄幻小说——《辞剑行》!本书以卢子衿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青山不如意”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03433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辞剑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卢子衿勉强记住了出城的路线,铁垆城很大,街道错综复杂,同时街道上也很繁华,夜市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人潮汹涌,在细雪纷飞的繁华街道上,卢子衿拉着与自己同高的木车走在其中,与周遭的喧哗格格不入,稚童只觉得这些美好似乎与自己无关,他向城门的方向走去,略显孤单。

街上酒馆酒摊极多,都是林家的产业,铁垆城之所以称为“铁垆”,最初是因为铁垆城是秦渭之地的酿酒之都,极负盛名,铁垆城生产的美酒销往琉夏大陆各地,而林家也是铁垆城传承最悠久的家族。曾经的铁垆城与西域和匈笪利帝国有重要的贸易往来,是秦川与西方各国的经济贸易枢纽,那时的铁垆城比今天要繁华很多。只是后来,西方的匈笪利帝国内部发生了政变,曾经被视为国教的佛教被帝国“灭佛”,很多僧人被迫流入秦川、东晋和北梁等三国,匈笪利还借以“灭佛”为由入侵秦川,两国交战的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而秦川受于东晋和北梁两国的牵制,在对待匈笪利方面只守不攻,所以每当战事再起,铁垆城作为秦渭之地最繁华的城市,要为军营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

铁垆城有四大家族,分别为酒商林家、茶商高家、布商陈家和镖行李家,四大家族中势力最大的是李家,李家的产业涉及各行各业,其中最出名的是李家的平尧镖局,秦渭之地所有的物资流通几乎都离不开平尧镖局,一旦潼峪关战事再起,平尧镖局则会负责为潼峪关运输后勤物资,平尧镖局与朝廷合作密切,主要帮助朝廷运送粮食,还与官府合作售卖粮食,以至于很多百姓误解为李家已经大到掌控了朝廷的粮食产业。其次是林家、陈家和高家,这四大家族虽主要领域不同,高家作为百年前才兴起的世家,与李、林、陈三大家族之间竞争不断,比如李家的平尧镖局和高家的苗疆茶马道就一直存在物资运输行业上的竞争,这也是百姓茶余饭后的一些消遣谈资。

不多时,卢子衿已经走到城门处,城门口依旧还有排队出城的百姓,卢子衿拉着小木车融入长长的队伍当中,他此刻最想回到那个咸安镇,他只希望哥哥还在那里。

咸安镇内依旧落雪纷飞,只是街道上灯火稀疏,人流极少,只有三三两两的夜摊还在忙碌着。镇上的关口处已经不见人影,卢子衿的希望落空,他不知道去何处找哥哥,他身上有十两银子和九十多文钱,事实上,他比一般的老百姓还要有钱,只是幼小的卢子衿对于钱财还没有什么概念。

卢子衿看着夜里空荡的街巷,他似乎无处可去,最终,他决定回到咸安镇后方山坳上的那个破庙里,他和哥哥在那里住过一宿,以后哥哥若是在林府找不到自己,应该会想到那个破庙。卢子衿想着,愁眉许久的稚嫩脸上终于露出一抹微笑,于是全身仿佛充满力气,拉上小木车快步向镇子的东边而去。

路过那些面摊时,卢子衿咽了咽口水,但他觉得还不是很饿,况且木车里还有一些干粮,于是稚童路过摊贩面前时刻意加快了脚步。镇子上的住户们开始三三两两的熄灯,街道上也愈来愈昏暗。

卢子衿走着走着,感觉身体有些燥热,然后是脑袋有些沉重,他摸了摸额头有些疑惑,感觉自己要生病了,可是怎么会好端端的突然就生病了呢?

稚童的手上开始出现一些隐隐约约的红色条纹,这让他开始害怕起来,他突然想起来,以前哥哥总是让自己时刻保持好心态,心情烦躁时就深呼吸,切忌不要生气,哥哥总是嘱咐自己不要生气。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卢子衿呼吸愈发急促,他的步伐开始变慢,用深呼吸来调节自己的心跳,只是他并不知道,他稚嫩的小脸上已经布满暗红色印纹。

最后,稚童走到巷子里的一户家门前,他终于忍受不住身体如蚂蚁噬咬般的疼痛,瘦小的身体在雪地里翻滚起来。

卢子衿昏了过去。

那户人家听到外面的动静后,打开了门房,走出来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妇人怀孕在身,汉子脸上满是皱纹,夫妇二人看到昏倒在门前的小男孩,汉子就要向前查看,被妇人拦了下来,因为妇人注意到了小男孩身上的异样,身上满是红色的斑纹,怕其患有什么病症,夫妇二人发生了一点小争论,最终在汉子的坚持下,夫妇二人将小男孩抱进了屋里。

只听到汉子低声呢喃着什么,被妇人一顿臭骂。

卢子衿被这家夫妇放在一个房间里,安顿在床榻上,好在卢子衿身上的暗红印纹已经消退,这才让妇人安心,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晨,卢子衿悠悠醒来,看到一对陌生的夫妇。

“醒啦,你叫什么名字?”

