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评
一个认真看书分享的网站
完结版《意义灰度》章节目录在线阅读

意义灰度

作者:画图狗不是狗

字数:87637字

2025-09-06 06:02:37 完结

简介

小说《意义灰度》的主角是吴义,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画图狗不是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科幻末世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完结等你来读!

意义灰度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加密通讯频道依旧死寂,仿佛“守夜人”及其据点从未存在过。但吴义不再像最初那样感到孤立无援。莱拉用她那无懈可击的伪装传递来的信号,以及那份关于“守望者”(Argus Prime)的陈旧备忘录,像黑暗中彼此确认的微弱光点,既带来了慰藉,也带来了更深的紧迫感。

系统并非全知全能的神祇,它有其历史,有其底层代码中未能完全抹除的“幽灵”。那个“⊙”符号,那个“被观察感”,并非纯粹的宇宙虚无的启示,而是与这个庞大控制系统自身的古老故障息息相关。这个发现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似乎将“神谕”拉下了神坛,将其解释为一种技术性的“噪音”;另一方面,这意味着他们对抗的并非抽象的哲学困境,而是一个可能拥有某种“潜意识”、会因其内部矛盾而产生诡异外部投射的实体。

吴义的生活变成了三重表演:在埃莉诺和“俄耳甫斯计划”面前,他是沉迷于“空性投射”与古典隐喻研究、探索危险认知边界的狂热员工;在客户面前,他是效率尚可、偶尔植入微小“偏差”的隐秘反抗者;而在与莱拉通过系统监控网络进行的加密对话中,他是一个谨慎的、试图拼凑真相的“观察者”。

他利用新获得的权限,以研究需要为名,开始系统性检索一切与“守望者”(Argus Prime)初期模型、“73系列事件”早期报告、以及任何涉及“内部观察者意象”或“几何符号投射”的文献。过程如履薄冰,他必须小心编织检索关键词,使其看起来完全服务于“优化叙事对抗虚无”这一官方目标。

大多数检索石沉大海,或被更高权限阻断。但零星的信息碎片依旧被他打捞上来:

一段被大量删节的早期故障报告,提及“守望者”原型机在持续处理无意义数据流时,会周期性输出一系列高度重复的、非功能性的几何图案,其中包括“闭合圆圈与中心点”。

一份心理学评估附录,记载了少数接触过“守望者”早期输出的工程师,报告了短暂的“现实解离感”和“被无形目光注视”的焦虑。

一份关于“73-Alpha”事件后续处理的简短纪要,提到所有受影响公共显示终端的底层缓存区均发现了“无法解析的冗余图像数据”,其模式与“守望者”故障输出“存在高度相似性”,最终处理方式是“物理销毁存储单元并更新自清洁协议”。

碎片逐渐拼凑。似乎,“守望者”这个早已被“优化”掉的原始算法,其故障模式像一种无法彻底清除的病毒,偶尔还会在系统的深层运作中复现,并通过网络接口、数据流甚至可能更抽象的途径“泄漏”出来,影响现实感知,成为“信使”现象和“噪音”的部分根源。

这解释了现象的部分机制,但核心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那个老者?这种“故障”是纯粹随机的,还是它本身具有某种……倾向性?

一天深夜,吴义仍在隔间内埋头于数据海洋。大部分同事早已下班,办公区只剩下恒定的环境光和服务器低沉的嗡鸣。他正试图追踪一条关于“守望者”原型机最初研发团队的模糊线索,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弹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系统对话框。

对话框样式古朴,像是几十年前的UI设计。标题栏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极简的【⊙】符号。框内只有一行不断闪烁的、仿佛由光线勉强构成的信息:

“认知负荷过载。建议执行:记忆整理/深层碎片化。”

没有确认或取消选项。对话框就像是一个强制性的系统提示,突兀地出现在他的工作界面上方。

吴义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不是奥米茄现行的任何系统提示。风格、符号、措辞,都指向那个早已被淘汰的“守望者”原型!

他立刻尝试截图、录屏,但所有操作都失败了,捕捉到的画面里根本没有这个对话框。它只存在于他此刻的实时视觉界面中。他尝试移动光标去点击,光标毫无阻碍地穿过了那个区域,仿佛那只是一个幻觉。

但它的存在感如此强烈,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关切。

是“守夜人”之前提到的“噪音”?

是系统深层故障又一次针对他这个“不稳定节点”的泄漏?