孕妇温柔地问道。

“我叫卢子衿。”

卢子衿有些恍惚,对于中年夫妇的问题一一作答,那位汉子给卢子衿带来了早餐,并询问了卢子衿的事情,卢子衿知道是两位好心的夫妇救下了他,如果他们没有将自己抱进屋里,自己可能会冻死在冰天雪地里吧。

卢子衿对夫妇二人说了自己的来历,一路上的种种事宜都说了个大概。最后,汉子觉得卢子衿很可怜,提议卢子衿可以在他们家住下,汉子刚说出这句话时,被面色难看的妇人狠狠瞪了一下,不过妇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抵制的情绪,在中年汉子的再三建议下,只有六岁大的卢子衿没想太多,也没注意到妇人脸上的表情变化,他只觉得这两位好心人愿意收留自己,他不该拒绝,毕竟他还没有报答两人的救命之恩呢。

哥哥曾经跟他说过“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哥哥早年在老虎镇上的学塾里读过两年的书,懂得些许的文学道理,也教过卢子衿认字,只是稚童认的字数较少,之前雪地老人教给他们的那本书籍,卢子衿有翻看过,只是里面的生字太多,比如“炎皇九龙诀”他就只认得那个“九”字。

就这样,卢子衿在这户人家住了下来,汉子姓颜,妇人姓齐,两人皆已是不惑之年,妇人怀有身孕,在这大荒之年,也算得上是老蚌生珠。颜氏夫妇多年未有子嗣,对卢子衿很好,而卢子衿也很勤快,每天都跟着汉子一起去小镇外的山上伐木烧炭,卢子衿也学得了一门烧炭的手艺,烧好木炭后,汉子还带上卢子衿一起到市集上售卖,日子过得很平静。

————

潼峪关外,仍有硝烟弥漫,两国交战长达一月之久,匈笪利的二十万大军久攻不下,才肯退出潼峪关地界,潼峪关虽然只有十万守军,但是潼峪关是易守难攻的兵家险地,加上铁垆城给潼峪关军队的补给不断,便更使得这座在此屹立千年的潼峪关更加坚不可摧。而潼峪关军的斥候仍在楼兰沙地里探查到了匈笪利军队的踪迹,二十万大军就藏匿在那片风雪满天的沙漠里,可想而知匈笪利不会轻易退兵,战争只会延续更久。

潼峪关内,军队里的各个军营都在加操练习,战事刚刚结束不久,关内的士兵却不能松懈。

卢子佩被安排在潼峪关军第二营的一卫里,起初先是作为步兵,后来表现出众,晋入骑兵营。在之前的守城战役中,骑兵营时常出城偷袭敌军方阵,骑兵机动性极强,在战事中起到了干扰敌军后方的效果,而这支骑兵营中有一位名为卢子佩的年轻新兵,表现出众,多次带领己方攻破敌军阵地,虽不是这场战役的胜负手,但也立赫赫战功,如今休战,少年卢子佩已经升为什长,统领着五十人的小队。

潼峪关有兵家教统的兵家修士坐镇,其中一位名为韩谌的兵家修士看中了卢子佩的修炼天赋,收为记名弟子,并帮助卢子佩开辟灵脉,成为世俗眼中的修炼者,只可惜卢子佩开辟灵脉太晚,错过了最佳年龄,大道可能会因此受限,可能无法跻身高阶境界,所以那位兵家修士才只收卢子佩为记名弟子,而不是嫡传弟子。

有了兵家修士记名弟子的身份,再加上卢子佩本身能力不俗,其在军中也是混的风生水起,不过他的权利还不够大,等他当上了标统,就有机会暂时离开潼峪关,回铁垆城寻找弟弟。

两个月后的立冬时节,雪更大,西方那群蛮夷趁着大寒时节再次进犯潼峪关,大军压境,潼峪关烽烟再起,这次又是一场苦战。

————

卢子衿依旧在咸安镇上帮颜氏汉子买卖木炭,只是最近听说西边的潼峪关战事再起,而且这次匈笪利军队进攻猛烈,前线战事吃紧,朝廷加大了百姓的赋税,就只说颜家的木炭,每次去市集,官府的收税愈发提高,最高时可达两成,颜家自己种的粮食大多拿去交了赋税,买炭则是冬天才有的额外收入,如今商品赋税加重,这让原本就贱卖木炭的颜氏一家苦不堪言。

大年将至,今年的年关,铁垆城周遭的百姓并不好过,哪怕是最为繁荣的铁垆城,也开始出现了衰败的迹象,风雪之下,人心惶惶。

大年初一,齐氏诞下一女。

颜家收成甚微,日子极其难过,更重要的是,在农闲的冬季,无法耕种,百姓只能跟官府购粮,但铁垆城李家和官府的供粮日益减少,官府的粮库被潼峪关消耗的数目极大,李家和朝廷开始限制百姓购粮,只定期售粮,并且每户可够的粮食数目都有限,官府对此的解释是“粮食管控,防止出现大量的饥民”,此举仍然是杯水车薪,百姓不至于会饿死,但仍然需要挨饿。

风雪的深夜,卢子衿蜷缩在自己房间的被窝里,他听到颜氏夫妇正在吵架,原因是为了自己而吵,虽然他在颜氏夫妇家里住下已有半年之久,可他从来没有将夫妇二人称为“父母”,颜氏汉子到是不在意,可齐氏愈发不喜欢卢子衿,尤其是齐氏诞下一女之后,跟丈夫提议把卢子衿送走,为此夫妇二人在半夜里吵了一架,被卢子衿听到,妇人提到的“送走”其实也是好意,他们讨论将卢子衿送去镇子上的铁匠铺里当学徒,那个老铁匠没有子嗣,已经是多年的孑身一人,将卢子衿送去当学徒有什么不好呢?

卢子衿隐约听到气势逐渐减弱的颜氏汉子低声呢喃道:“这么好的一个孩子,眼里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如果连他都活不下去了,一定是这个世道变坏了。”

“我觉得,他会给这个世道带来一些希望。”

此刻的卢子衿知道,他该走了。他很感激颜氏夫妇,也很想报答两人的恩情,只不过如今的世道困苦,颜家已是独木难支,他不想成为颜家的累赘。

后半夜,颜氏夫妇已然熟睡,已经七岁有余的稚童缓缓起床,之前的小木车里都是一些小家具和日用品等,他已经将自己的“家当”分给颜氏共用,他只留下了一个包袱,里面有自己的照身贴、那本泛黄的书籍和军营给的二两银子。

稚童并不知道二两银子的价值,他将那二两银子放到床头的木枕里,还拿来一张竹简,用菜刀在竹简上刻下了一段字,最后用碳灰抹在竹简上,呈现出几行灰黑的文字。市面上的纸材早已普及,只不过寻常百姓很少舍得用钱去买纸材,这些竹简还是颜氏汉子自己去竹林里砍伐的,准备给将来的女儿读书时用。

卢子衿识字不多,只有寥寥几行文字,大意是感谢两人的恩情,保证以后会回来报恩,最后署名——盧子衿。

他把竹简折叠好,放到木枕之中,挨着那二两银子。

卢子衿收拾好了行囊,趁着颜氏夫妇还在熟睡,他轻轻的走出自己的房间,厅房内点着蜡烛,颜氏夫妇睡在大厅里的炕床上,炕床旁边有一个婴儿床,一个熟睡的婴儿正躺在小床内。卢子衿看了一眼颜氏夫妇就要离开,但是婴儿床里发出了些许声音,卢子衿走了过去,发现婴儿醒了,卢子衿像往常那般伸出小手抚摸婴儿的脸蛋,熟悉的触感让刚刚睁开眼睛的婴儿安静了起来,等到婴儿再次入睡,卢子衿才轻轻的走开,离开了颜家。

——

颜父为这个女婴取名为“颜小良”,很多年后,这个名字照彻在琉夏大陆的剑道之上,于待年之际便已踏入“剑道万古”的境界,她在剑道上的造诣和成就,仿佛立起一座巨大的山峰,成为整个时代的剑道旗帜。

多年以后,一位青衫剑客对颜小良说道:“我要你以后所站之处,就便是公道所在;剑尖所指,就是天理所在!你的剑道不会因为斩龙而狭隘,记住,炎魔是龙,烛龙是龙,祖龙也龙,所恶之人,便是可斩之恶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