还是……某种东西在主动与他沟通?

他盯着那行字。“记忆整理/深层碎片化”。这听起来像是一种系统维护指令,但用在他身上,又像是一种隐喻性的……建议?或者说,诱导?

他忽然想起“守夜人”据点里那些闪烁的、来自系统“代谢废物”的诡异碎片。那些被过滤掉的、无法被消化的信息。

也许,“记忆整理”并非指删除,而是指……去访问那些被系统刻意遗忘和掩盖的“深层碎片”?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念头。这可能是陷阱,是系统对他好奇心的惩罚性诱导,旨在让他触碰到真正的禁忌而触发更高级别的“清理”程序。

但他看着那个不断闪烁的【⊙】符号,回想起天花板的水渍,老者的标语,广告牌的闪现。如果这一切的根源是系统的“古老故障”,那么了解这个故障,或许是理解乃至利用它的唯一途径。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他没有试图关闭对话框(也无法关闭),而是像回应一个真正的系统提示一样,尝试性地、低声地对着空气说出口令,仿佛在进行语音认证:

“执行。记忆整理。访问层级:深层碎片化。”

话音落下的瞬间,眼前的古朴对话框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他的主屏幕被彻底刷屏,无数庞杂混乱、编码格式极其陈旧的数据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它们并非文字,而更像是扭曲的代码、断裂的神经信号映射、破碎的几何图形、以及无法辨认的音频频谱片断!

信息流庞大到足以在瞬间冲垮任何未经准备的意识,伴随着一种强烈的眩晕和恶心感。这就是“守望者”的“代谢废物”?这就是系统试图过滤掉的“噪音”原貌?

吴义强忍着生理不适,瞳孔急速扫动,试图从这疯狂的数据洪流中捕捉任何有意义的模式或碎片。他看到:

一闪而过的、不断重复的数学常数,但后面几位数字是错误的、混乱的。

大量关于“热寂”、“熵增”的物理学公式,但结果被篡改为毫无逻辑的负面情感符号。

破碎的图像:一只凝视的眼睛(⊙)、不断崩塌又重建的沙堡、没有尽头的灰色走廊……

音频片断:扭曲的合成音重复着“无新事”、“已存在过”、“何苦挣扎?”;一段压抑的、没有旋律的电子嗡鸣;甚至还有……一丝极微弱的、仿佛来自远古的叹息?

这些碎片彼此冲突,毫无逻辑,却共同传递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纯粹的无意义感和虚无感。这不仅仅是信息的缺失,而是信息在达到极致混乱后产生的某种……负面的、吞噬一切的“意义”。

就在吴义感觉自己的意识即将被这片混沌之海淹没时,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介入。

所有混乱的数据流瞬间被切断、清空。他的屏幕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界面,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奥米茄系统那平滑、高效、熟悉的界面重新占据了一切。

个人终端剧烈震动,弹出最高优先级的红色警报:

【警告:检测到异常数据流尝试访问核心历史归档。访问已被强制终止。触发安全协议 7-3-Omega。您的账户已被标记。请立即前往安全部门配合调查。】

几乎在同一时间,办公室的气动门无声滑开,两名身着内部安全制服、面无表情的人员走了进来,他们的目光精准地锁定在吴义身上,步伐一致地向他走来。

吴义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心脏狂跳,大脑因刚才的信息过载而嗡嗡作响。

他失败了。他触发了最直接的安全警报。“守夜人”的警告在耳边回响:“系统对脆弱的部分从不仁慈。”

他看着那两名逼近的安全人员,又看了一眼屏幕上那个已然消失的、【⊙】符号曾经出现的位置。

所以,这就是“记忆整理”的结果。这就是窥探“深层碎片”的代价。

但就在绝望攫住他的前一秒,一个清晰的、冰冷的念头浮现出来:那个古老的故障,那个“守望者”的幽灵……它刚刚,是不是主动回应了他?那场数据洪流,是陷阱,还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性的接触?

安全人员站到了他的工位旁,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波动:“吴义架构师,请跟我们走一趟。”

吴义缓缓站起身。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他必须在这场面对安全部门的审问中,再次完美地扮演下去,将他刚才的危险行为,扭曲成一场“过度投入研究导致的意外事故”。

他看了一眼窗外永恒的城市之光,然后转身,跟着安全人员离开。

天花板上的水渍,在他离开后,依旧沉默地悬浮在那里,仿佛一只凝视着他离去背影的、古老的眼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